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滞胀 中国要慎防滞胀



全国政协委员、百家战略智库主席 刘梦熊

  刘梦熊,1976年4月加入金融界。1991年至1993年出任平和集团首席顾问时,连续3年荣获“金融精英”金牌。1988年至1990年、1994年至1996年曾长驻台湾,出任金融机构总裁,曾以最高票当选台湾国际商品协会常务理事。1994年11月,被聘为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1996年8月,发起组织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任发言人。

  自从去年7月内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攀上6.5%创11年高位之后,中央为压抑通胀预期,遂加大宏调力度,财政从紧,信贷从紧。今年上半年,CPI月均达7.9%,远超温家宝总理3月政府工作报告所提4.8%的指标,似乎宏调力度和“两紧”皆不能放松。

  然而,事物发展往往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中国经济在对付通胀的同时,其实无论外围和内在因素都潜伏着经济下滑甚至是“硬着陆”的隐患。如果当局一个心眼只盯着通胀,继续拧紧控制螺丝的话,比通胀或通缩更要命的滞胀随时会悄然而至,造成不堪设想的灾难性后果。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是由投资、出口、消费带动。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及多次加息,资金市场濒临“失血”,传闻银监会已发出“呛声”。

 类滞胀 中国要慎防滞胀
  企业的资金链已极度绷紧,尤以各大地产开发商为甚;至于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正陷于次按危机及由此牵动的信贷危机而不知伊于胡底,经济已呈负增长,居民购买力缩减。加上中国两年来将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台账”实转、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新征土地使用税等政策密集推出,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势头已大为减弱;再讲消费,由于副食品和燃油价格劲升,以及数年来内地楼价累积升幅惊人,在通胀预期心理影响下,居民消费意欲下降。

  再者,由于北京奥运会某些做法未能在“平安”与“欢乐”、“公权”与“私权”间取得平衡,部分民众不理解,由热情变为冷漠。原先国人期待的“奥运行情”,不论在股市或商场皆化为乌有。而京奥之后,“一节淡三墟”的惯性亦不可避免。

  中国经济正面临拐点。避免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发生应是当务之急。所以,宏调思维就本身有必要“宏调”,不能重蹈当年香港当局明知亚洲金融风暴正在酝酿仍推出“八万五”的覆辙!

  九七回归前香港楼价攀上历史高峰。特首董建华甫上台便高调提出每年要建八万五千套公屋压抑楼价。本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当时亚洲金融风暴已在东南亚悄然成形,且有蔓延趋势。

  其实香港当时要做的是防范金融风暴登陆,防止股市、楼市、汇市崩盘。岂料董建华不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结果亚洲金融风暴刮到香港,港元、港股、港产皆受打压,加上“八万五”政策,本港楼市内外交困,几年内跌了六七成,出现了令马克思、恩格斯也想不到的“负资产阶级”,香港经济衰足6年。

  回顾这段历史,教训是异常深刻的。正谓“世事如棋局局新”,处理经济宏观走势,不能只顾现状不看发展;不能只顾静态不看动态;不能只顾本地不看外围。有时,某项政策、某些措施针对目前似乎是“扶手棍”,但形势已蕴酿变化,一旦形势逆转,这些政策措施分分钟一觉醒来会成为“攞命藤”。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高浪急:美国次按风暴、信贷危机不断恶化,美元汇价江河日下,石油、粮食价格不断在曲折中攀升,作为全球经济第一大“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已呈负增长。连惯于兴风作浪的金融大鳄索罗斯都惊呼正面对“一生中最大的金融风暴”。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尤其加入WTO之后已在国际资本市场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格局。因此,在对付高居不下的内地通货膨胀同时,也要防止受外围影响出现经济滑坡。当外围不利因素发酵形成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影响到中国时,中国对宏观经济的主调就不应是“防止过热”,而是要“防止下滑”。现时就应有此前瞻性!目前宏调所采取的财政从紧、信贷从紧措施,以及旨在压缩涉外投资造成中小企业倒闭潮以致影响财税和就业的一系列政策都要检讨!(本文为作者供《财经文摘》专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73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要做好和美国开战的准备 中国和美国开战谁会赢

Newworld时事:中国要做好和美国开战的准备现在就安全压力来说,东南方向是当然的重点,美日联盟在那儿,要对付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不放重头家伙在那儿不行。东北是对着朝鲜的,那是我们另一手,南朝鲜住这几万美军,陆军是我们强项,如果把美军看作人

环保部核专家郁祖盛:中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代核电

专访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  中国要大力发展第三代核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I北京报道  地震、海啸、核事故,让日本遭遇三重危机。尤其核事故,令全球焦虑。核事故发生的真相是什么?这对人类的核

类滞胀 高端市场成长滞胀 智能手机「中场」厮杀

     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已接近30%,高端市场开发殆尽,成长进入滞胀期,未来增长必然由三线以下城市和中低端市场作为驱动。  国产智能手机占据了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70%以上,国际品牌的总市场占有率被压缩到了30%以内。然

声明:《类滞胀 中国要慎防滞胀》为网友美轮美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