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经济新模式 贵州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现场报道

不蹈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覆辙

  

  王红茹/贵州报道

  9月16日,贵州人民大会堂,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激昂的进行曲中拉开帷幕。

  来自北京及贵州的专家们围绕遏制石漠化、毕节试验区、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价值转换、构建生态文明特区等一系列课题,发表了对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独到见解。

  “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用20年的时间,成功建立了毕节试验区,又创立了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遏制石漠化中出现的‘顶坛模式’,解决了云贵川石漠化的治理问题,农民在石头缝里种了金银花、花椒等高收益经济植物——不但保护了生态,还实现了生态文明最有效的价值转换。”《中国经济周刊》总编季晓磊在论坛开幕式上说,本届论坛之所以选择在贵州召开,是因为贵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在贵州举办第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可以很好地总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和经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化。”

  早在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倡导成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省的早期实践。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省视察工作时,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为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切实巩固和增强生态优势,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目标,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落后省份的两难选择

  据贵州财经学院副院长张晓阳教授介绍,目前,贵州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而且土层薄、多贫瘠。贵州长年粮食“丰年有缺”,每年净调进75万吨左右。根据2007年年末的统计,在贵州总人口3975.48万中,有2852.80万人在农村,农村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76%;贵州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3%,可是GDP仅占全国的1.1%。到2005年,贵州全省还有266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46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人口的11.29%和11.49%,绝对贫困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发布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显示,贵州省居全国各个省区石漠化之首,到2005年底石漠化达到331.6万公顷,占全国石漠化总面积的25.6%,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0%以上。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贵州的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和基数较小等原因,贵州与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仍然在继续拉大。”张晓阳教授说,2007年,贵州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10.28亿元,居全国各省第26位,同年全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可是贵州仅为800美元左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我国唯一一个人均GDP没有超过1000美元的省区。

  贵州的省情显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怎样逐步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

  “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来说,经济发展仍是第一位的,严峻现实使人们产生了异常强烈的发展愿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相比,在一定时期内前者的需求更为迫切。”贵州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礼全说。

 然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容易造成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造成对环境、对人、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损害。据贵州省招商局副局长陈泽明介绍,粗放自然资源为主的发展战略,实现了GDP的短时快速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大约相当于GDP的5%—13%,即每创造1万元GDP,有500—1300元的生态环境损失。

  针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的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表示,欠发达地区处在产业分工低端,靠低收益、高强度、大规模的榨取自然、榨取劳动自身维持简单生存,没有剩余,没有能力对生态环境进行护理、修复,不像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高度可拿出较多的剩余来维护和建设生态。“欠发达地区低收益工业,不足以治理、补偿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补偿程度抵不过破坏程度、破坏的深度和规模扩大的速度,甚至不得不用或者暂时用破坏生态的办法换取工业的发展。”

  贵州如何在经济没有充分发达的情况下,既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能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一个两难选择。

  探寻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可以避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贵州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礼全说。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形成环境优良、资源再生产能力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是经济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这一矛盾的必然产物,有其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王礼全进一步解释说,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资源、环境和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使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产生高附加值,获得高回报率,保持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贵州长期欠发达、欠开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大多还处于原生状态,农业仍以传统为主,工业化进程尚处初期阶段,工业企业总量和密集度不大,环境污染总体程度较轻,工业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和矛盾还不是很尖锐,这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降低了难度。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不是简单倒退到原始的自然生态,而是在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修复和美化自然生态,形成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构建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大的兼容性,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 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陈扬表示,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

  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生态”牌,并非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条件。贵州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礼全认为,目前贵州已经具备了发展生态经济的优越条件。

  第一,贵州具有独特的绿色资源组合条件。贵州能源、矿产、生物、旅游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开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生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贵州具有独特的地貌条件。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山地和丘陵占92.5%,环境类型多,山水之间密切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适合生态经济发展。山、水之间密切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适合于发展生态经济,开发后容易形成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贵州具有独特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贵州和其他资源省份一样,主要实行的是资源开发导向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区位、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湿润的立体气候等,加上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贵州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天然优越条件,依托这些优势来承载生态经济的发展,其前景十分可观。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贵州省情的必然选择。”王礼全说。

  针对贵州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论说,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由于贵州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营造生态环境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整合生态工业、促进生态旅游、弘扬生态文化、优化生态产业和提升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特殊优势,因此,贵州经济发展可以避免循规蹈矩,少走弯路,重蹈覆辙,在工业化进程中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建设阶段,这也是贵州经济后发优势的体现。

  多年来,贵州省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贵州省委、省政府先后部署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建立了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实验区,着力解决人口、生态与贫困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贵州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力推进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

  “针对贵州省生态环境的多样、复杂、脆弱,我们在黔东南州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在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在毕节地区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改革试验。正是在不同生态类型的地区为建设生态文明作示范、探路子,带动了全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祖平介绍说。

  加高门槛应对产业转移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局程秀生局长介绍,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自然资源开发并没给西部带来繁荣。相反,许多地方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形成了资源富有与经济落后的强烈反差。欠发达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未缩小,所遭受的生态破坏转移冲击却剧烈增大。

  “发达地区在发展较高水平阶段,可以实现循环经济、生态文明,有条件淘汰生态破坏型生产,按照生态保护标准筛选产业、设置门槛,增加投入、改进生产,存优汰劣,将生态破坏型产业转移出去。而欠发达地区虽有保护环境的后发优势,但更存在环境破坏外部转移冲击的后发劣势,不像发达地区那样没有外部转移的环境破坏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说。

  据袁钢明介绍,前些年,东部沿海地区电镀、钡业等严重污染产业转移到贵州,这些产业经济效益很好,但污染严重,厂区附近的山石污染变黑,几乎无法治理恢复,得不偿失。现在,贵州等欠发达地区已经明确认识到并采取措施,阻挡严重的、明显的转移性生态破坏产业进入本地,但是对生态破坏不太严重、不太明显的产业正在大量大规模地转移到贵州等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大批淘汰废弃的“两高一资”产业也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水泥、冶炼、金属粗加工、化工原料、化工初级加工等生产在贵州等地区大量快速发展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贵州如何把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走生态保护型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说,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层次的提高,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的能力也将提高,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中选择生态保护型道路的能力增强,从而有能力摆脱自毁家园、自断生路的生态破坏型发展道路,采用生态保护高投入的清洁文明生产方式。

  “首先要坚决拒绝明显严重的污染产业转移,提高不太明显或隐性污染产业转移的门槛,对此类外来投资征收较高的进门费。其次,提高‘两高一资’产品价格,使欠发达地区获得足够收益和生态保护投入能力,为‘两高一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发展提供支持。第三,加快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速度,尽快摆脱产业低端化发展方式,从资源采掘及粗加工推进到就地深加工、高附加值生态保护型发展方式。第四,国家应该实行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支持政策,提高资源税,留给西部地区;提高资源品价格;提高西部地区地税留成比例等。”袁钢明如是建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705.html

更多阅读

我看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获奖作品 英语微课大赛获奖作品

最近各大论坛对于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获奖作品颇有些议论纷纷,我没有参赛,位置大概算是超然。应当说,评诗不是件容易的活。就这个比赛,我看了半天,也才略有点眉目。确实,获奖作品的安排不那么让人信服,尤其第一个词,应该说技术很不够。

2015第二届中国谜语大会谜语 中国谜语大会

2015第二届中国谜语大会第一场竞赛谜语(央视一套2015.03.02正月十二)第一轮牛刀小试1.早晨头朝西,下午头朝东,中午它最短,一天两头长。(打二字日常现象)谜底:影子2.能吃没有嘴,能跳没有腿,有河没有水,走路不后悔。(打二字娱乐项目)谜底:象棋3.好像

声明:《第二届中国经济新模式 贵州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为网友兜兜冇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