嘉兴企业it外包 IT企业墓志铭



  大国崛起,一个重要的市场规则就是“先发展后规范”。无数个玩家在其中生存,也意味着无数个玩家在玩弄着叫他人死亡的勾当。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市场先锋——信息产业——更是深陷“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游戏规则中。

  恰值中国又一个信息产业急先锋——分众无线——站在生死两重天的十字路口,谨以此文为其送上警示录!

  很难想象,托普集团乃至宋如华还可以东山再起;也很难想象,如果一家公司的领导人没有优秀的特质,企业可以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应了老话:天作孽,犹可活;人造罪,不可活!

    ■文/贾鹏雷

 嘉兴企业it外包 IT企业墓志铭

  中国IT产业如今可算是红火,网络规模居世界同期比较第一,网民人数居世界同期比较第二。与此相对应,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在国际叫得响的品牌。

  从1950年中国计算机工业奠基开始,国内陆续产生了一大批曾经赫赫有名的IT企业。然而到今天,这些企业多数并没有与国际上那些与它们同时代诞生的企业并肩而立。或者,依然寂寂无名;或者,倒闭没落。空留“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和遗恨。

  “市场”劫

  有相当大一批企业,先后经历了两轮“市场化”的冲击。两轮冲击先后来自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放开计算机产品进口政策与2001年加入WTO。

  市场冲击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行业重新洗牌,在此过程中,品牌淘汰率之高令人咋舌。

  我国计算机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开放发展的探索,根据国家的“市场换技术”政策,中国IT产业开始了与国际信息产业初步的接触与合作,通过对外合资、技术合作和商业合作等手段,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取消了电脑产品的进口许可批文,并大幅度下调关税。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到1993年,国内市场前10名都是国外企业。中国IT产业的开创者们如长城电脑、巨龙通信等,均遭遇到巨大的挑战。

  1995年,由多家国有企业发起,中国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产业化的巨龙公司成立。之后,民营企业中兴和华为相继在万门交换机上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突破,加上国有的大唐,这4家企业被称为“巨大中华”,中国通信界大众化时代开始了。

  然而,短短10年间,“巨大中华”已经今非昔比。昔日龙头巨龙公司在产品开发上过于单一,在快速增长的移动交换领域、光通信领域、IP领域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迅速被淘汰。

  中国IT产业的另一个知名品牌实达电脑更是曾经极度辉煌。实达电脑的母公司实达集团曾经创造过“16个人创造16亿元”的业界神话,在鼎盛时期,是惟一能够进入银行与税务系统的国产电脑品牌,每个月出货量可达两万台,在2000年之前,这样的出货量与当时的市场容量相比是非常可观的。然而,在2000年之后,实达电脑一路狂跌,直至2005年底,债务缠身的实达电脑一病不起,实达集团发布公告称实达电脑进行停业整顿。至此,实达电脑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实达赴黄泉路并不寂寞,同创、柏安、八亿时空、沐泽、新蓝、东海、大亚东海、华禹邦甲、恒生、康佳、熊猫、创维、四通、超群、金恒生等,都是它的同伴。与联想相比,这些企业悲剧性结果最主要根源就是逆“市”而行。不根据自身资源与优势,实现规模化与品牌化运作,最终落得企破人飞。譬如实达,未能专注于电脑业务实现规模化;又如东海,未能抓住最早进入者的优势实现品牌化;还有2000年左右的家电群雄集体进入电脑业风潮,只有TCL一家坚持了下来,多数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投机者”。

  有前朝遗老如是告诫,“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无论在哪个时代,企业要成功,要塑造一个百年品牌,永远需要把握市场化竞争的规律。”

  “改制”殇

  多数中国企业都会涉及到“出身”的问题。而在中国IT业发展进程中,包括TCL、华为、联想、方正、长城都曾经饱受“出身”困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走不出来的企业,哪怕在技术与市场上拥有优势,也不足以保全企业前途。

  2002年6月,国内管理软件知名企业利玛软件公开爆发的一场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把转轨时期的“出身问题企业”的矛盾演变成一个行业话题。利玛软件前身是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注册的一家企业,在接受了家具企业光明集团的控股之后,遭遇到事业单位机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冲突、资方与劳方的冲突、企业财务审计制度与散漫的管理制度的冲突等。从某种角度讲,利玛是一个难得的转轨企业的范本。两种制度与文化相较量的结局是企业的衰落。在当时,利玛软件曾经被认为是有希望在短期内超越用友、金蝶的管理软件企业,技术不差,又获得了来自传统行业的投资,没有比这更好的状况了。然而,制度转身不成功,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失败。

  直到现在,并没有摆脱体制问题的IT著名企业还包括方正、紫光、同方、长城等。尽管已经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多年,尽管已经获得和曾经获得优势的市场地位,但是,这些企业在中国“入世”以后的表现明显不如“入世”之前。“入世”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节点,在那之前,政策性保护无处不在,而PC行业最初的市场就是金融、电信、政府、教育四大行业,这些行业,一度养活了我国所有的电脑品牌。而在以戴尔为标志的供应链时代的国际化品牌进入之后,走进了早已掘好的坟墓。

  中国IT产业“制度转身”的成功范例当属联想集团与TCL集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都面临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众多创建于那一时期的IT企业,都几乎与高校有过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大批知名企业,联想、方正、同方、紫光、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交大铭泰、浙大网新等,形成了中科院系、北大系、清华系、交大系等诸多流派。与这些尚且活跃在市场的企业相比,制度转身不成功的企业吃尽了苦头。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从公有体制(国有、集体、乃至事业单位)向现代化企业转变的矛盾,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IT品牌纷纷消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指出,1984年创办的企业,不是国有就是集体所有,都会面临体制的问题,而多数企业在发展起来之后,都因为制度束缚而错过了做大市场的最佳时机。

  正所谓:作茧自缚。

  “人治”非

  作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制造者,长城电脑也曾是市场领军。然而,由于国企的委任制度使得王之在影响企业存亡的重大决策上做出了错误判断,而企业内并没有提供当领导人做出错误决策时的纠错机制,这直接导致了“长城”倒塌。

  中国IT业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产生了一大批风云企业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风云人物。在市场化运作体系前甚至到今天,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前途。

  “企业是一个人管,还是一群人管”的问题,困扰着很多IT企业。巨人的史玉柱、托普的宋如华等,在打造企业的过程中,曾经将一己之力发挥到极致。在很多情况下,领导人等同于企业决策机构,使很多企业出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情况。

  在历史上,长城的王之、联想的柳传志、方正的王选、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都不得不扮演这样的角色。而在中生代企业中,实达与长城的吴庆生、沐泽的余立新、恒基伟业(商务通)的张征宇、巨人的史玉柱更是不得不背负起企业衰落的责任。

  托普集团董事长宋如华则是一个传奇中的传奇,托普鼎盛时期先后收购了上市公司原川长征(后改名为托普软件)、金狮股份(后改名为炎黄在线、炎黄物流),还在香港创业板运作上市托普科技,27个托普软件园遍布全国,圈地1.4万余亩土地。在宋如华出逃的最后时刻——2002年——托普软件还在全国打出广告,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引发业界广泛质疑,托普随即公布了巨额亏损的财务报告,银行与地方政府纷纷倒戈,托普帝国轰然倒塌,宋如华本人被冠以“骗子”的名声远走异国。

  “从品牌的角度讲,领导人的形象几乎等同于企业的形象。”北京BrandMan品牌顾问董事总经理梁虎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人留给公众的形象是不诚信、总是撒谎,他所领导的企业怎么能够健康经营下去?很难想象,托普集团乃至宋如华还可以东山再起;也很难想象,如果一家公司的领导人没有优秀的特质,企业可以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应了老话:天作孽,犹可活;人造罪,不可活!

  “品牌”唁

  IT品牌并非不死的。产品有生命周期,品牌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过去死掉的中国IT企业最可怜的就是不知自己是谁。想知道自己是谁?品牌专家帕特里克·汉伦给出了辨别的七个密码,分别是:徽记象征、仪式、对立阵营、神奇术语、创业史、信条、领导人。对这些密码的破解,是中国IT企业力求持续经营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比如对立阵营,意指有意营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领导人,需要强化一个特别的领导人,如比尔·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李彦宏之于百度,领导人形象与企业内涵有明确的品牌联系认知,这将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品牌。

  中国信息产业过去几十年的先烈们,死都没明白这个品牌道理。多数中国企业会认为品牌就是广告。一拥而上采用名人代言的方式,更是中国信息产业30年来最滥用的手段。濮存昕代言商务通、联想FM365签约谢霆锋等,似乎名人代言是建设品牌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花费巨资之后,对塑造品牌起根本作用的依然是企业战略的是否正确和对市场的持续耕耘。名人代言这种方式带来的短期效应,并不能弥补企业在产品质量、研发、销售、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短板,而企业的竞争更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与耐力的竞争。

  “商务通”就是典型的死于狭隘理解品牌的范例,其生死存亡的历程也成为中国IT界的集体缩影。“商务通”曾经利用电视购物,成功地塑造了“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语,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却忽视研发、质量、服务、管理以及长期经营心态,使得商务通成为昙花一现的品牌。

  醒来时,已是明日黄花!

  IT遗梦

  30年风云激荡,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公有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从铁饭碗向职业经理人制度转轨,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走向千家万户的过程中,留下了太多叹息,而属于中国IT产业的优秀品牌,也正在这一过程中一步步走向现实。

  在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除全球先进的通信技术与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之外,所有观众都对民族通信企业所展现出来的规模与实力留下了深刻印象。过去一提中国通信行业,人们想到的只是华为、中兴、大唐、普天等少数几个制造业的代表以及尚在发展中的TD-SCDMA。过去的通信展上,能与国外通信巨头规模庞大的展台相较量的只有几家中国企业,放眼一望,展区几乎是清一色的国外企业。而现在,一个最鲜明的对比就是国外企业的展台有所缩减,而中国企业的展台不断扩大,差距正在缩小。金鹏、国人通信、宇龙通信、南京英华达、爱可信等企业也都具有了可与国外企业比肩的规模和气势,所到之处,中国通信企业的形象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线。

  更让人心动的是,中国IT企业在技术上也毫不逊色,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吸引了观众的驻足。下一代通信、未来B3G、E3G、4G以及基于802.16m的WiMAX技术等,都已经走在国际先进行列。此次展会上,TD-SCDMA产业联盟的整体亮相,中国自己的3G标准——TD-SCDMA的成熟更是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TD-SCDMA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自主通信标准的代表。与WCDMA、CDMA2000两种标准相比,TD-SCDMA频谱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TD-SCDMA的发展使中国移动通信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IT展上,TD联盟展示了基站、天线,以及终端、TD-HSDPA和网络优化工具等全方位的产品,预示着整个TD产业已经走向成熟。而TD标准的进展与创新更是带动了一批如迈为信通、鼎立、北京日讯等中小IT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IT企业的进步。当前,中国的IT企业已经深入到整个IT产业“神经”的方方面面并且不断壮大,大量的终端平台软件开发商、手机应用内容开发商都在不断崛起。中国的IT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而强大的产业链。

  今天,IT行业已经迎来了融合时代,这更是一次新的机遇。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本土化的应用,更需要众多企业的参与。展会上,跨行业、跨国的合作比比皆是,像日本运营商NTTDoCoMo的展台上就明确地写着:“中国移动通信方案的合作伙伴——用友软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5988.html

更多阅读

诗歌:墓志铭俞心樵

一首好诗:墓志铭(俞心樵)一首好诗:墓志铭,作者俞心樵。此诗颇为流传,拥趸众多,欣赏之。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走最光明的道路来向我认错这一天要下的雨请改日再下这

人生的休止符--墓志铭和墓地 模拟人生3墓地嘿咻

奇闻轶事名人的墓志铭和墓地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

声明:《嘉兴企业it外包 IT企业墓志铭》为网友誰理這風俗爛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