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太空史 人类太空五十年



    自前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以来,人类在太空这条路上已风火颠簸地行走了五十年,这条路上充满艰辛。通过“挑战号”和“哥伦比亚号”惨烈的太空空难事件,美国历尽沧桑,进入太空中年,扬弃了银枪蜡头的“航天飞机”,洗心革面,重新组织国际太空科技队伍,再筹划发展载人的巨大推力火箭,冲出近地轨道,向深太空探测。目的地:先回月球,建立前哨基地,再登陆火星,跟着水走,寻找外层空间生命。 

    文/李杰信 现任美国航天总署(NASA)总部资深技术顾问兼太空任务科学家

  引子

  自前苏联“斯普特尼克”卫星(Sputnik,俄文意为旅伴)上天起算,人类在太空这条路上已风火颠簸地行走了五十年。

  “斯普特尼克”卫星借助于二战后德国V-2火箭专家力量先行上天,打响了美苏太空科技单挑独斗时代,以登月为竞赛项目。初生之犊不畏虎,是人类太空的童年期。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太空“愤青”时期的玩具。空间站在近地轨道(LowEarthOrbit,LEO)上转呀转地,没目的地,漫游忽悠,蹉跎了三十余年青春岁月。

  通过“挑战号”和“哥伦比亚号”惨烈的太空空难事件,美国历尽沧桑,进入太空中年,扬弃了银枪蜡头的“航天飞机”,革心洗面,重新组织国际太空科技队伍,再筹划发展载人的巨大推力火箭,冲出近地轨道,向深太空探测。目的地:先回月球,建立前哨基地,再登陆火星,跟着水走,寻找外层空间生命。

  登月

  想象北美大陆1957年10月4日的夜空,一颗湛亮的新星出现了。它像一辆金色的战车,在美国人的头顶上,恣意奔驰,呼啸而过。实际上,它更像强敌压境,叩门叫阵。美国举全国之力,在惊慌中忙乱应战,终以屡败屡战的决心,在近四个月后,回应了一颗14公斤重的“探险者一号”微卫星(ExplorerI),勉强挣扎上垒,浮到水面吸口救命的气。

  痛定思痛,美国紧急检查太空科技落后原因。咱二战后也从德国抢过来很多优秀的V-2火箭专家,怎么在这片自由富裕的乐土上,竟然拼不过他们在苏联的同事呢?美国人随即发现,火箭发展分散在各军种,力量不集中,并且彼此恶性竞争,老死不相往来。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紧急要求美国国会立法,制定“太空法案”(TheSpaceAct),于1958年7月29日公布,同时成立“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NASA),主攻为全人类和平使用太空所需的各类太空科技。

  美国1958年提出“……太空活动应致力于能增进全人类福祉的和平目标”(……activitiesinspaceshouldbedevotedtopeacefulpurposesforthebenefitofallmankind)。虽然译成中文有些拗口,但核心精神清晰。太空科技竞赛固然重要,但全人类的和平不能牺牲。高调也罢,统战也罢,在美苏冷战方酣之际,不能说不是在地球这颗行星舞台上,提出来了一个能令人类文明鼓舞的、高层次的认知境界。

  但美国仅有喘一口气的时间,苏联就再下重锤。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YuriGagarin)进入太空,绕地球一圈,安全返航。美国只能先回应一个微弱的15分钟太空跳高,再由格伦(JohnGlenn)演出对等的轨道飞行,但已是10个半月以后的事了。

  美国显然在这场新颖的太空竞赛中,已连败两阵。“魔鬼”帝国咄咄逼人,急需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肯尼迪总统集思广益,终得真人传授两字秘笈:登月!

  美国当时的主力火箭推力落后前苏联,起步又晚,在这场百米竞赛中已输了一截。但登月需巨无霸火箭,美苏皆无,双方皆得重回起跑线“预备起”,美方争取到宝贵时间,得以发出科技总动员号令,同时又从连续挨打的被动局面解套,可谓一举两得。

  美国使用精心设计的“阿波罗”(Apollo)登月计划,打赢了这场冷战时期惊心动魄的科技竞赛。阿姆斯特郎的“阿波罗十一”于1969年7月20日在月球的静海(MareTranquillitatis)着陆,在地球人欢呼的泪花中,为全人类“迈出一大步”(giantleapformankind)。

  中国太空计划始于1956年,在毛泽东“两弹一星”的政策推导下,由钱学森领军,于1970年4月24日,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地球轨道,继苏、美、法、日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独立上天能力的国家。

  “阿波罗”登月成功后,美国陷入越战的炼狱,国力疲惫,经济濒临崩溃,只好在1972年12月“阿波罗十七”登月时草草收场,但总算还能为人类登月壮举,划下了完满的句号。

  人类对太空的一夜激情,随着“阿波罗”的终结而烟消云散。而一直在背后力挺登月计划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也跟着东逝的江水,一去不返。

  但一夜情造成珠胎暗结,当事人无法酷酷的挥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就脱离现场。令人头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登月竞赛后遗留下来的大批太空科技人口。

  空间站

  登高远眺,看不见下一个大规模的太空计划。数十万的太空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留住。但低头细想,他们可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反之,他们是人类投资上千亿美元培养出来的社会精英,掌握着新世纪前沿太空科技知识和力量。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轨迹预估,这些专业人员可能是带动未来人类科技发展的火车头。这个群体是人类智慧的宝库,礼贤下士犹恐不及,怎么能炒他们的鱿鱼呢?

  但要高薪留住这批专业人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登月后,太空事业由深太空全面撤退,最好的情况只能在近地轨道上,建立起一个滩头碉堡,苦守住这块阵地,引颈以待未来鲜花阳光、牛奶面包的日子再次来临。

  好几十万人,需要一个大点的滩头阵地。其实最好把这个阵地狠狠的做大。核心的思维,第一条是要停止生产去深太空的一次性火箭。不去月球了,还留那条生产线干什么?省下这笔经费干别的。第二条是在近地轨道组装一个空间站,结构要像积木,随时可往上加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第三条,要研发出一个运输大队,对,是航天飞机那种,上天下地方便,可重复密集使用,以降低操作费用。更妙的是这批运输工具可发包给民用合同工,政府不需继续投资,不但能自给自足,甚至可做房东业主,开始为纳税人赚钱。第四条,空间站可广招各国投资,举全人类之力,分担成本费用。第五条,航天飞机可用来载太空实验室,在地球轨道上做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哦,别忘了,另可把哈勃望远镜送上天,并承当所有维修任务。第六条,……。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总设计师们越想越兴奋……。

  据1970年代估价,航天飞机每周一航班上下空间站,成本费用约一千万美元。1981年4月12日开航后,实际每次往返费用约10亿美元,是原始估计的100倍。

  把美国、西欧、俄罗斯、日本及加拿大等十六国的所有投资费用加在一起,“国际空间站”的总造价已逼近一千亿美元。目前估计,在2010年底前可望组装完毕。

  “国际空间站”在研发的过程中,开始展示的形象是八爪章鱼,势力到处延伸扩张。过了一段时间,有人认为用白色大象来形容更为妥当,因其造价昂贵有余,用途不足。但最恰当的比喻可能是变形虫,因其结构、经费、用处和交货日程等,总是见风转舵,随国际政治经济等力量摇摆起伏,不停的变变变。

  但最后一变,打中了“国际空间站”的死穴。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航进入大气层时解体,机毁人亡。继1986年1月29日“挑战号”发射时爆炸惨剧,美国再次被笼罩在悲云惨雾之中。航天飞机怎么这么不安全呀?这条路该怎么往下走啊?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上天,宇航员杨利伟在21小时完成绕地球14圈后,安全在内蒙预定地点着陆。杨利伟,像历史上其它重要的航天员一样,成为中国国宝级的英雄人物。同时,中国也继苏美之后,晋入世界载人太空三强国。

  讲点题外话。想不通的人们常问,航天员们真的那么厉害珍贵,非得给他或她们如此高的荣誉?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最简单明确不过。对!他/她们要享受世间至高的荣誉,因为这荣誉不仅为他们自己,也为成千上万技术人员幕后英雄,更为过去和未来为人类太空伟业奉献出宝贵生命的航天员而享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想着那些已为太空探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还用吝啬那一点活人世界的荣誉吗?

  中美之间目前虽然尚没有热络的太空合作关系,但彼此隔个太平洋,总是瞅着对方干啥,互动情结难分难舍。据说“神舟”的设计有和“国际空间站”衔接的管道。如果有天“国际空间站”发出滴滴滴达达达滴滴滴SOS紧急求救信号,说不定“神舟”就成了救命的“诺亚”方舟。

  “神舟”虽然尚无机会发挥救人奇效,但“神舟五号”任务却给在大雾迷航中的美国太空计昼送去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哥伦比亚号”空难后,美国航天飞机玩不下去了。苍茫航天路,何处是归途?恰巧此时中国航天学术专家们,乘“神舟五号”耀眼傲人成就的光环,开始热烈讨论中国载人航天登月计划。网络上文章不断,世界媒体饱和报导,迅速引起美国决策人和鹰派大佬们关注。杨利伟出发前向军事首长敬礼辞行,中国航天计划都是有军事目的的吗?中国人登月会不会去静海拔美国国旗呀?对美国有识之士而言,这种言论都是危言耸听、无稽之谈,经不起分析。但布什政权的专长之一,就是吓唬和忽悠老百姓。关起门来讲得通,月亮是美国的,美国得赶在中国人前头再回月球。这回不仅短期拜访,并且要盖基地,蹲点儿长住。

  但人类早已在39年前登过月。套用美国人的一句口头禅:“月亮已去过,事情也办完”(beenthere,donethat)。只为护旗回月球,不够看,美国纳税人不会埋单,一定得加上另一个够炫的目标,国会才会开绿灯。人类不是一直梦想去火星一游吗?登陆火星该够资格是人类文明划时代的创举吧?那就回月球,再加上去火星。下重手,寻生路。

  经过个把月脑力激荡和理性思考,美国总统布什在“神舟五号”完成任务三个月后,于2004年1月14日,在航天总署总部,公布了“回月球,去火星”计划。

  这个计划启动后,美国单方面宣布,航天飞机完成组装“国际空间站”后,于2010年全面退休停航。然后集中全力,研发新型登月火箭,预定于2018年重返月球,在月球南极建造前哨站(outposts),并积极准备2035年之后的火星之旅。

  美国借着“回月球,去火星”计划,不落痕迹地从需要航天飞机做运输工具的国际空间站计划,金蝉脱壳。在决定运作的过程中,美国沾有把中国当枪使的嫌疑。而美国鹰派,空穴来风,在媒体网络上再次散播中国威胁论谣言,继续把中国朝美国第一号敌人的方向推。做法是趁火打劫,不仗义,也不公平。

  “回月球,去火星”计划公布后,欧洲日本等国家傻眼。他们全心全意地信赖美国龙头大哥带着他们玩空间站这场游戏。欧日已投下上百亿美元的资本,打造了两间空间站实验室,不仅要靠航天飞机送上去组装,还要依赖航天飞机上下运输,以保证实验室全面投产,开拓太空知识前沿领域,好向自己国家的纳税人交待。

  美国不慌不忙地拿出来各国已签定好的空间站双边协意书,内文只明文规定业主美国要完成空间站组装任务,并没有要求业主在组装完毕后,还要继续提供上下的交通工具,更没有要求业主要进驻空间站,扮演业主委员会领导角色。换言之,我业主美国不想玩空间站了。伊拉克战争每天花近十亿美元军费,我已掉进泥坑无法自拔。航天飞机老旧,无能力汰旧换新。即使拼老命再花钱造21世纪新型机种,也是同样不安全。过去大力赞助空间站的伙伴们,我老大谢谢您们了!2010年以后,请您们自求多福,各求生路吧。

  在2010至2015年间,美国,和日本、欧洲一样,恐将无独立能力上空间站。日本扬言要发展他们的主力火箭H-2,运货到空间站。这是被迫反弹,劳民伤财,但不做不行。欧洲宇航局也拆资20亿美元,发展出到空间站的全自动运货小艇。2010年后一段时期,俄罗斯势将垄断所有国际空间站载人往返生意,机票待价而沽,会狠狠捞上一把。

  美国以国际信誉跌至冰点的代价,淡出”国际空间站”计划,在俄罗斯除外的空间站投资国家们的怨声载道、投诉无门低气压下,蔫儿蔫儿地走上了回月球、去火星之路。

  回月球去火星

  和意气风发、主题鲜明的“阿波罗”计划相比,主导“回月球,去火星”计划的核心动机是如何从航天飞机和国站空间站脱身。美国国会再次祭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levelofeffort)的经费预算法宝,不增加航天总署经费。你自己看着办吧!月亮和火星在几亿年内还跑不掉。不必忙,你哪天上去都成。

  “回月球,去火星”计划的核心思维是以月球为近地球的训练场所,学习人类在火星长期生活的技能。目前的时程是2018年登月,在月球南极约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地盘上(约1.25平方公里),建立前哨站。选上南极地区,是因为南极有80%日照20%阴影,能提供居住环境温差的选择。南极阴影地区有由彗星带进深埋地下的水冰矿和其它有用的气体。还有,极低温的南极地面下是太阳系的天然冷藏库,保存着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材料,是研究太阳系起源的关键资料,科学内涵丰富。前哨站搞定后,再派出月球巡逻车,探测附近200-300公里地表,择地盖永久基地,或临时观测站。

  人类尚未在月球上过夜。这次回月球要住上7天、一个月、100天或更长,好学习在无氧、无大气层、无农作物耕地的环境条件下生活。

  但每次讲到在月球长住,一定要在话没落地,就要说清楚月球只不过是个学习的跳板,火星才是最终极的目的。

  目前回月球最大的技术挑战是生产一次性的大推力重型火箭。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土星五号”(SaturnV,又译为神农)登月火箭为依据,送四个航天员登月,加上足够的补给、建材、月表交通工具和仪器等,火箭得有近150公吨至近地轨道的载重推力。

  太空火箭粗略分成两类。最普遍的是发射卫星火箭,另一类则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的是载人火箭。载人火箭要求的安全系数严格,所用原材料都得是甲上特优产品,制造组装过程质量控制精密,最后才能打造出金钢不坏之身,配得上供航天员乘坐。载人火箭的造价可达非载人火箭的十倍。

  人们常问,为什么不重新启用以前使用过无数次的“土星五号”载人火箭呢?省钱省事又安全。“土星五号”是美国上次登月的载人主力火箭,能运送近120公吨载重(人和货)到近地轨道。在六十年代,这是美国科技一项辉煌的成就。不幸的是,如前文所言,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美国不得不关闭“土星五号”登月火箭生产线,以集中财力,发展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兔死狗烹,这项耗费巨资发展出来的超安全的“软卧”载人火箭就如过眼烟云,永远从人间蒸发了。

 人类探索太空史 人类太空五十年
  美国只有再起炉灶,重新设计登月火箭。上次登月,人货不分一起上,造成120公吨载重需求。这次学聪明了,把人和货分开处理,大幅度缩小载人火箭部份,以减低成本。另外发展一个运货到月球的火箭,虽然还是巨无霸,但没有载人条件的苛刻要求,造价也大幅降低。

  美国目前正在设计试测的登月载人火箭为“火星一号”(ARESI),近地轨道载重能力为25公吨。载货火箭为“火星五号”(ARESV),近地轨道载重能力130公吨,略胜“土星五号”。

  中国在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舟六号”,使用的是“长征-2F”火箭,近地轨道载重能力约8.5公吨,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五天后圆满完成任务。

  中国紧锣密鼓,在2007年10月24日由“长征-3A”送上“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经过四次地球轨道换轨后,准确地进入月球200公里高度的绕极圆形轨道,打开三维CCD相机,并于11月26日公布第一张月球照片。这是中国首次深太空任务,成就非凡。“长3”和“长2”的载重能力不相上下。

  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8年4月25日报导,中国将发展“长征五号”火箭,近地轨道载重能力为14公吨,于2014年交货。

  人类能登上月球,是火箭载重能力的整体展现。中国正在火箭能力发展的路上,大步向前迈进。

  结语

  本文粗枝大叶地勾画了人类过去50年主流的载人航天太空活动,未能涉及机器人太空探测领域。人类送出的智能型卫星,从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哈勃望远镜”和“全球定位卫星”,到登陆火星的“维京人号”、“火星探路者号”、“机会号”、“精神号”,还有目前开往已被除名行星之列的“冥王星”快车,和已漂逸在太阳系以外的“航海者号”等,不胜枚举。很多学者认为,它们才是人类太空探测主力。这是场无止无休的大论战,需以专文处理。

  另外一个有关“为什么”人类要花这么大劲儿,去从事一个看来像锦上添花的太空探测?这个重要话题,本文也从略,希望下次有机会谈。

  李杰信博士简历

  李杰信博士,美籍华裔太空科学家。现任美国航天总署(NASA)总部资深技术顾问兼太空任务科学家。

  李杰信博士1943年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6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1966年赴美国深造,197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1978年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太空研究。1987年调任华盛顿美国航天总署总部,以“特殊科技人员”身份,管理太空科学飞行实验任务。1991年,李杰信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夺得派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SloanSchool进修的唯一名额,获科技管理硕士学位。

  李杰信工作出色,先后获得NASA“杰出成就奖章”、“杰出服务奖章”、“银斯努匹奖”、第一届太平洋盆地国际太空年“松长纪念奖”、“通俗科学写作第一奖”和台南第一中学“杰出校友奖”等奖项。

  李杰信管理的太空飞行实验项目,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在国际太空合作领域,他是一位具知名度及影响力的人物。他并拥有8项美国专利、发表过60多篇科学及科技管理论文。

  李杰信长久以来关心祖国的科普事业。1985年,李博士在美国创立了“美国促进中国科普协会”并出任会长,致力推动中国青少年的科普活动,曾举办了两届“中国青少年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活动”,参与的中学生达一亿二千万之多。经过他8年的努力,5位中国和香港青少年航天爱好者设计的太空实验搭载,在1992年和1994年,成功地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飞上太空。中国“神州六号”上天之际,应中国中央电视台之邀,李杰信在4天内,8次以嘉宾身份,从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卫星连线,为中国观众实况直播分析评论。

  多年来,在中国航天事业进展的每个新闻事件中,李杰信成为海内外众多新闻媒体争相追逐的权威评论员,曾多次接受海峡两岸和海外华文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访。

  李杰信博士是一位热情的科普作家,曾在海峡两岸出版了中文科普书籍《追寻蓝色星球》、《我们是火星人?》、《生命的起始点》和《别让地球再挨撞》,并为中国时报“浮士绘”专栏作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061.html

更多阅读

李谷一从艺五十年音乐会实录 音乐会名称文艺一点

——谨以此表达我对李谷一的热爱!序曲《岁月回声》,作曲:黄小秋编曲:黄小秋。灰色的砖块垒砌,窗型灰墙。窗口中,一个时钟起伏滴答作响。灰墙轰然倒塌。屏幕后,一本红底金字“50知音”书本升起,随后,主题“李谷一从艺五十年”呈现在观众面前

鸣镝无声五十年--读翦伯赞的《题昭君墓》 鸣镝风云录

题昭君墓 翦伯赞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风烟。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对于“汉武雄图载史篇”,讲的是汉武帝开疆拓土,那是汉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大概人们没有异议。关键是“何如一曲琵琶好,”对于昭君出塞,历来有不同

五十华诞的《衡水日报》,六十岁的我 衡水日报 记者马楠

2012,龙年。《衡水日报》喜迎风雨历程五十年,编辑部几代老总、老编、老记再加上诸多的通讯员们抚今追昔,无限感慨不打一处来,挥洒起回忆文章妙笔生花笔走龙蛇。而上个月刚刚进入花甲之年,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我,躬逢半个世纪的报庆盛事,细读一

JX: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读后感

[按:2009年7月16日下午在北航的雕刻时光,范立波老师与我、JX、PL、LX、CY和LF,一同阅读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当天,JX提交了他这篇读后感。征得JX的同意,我将这篇读后感发在这里。按照他的要求,用JX代替真名。转载请保留此按,并

声明:《人类探索太空史 人类太空五十年》为网友柔情空似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