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驶向法治快车道



《循环经济促进法》及有关条例、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减少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董金狮

  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且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该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经济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转变发展的开始。

  9月9日,作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立法听证会在国家质检总局举行,共有来自行业协会、企业等各个阶层的27名代表参与了听证。条例明确要求,包装材料应采用单一或便于分离且适合商品特性和品质的材质;包装空隙率不超过55%;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的15%等。该条例经国务院批准后,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传统增长模式嬗变

  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例如,目前我国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木材综合利用率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同时,再生资源利用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也低出很多。其中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不到粗钢总产量的20%,而国外先进水平为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12316;25%左右。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通过推进循环经济等途径,既保证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又保证经济发展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支持,实现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循环。因此,在目前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十分必要的。

  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一是坚持减量化优先的原则。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一般侧重于废物再生利用,而我国现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前端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因此,该法特别重视减量化,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

  二是突出重点,着力解决能耗高、污染重等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要求。

  三是法律规范有力度,对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为有硬约束。与此同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支持和推动企业等有关主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公众以及行业协会等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为配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定或修订有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规定、《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价格机制的意见,以及涉及节水、节地、节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的有关标准。这些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划为26项,连同已经制定正在实施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划64项,合计为90项。此外,还有300多项相关标准列入今明两年的编制计划。这些配套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大大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

产业调整的指挥棒

  《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共7章161条。《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规划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的安排和部署,是政府进行评价考核并实施鼓励、限制或禁止措施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度。当前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对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须要有必要的总量控制措施。为推动各地和企业按照国家的要求,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安排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节能、节地、节水、减排等循环经济措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3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并要求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的总量控制指标。

  三是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在传统的法律领域,产品的生产者只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但现代生产者还应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也就是说,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使用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相应对其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5条区分不同情况,对生产者等主体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比如规定生产者应对包装物自行回收、利用和处置。被列入强制回收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生产企业负责利用。规定委托回收利用和处置。生产者委托销售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的,或者委托废物利用或者处置企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受托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负责回收或者利用、处置。规定了消费者的义务。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另外,对过度包装有了“紧箍咒”。月饼等产品的“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循环经济促进法》对此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再如,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并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四是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管理。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主要工业行业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其中的大企业在资源消耗中又占很大比重。为了保证节能减排的各项规划目标得以实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重点行业的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进行重点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抓住了这些重点企业,就等于抓住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重点企业应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能耗和水耗企业标准,并按规定进行审核。

 法治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驶向法治快车道
  五是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产业政策不仅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指导市场准入也有重要作用。《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8条规定:国家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定期发布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禁止生产、进口或者采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有关部门要对名录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六是强化激励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循环经济促进法》专设第五章,对激励政策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第43条);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第44条);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第45条);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第46条);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第47条)。

  近年来,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循环经济促进法》及有关条例、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减少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董金狮系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718.html

更多阅读

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商洛市位于秦岭东南麓,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南,是一个美丽的山区城市。随着沪陕、福银等高速公路的开通,商洛已正式成为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商洛市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陕南循环经

管理战略转变案例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

     一、经济体制的转轨为物流现代化创造了巨大需求  物流现代化的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物流的现代化需要相应的资金投人、应用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市场压力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增大,迫使生产者转而

跨文化交际论文 浅析宾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前言  宾西镇位于哈尔滨市宾县的西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而成为哈东经济开发区,是未来的热点。同时宾西的区域经济发展路线也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本文认为宾西的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应该是在跨文化交际之中营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下的中央企业发展之路

     静观低碳经济兴起 审慎思考发展方向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

声明:《法治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驶向法治快车道》为网友跳舞的小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