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权过于分散,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
在20世纪50年代,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加入一场克朗代克河(加拿大西北部育空河支流)“淘金”运动。谷物食品制造商桂格燕麦公司(Quaker Oats)在育空河流域买下大片土地,他们把这些地分割成2100万个1英寸见方的小格子,将每块地的契约塞入公司燕麦产品的包装盒。这成为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 但这场轰动一时的“寸土大放送”营销活动却在日后造成一大堆纠缠不清的麻烦。最重要的是,直到全部土地拍卖给一名主人前,这些地基本处于荒芜状态。仅有的两例“耕耘”是:一名男孩送给当地管理部门4根牙签,要求把他的地用栅栏圈起来;另一名男孩试图捐献他的3平方英寸土地,建造世界上最小的公园。 在《网格经济:所有权过多如何毁灭市场、遏制创新和浪费活力》(The Gridlock Economy:How Too Much Ownership Wrecks Markets,Stops Innovation,and Costs Lives)一书中,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迈克尔·海勒巧妙地借鉴“寸土大放送”等多个案例,提出一项与美国人长期信奉的私有权至上原则背道而驰的理论。尽管所有权私有化通常是财富生成源泉,但海勒在书中说,当一项物品由太多人分割拥有时,网格经济就会产生,随即造成“反联合悲剧”。“反联合悲剧”这个词语由海勒1998年首次提出,它“涵盖太多人彼此掣肘、遏制稀有资源生成和利用的各种情况”。这一理论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读过作者的著作后,人们将会发现,这一现象幽灵般的触角无处不在。 如果说桂格公司的营销活动基本上还是出喜剧,那么海勒在书中列举的其他案例则更让人叹息。海勒认为,所有权零碎切割是美国如今面临的诸多经济、社会难题的罪魁祸首,包括航班延误现象普遍、不少社区房价走低、美国无线宽带业务发展速度慢于日本,以及大量美国土著居民的土地没有得到实质性利用等。另外,“反联合悲剧”似乎还能对以下这两件事情做出解释,一种有望为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带来福音的新药为何迟迟无法上市、为何那么多人死于器官衰竭。 以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药品为例。海勒说,这种新药未能推向市场是因为这一强效药的知识产权存在太多所有者,众多制药商各自用手中的知识产权遏制竞争对手。数据能说明这一点,从1995年到2002年,制药研发投入资金翻一番,但获准上市的“新化学实体”、也就是创新药品的数量却在2002年降至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 海勒并非亚当·斯密的抨击者。相反,他相信商人和企业能自行解决这些问题。“金大米”项目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高达50万名儿童因缺乏维生素A失明。为解决这一问题,两名科学家研发出富含维生素A的转基因水稻。起初,整合“金大米”项目中零零散散的关键知识产权、获得上市资格看起来困难重重。但Syngenta、Novartis和Monsanto等相关知识产权所有者主动帮助整合产权并放弃收费,以示对慈善事业的支持,最终让“金大米”获得许可。 善意不能在所有案例中起作用。但一些困局可以通过创新对所有权的管理方式得以解决。比如,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之一是,许多土地所有者经常发现,他们与他人合并利用土地后,个人所有土地的价值往往缩水,而且这种合并利用有时会涉及到政府征用权,整个过程大多繁冗复杂,土地所有人经常因遭克扣有苦难言。海勒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邻近土地的所有者可以成立类似社区业主委员会一样的组织,让彼此对土地的整合和出售拥有更多控制权。 另一些难题则需政府出面。书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章节谈论了美国切萨皮克湾的“牡蛎之战”,这场州际分界线争端带来的恩怨纠葛最终迫使美国最高法院出面干涉。 抛开诸多历史案例,海勒一书的大部分内容着眼今后,涉及无线宽带发展政策、美国知识产权法和城市扩张项目管理等。在桂格燕麦公司的大放送活动过去半个世纪后,人们似乎难以看到“反联合悲剧”以皆大欢喜收尾。 作者:奥尔加·卡里夫(Olga Kharif) 翻译:李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