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劳动合同法
从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出台后, 短短大半年中,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一片围剿声。一时间,裁员、工厂倒闭、企业撤并等让人为之忧心的新闻,成了2007年末世人关注的焦点。企业的普遍判断是《劳动合同法》将大大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导致企业不堪重负。
前言: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2008:中国企业高成本时代真正来到》一文提出,2008年,促使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共有10个: 一是劳动要素成本上升。 二是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提高,用地成本上升。 三是资金要素成本上升。 四是企业用资源价格会上涨,原材料成本会上升。 五是运输费用上升。 六是政府开征和提高各类资源资源税,既会提高开发资源类企业的成本,也会提高使用资源类企业的成本。 七是国家改进和提高企业排放费的征收,也会提高一部分企业的成本。 八是减少和取消出口退税,将相对提高出口及与出口相关企业的成本。 九是许多机构预测人民币升值在6%—10%之间,使得一些出口企业利润会减少,甚至会亏损。 十是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单位的各种收费罚款等显性成本,与政府各部门审批、核准、许可、检查等打交道的隐性公关成本,以及吃拿卡要隐性成本也居高不下。 周教授总结的企业成本上升十大因素,与作为企业高管的ana所说的企业的实际情况(见下文《企业负担的不可承受之重》)一致。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这么多,为什么企业单单对《劳动合同法》这么敏感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生产资料价格、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等诸多因素,哪一个对企业发展影响最为直接?曾经因为牵头击退欧盟厂商“围攻”而一战成名,并当选“2003年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下称日丰)董事长黄发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劳动力成本。 “日丰的日常生产没有环保问题,原材料价格有涨,当然也就有落的时候,而且可以通过谈判适当控制成本上升。但是,新《劳动合同法》作为法律实施,企业却没有任何可以谈判回旋的余地。”黄发静说。在他看来,当前的全球竞争中,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主要是依靠成本优势,具备技术和附加值优势的还比较少,因此,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可能大幅提高超过30%,将会把制造企业的利润全部吞噬掉。 那么,《劳动合同法》到底给企业增加了哪些成本?增加了多少成本?又如何会影响用人单位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