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 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正当其时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白津夫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资产贬值,并关联影响到其他行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并购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难得的“海外投资机会” 处于危机之中的美国金融机构,其金融资产开始贬值,或以较低的价格被整体收购,如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低价收购;或在破产清算中资产被折价处置,如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日本野村证券出价2.2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在亚洲业务,包括员工、贸易系统及其他公司财产。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金融类股价大幅下跌,整个市场估值在调低。这无疑为全球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时机。
而为寻求及早走出金融困境,美国适当放宽了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以求广揽资金,全力“救市”。最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宽了长期限制资本运营和私人投资大量入股银行的规定,投资者可以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而不会被视为控股股东。此前,持有25%以上银行股份的投资者就可能被视为控股股东。 这为各类资本进入美国金融领域进一步打开大门。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深,美国还会进一步放宽资本进入限制,这就有可能使我们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进入过去难得进去的领域。 同时,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短缺,不仅波及金融体系,还开始波及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约束,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资金链断裂,这些企业急需通过股权转让解决资金问题。 这正好与我国企业投资需求形成互补,我国企业手里有资金,但缺少技术、品牌和市场,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企业,可以使我国企业有机会分享其技术品牌和市场带来的利益,也可以从中学到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的东西。 美国这些大的金融投资机构,旗下拥有一大批优质企业的股份或债券,而且多是些增值潜力较大的优良资产,其中包括一些高新技术类企业、能源资源类企业的资产。随着这些金融投资机构陷入危机,这些资产被迫转让。同时,危机也直接影响到其所投资企业的资产价格,导致企业股价大幅跌落。此时,通过股市有选择地收购一些技术类、能源资源类企业的股票,对于参与资源开发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扩大海外投资“利大于弊” 海外并购投资有利有弊,总体来看,当下扩大海外并购投资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扩大海外并购投资有助于我国以较低成本获取国外优良资产和先进技术,拓宽引资引智渠道,更好地运用国际品牌和技术,大大缩短研发时间和费用,加快产业升级,增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次,通过海外并购投资推进“走出去”战略,使企业可以参与全球要素重组,提升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拓展国际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三,海外并购可以推动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帮助中资银行跟随客户进军海外、扩大产品和服务范围,引入先进的管理经营技能,实现银行业务和风险多样化。在这方面,事实上已经全面展开。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7年,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有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我国银行业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已高于外资银行在华的资产总额。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并购投资力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有利于分散“热钱”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合理疏导资金流向,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投资,冲减流动性过剩压力。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在华的外资也可能出逃,“热钱”压力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得到减缓。 第五,有利于扩大国际合作,建立能源资源基地,积极争取价格话语权。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大量进口而又缺少价格话语权,使得能源资源进口在价格上屡屡吃亏。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增加能源资源自我供给能力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走出去”,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其中并购投资方式就是一个捷径。 如何把握好海外“投资机会” 面对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我国企业如何把握好这难得的“投资机会”,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首先,把握好并购投资的时机。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导致股市深幅振荡,使得美国金融体系和美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如此,还不能轻言这是投资“抄底”的最好时机。一是美国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深化过程中,金融动荡仍在持续,美国金融问题还远没见底;二是美国金融机构虽然损失巨大,但受害最深的仍是投资美国的其他国家,其关联性影响正在扩大;三是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还很难说清,美国几千家金融机构,仅华尔街几家金融机构跨掉不足以代表整个美国经济。所以,此时贸然大规模“抄底”,的确存在较多不确定风险。但总的看,机会还是多于风险。目前,日本金融巨头已抢先进军华尔街,我国企业也不能坐失良机,应当看准时机,适时进入。 其次,正确选择并购投资的重点。当前,对我国企业来说,应重点选择两类对象并购投资。一类是金融机构业务。我国金融机构应把重点放在美国金融机构在全球的业务上,而不是买壳上。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经验缺乏,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不适于花较大的代价去谋求控股,应更多采取参股方式。同时,要注重以业务带人才,华尔街金融企业长期积累的品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投资价值,是我们难得的宝贵财富,要通过并购金融业务把稀缺的金融人才掌握在手中。 另一类是实体经济的优良资产。重点选择对我国产业发展关系比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能源资源和先进制造业,加大在这些领域的并购投资力度。以股权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这些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参股高新技术企业,从中获取品牌资源和技术资源,增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三,明确并购投资的目的。并购投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以经营企业为目的,采取整体收购或控股方式,在对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造后继续经营;二是以经营资产为目的,采取整体收购或部分收购,经资产整合后转卖出手,从中赚取资产转让收益;三是以分享利益为目的,采取部分收购或有限持股方式,参股经营,分享利益。 我国企业扩大海外并购投资,目的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实现国际化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并购投资是要加强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不单纯是产业扩张,追求产业垄断优势。基于此,我国企业要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储备实施并购投资。“走出去”应该是一项长期战略,不能抱着炒短线的思路,只看一时涨跌,要从长计议,着眼于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
更多阅读
农业部 转基因 农业部“引导”企业参与转基因种子研发
ISAAA称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六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第六位的国家。”2月13日,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如此描述。该报告统计
农业部转基因种子 农业部“引导”企业参与转基因种子研发
ISAAA称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六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第六位的国家。”2月13日,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如此描述。该报告统计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积极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创造“双赢”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美国机构投资者由于实力不足、流动性偏好以及法律体制等原因, 往往使用“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公司绩效的不满。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美国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许多
中国品牌 国际化 2016 中国企业进入品牌国际化竞争时代
朋友们,企业家们: 大家好。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果实,另一方面是整个中国企业家苦心经营的结果。但是,我们回望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
慈溪市荣仁家电制造厂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商业化冲动的必然性分析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纷纷涉足连锁经营的商业化冲动,虽然引得众说纷纭,什么“自建渠道必自伤”“幸福树难得幸福”、什么“超越渠道的格力模式”,暂且不说制造企业商业化行为是否能获得成功,而无论从客观市场或是行业的现状都能找到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