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遇“思念”:激战出财富



    现如今,随便走进一家超市的冷冻柜台前,人们不难发现,三全和思念这两个大品牌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伊利和蒙牛一样,相互竞争,但又唇齿相依,在消费者的批判、比较、认可中不断往前进。

  三全和思念已经成为速冻中的龙头企业,都来自河南郑州的同一条街上。三全企业的老板叫陈泽民,年纪稍长些。思念企业是位年轻的老板叫李伟,鉴于两位老板的微妙关系,有篇文章曾经将两家企业本来很正常的行为捕风捉影了一番,闹得满城风雨。

  文章中有段原话:李伟甚至在思念公司院内贴上了“食泽民生”的标语,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意是指民生都依赖食品的供给来养活,但旁人看却多了另一层理解,思念要吞掉陈泽民来求得生存……文章面世,引起一片哗然。虽然思念解释,自己绝无此意,但这个后起之秀的野心,与挑战行业巨头的勇气,还是让很多人佩服。

  副院长策划冷饮部

  李伟1997年才涉足速冻行业,而三全的老板陈泽民,却是中国速冻行业的探路者,中国最早的速冻汤圆的发明者就是陈泽民。他名下的三全食品厂,是中国最早的速冻企业,而三全凌汤圆,成为最早的速冻汤圆品牌。

  陈泽民发明速冻汤圆的事情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他以前的职业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跟食品或厨师没有任何关系,是位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而且一直做到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位置。白衣天使怎么想起做汤圆?这得从陈泽民家的房子说起。

  身为副院长的陈泽民,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半屋子里。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陈泽民开始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抚养几个孩子费用很高,他们要结婚,要买房,靠我那点工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就想利用业余时间增加点收入。”

  那时已经改革开放十几个年头,陈泽民看着身边一些学历技术都不如自己的人,靠做生意发了财,也打算试试身手。可他毕竟是个副院长,摆小摊做生意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为了不暴露身份,我做了一名地下工作者,白天上班,业余时间策划好的工作交由家庭其他成员出面搞定。”陈泽民回忆往事,一脸的自信。

  陈泽民的生意是从一家冷饮部开始的,为了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带来的春风,他给冷饮部起名三全。自开张以来,小冷饮部的生意出奇得好,他借来的一万五千块钱本钱,三个月后就赚回来了。

  陈泽民还用挣来的钱研发出了一种新产品——夹心冰棍。这种冰棍现在满大街都是,属于最平常的东西,可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来说,就是件稀罕物了。陈泽民凭着土办法,把人家需要投资七八十万元才能做到的事情轻松完成,做出了郑州第一根夹心冰棍,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辞职出任食品厂长

  由于做冰棍季节性太强,租来的冷库和请来的工人一到淡季就无事可做。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陈泽民又开始琢磨起新的点子。

  陈泽民的家里摆放着一个小石磨,是他举家从四川搬回郑州时,一同带回来的。陈泽民祖籍重庆,大学毕业后,又在四川生活了十几年,因此学会了四川小吃里的不少手艺。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喜欢泡点江米,然后用小石磨推点江米粉,自己包一点汤圆,给家人享用,也会分给周围的邻居朋友同事们品尝,他们吃了我做的汤圆,个个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说起这门绝活儿,陈泽民得意地笑了。

  从这件事上陈泽民联想到,北方人很少吃到的汤圆,在郑州一定会有大市场。不过汤圆的保鲜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以前我冬天出差去哈尔滨,看见家家户户把包好的水饺挂在窗户外面冻着,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拿进来煮着吃。”陈泽民从中受到了启发。

  做汤圆的手艺加上东北冻饺子的习俗,陈泽民发明了速冻汤圆。凝聚智慧的成果来之不易,陈泽民马上就为速冻汤圆的技术、还有他苦心设计的汤圆包装申请了专利。

  陈泽民在1992年正式辞职下海,成立了三全食品厂,兼任厂长,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前他经营冷饮部时,遭到过很多人的非议,说他不务正业,搞歪门邪道。现在这么大动静地辞职,反对的声音更多,连妻子都不支持他了,“都50岁的人了,不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还折腾下海,能行吗?”

  虽然受到妻子的质疑,可陈泽民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20世纪90年代初,冰箱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有了冰箱就意味着家庭保存速冻食品的可能,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为速冻食品提供了需求。陈泽民坚信,速冻食品会向方便面一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汤圆煮出个大市场

  刚开始创建三全食品厂时,技术设备资金都靠陈泽民一个人解决,“起初我既是师傅,又是电工、水工,还担当了速冻机的制冷维修工,以及搬卸工和推销员。”陈泽民身兼数职,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宣传速冻汤圆这种新产品,陈泽民到处去推销,为此,还闹过一次笑话。有一次,他到北京出差,来到大名鼎鼎的西单菜市场,找到冷冻柜台的负责人推销他的汤圆。

  看到他手中拎的样品,负责人很谨慎地询问他推销什么,说这些柜台只卖食品,不卖其他的东西。原来陈泽民拿的是模型汤圆,全部用乒乓球代替,所以被负责人误以为他是来推销乒乓球的。

  为了方便推销产品,陈泽民花4000元买了一辆昌河面包车,车里装上冰箱,煤气灶,锅碗瓢盆,他自己开着车,走南闯北去推销产品。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汤圆煮出来,给商店负责人尝尝。

  每天开着车东奔西跑,难免不出些小意外。“有一次途经锦州的一座大山时突降大雪,迎面开来一辆车,我紧急刹车,一不小心车翻了,挡风玻璃全碎了。”陈泽民心有余悸地描述着。

  幸运的是在这次事故中,陈泽民没有受伤,他一路坚持开到沈阳,把汤圆一煮,结果煮出了个大市场。那段日子,陈泽民的生意火爆得很,人多汤圆少,买他的产品成了一件难事。

  厂里的工人加班加点地做汤圆,可两只手的产量还是无法满足那么多嘴巴的需求。为了买到速冻汤圆,运货的车常常把厂门口堵得严严实实,最长的在厂门口等了十几天才拿到货。往往汤圆一到,都会引起一阵混乱。

  “我们有一个忠实的客户,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爬到车上去抢购我们的货,一下被人群挤下来,把腿都摔断了。”陈泽民痛心地回忆道。

  跟着他可迅速发展

  这种哄抢现象的发生是利润暴力所致。陈泽民的出厂价是三元钱,市场上的零售价都卖到八元钱。陈泽民的成功使郑州成了速冻企业的大本营,巨额利润也让很多人都想在这场战役中分一杯羹,最多时达到36家。

  那段日子,陈泽民只能用一个忙字来形容,他不是忙着做汤圆挣钱,而是忙着打官司维权。当初陈泽民高瞻远瞩地为速冻汤圆技术和速冻汤圆包装注册了专利,就是预测到在今天的状况下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当时我请了两个律师,专门去向这些厂家发出警告,郑州晚报上还刊登了一篇文章——《专利侵权法所不容》。”陈泽民起用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两个律师与36个厂家打官司,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当时整个河南省专利代理就一个人在管,维权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陈泽民发现自己被官司拖累得筋疲力尽,完全顾不上生产之事,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这种事情宜疏不宜堵,他忽然悟出了卖服装的理论,“一条街上如果只有一家商店卖服装,形成不了服装市场,如果大家都来卖服装,才可能形成服装一条街,产业才能做大。”

  明白了这点后,陈泽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不再追究这些企业的侵权行为,还主动给他们介绍生意。

  陈泽民共同发展的决定,促使河南郑州成为中国速冻产品基地,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行业里的老大。

  陈泽民有句名言:在速冻这条路上,我就像大雾中第一个开车的人,大家在我后面,看我停就停,看我走就走,别人只要看着我的尾灯,哼着小曲跟上就行了。

  陈泽民一副开路先锋的架势,他的错误别人不需要再犯,他的成功别人可以借鉴。总之,跟着他,别人可以迅速发展起来。

  冒出思念这匹黑马

  有了响亮品牌的三全,发展如入无人之境。厂里的工人,没有旺季淡季之分,总是那么忙碌,而汤圆生产也从单纯的手工劳动,变成了半机械、全机械相结合的模式。

  熟练的工人一天要做出140、150板汤圆,而一板上就有140个。大量的汤圆通过速冻隧道后,马上包装,然后放入冷库。

  实际上三全的冷库老是处于半空的状态,因为等着运货的车早就排在了门外。一辆辆10吨大车,你来我往,装满后立即运往各地。有些商家甚至通过铁路的整节车皮运到不同城市。三全食品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从1992年建厂,陈泽民就一直是河南速冻行业的排头兵。当年那些一哄而上的企业,很多都退出了历史舞台。管理不善的企业、没有品牌的企业、质量不好的企业,纷纷倒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最后郑州只剩下不到十家同类企业。

  陈泽民在速冻这条路上,车开得越来越顺手,身后的队伍也一直乖乖地跟着他的尾灯。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有辆叫思念的车不满足于跟在他身后了。

  “思念在1998年的时候,提出过一个口号,三年之内要超过三全。”这个口号在陈泽民最春风得意之时提出,立即引起了他的关注。

  一开始,陈泽民并没把思念放在眼里,因为1997年他们还不成功,生产的水饺和汤圆都没卖完。可没过多久,陈泽民就不敢小视这头初生牛犊了。

  思念开发出了陈泽民没有开发过的新汤圆。“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我们研发出了一种玉珍珠汤圆,特别小,只有十克,在全国市场一经推出,销售非常火爆,思念企业起死回生。”李伟讲起当年的壮举,神气十足。

  陈泽民一直生产500克的大汤圆,李伟为了挽救企业,独辟蹊径,生产宁波小汤圆,成功“瘦身”,备受大家喜爱。“第二年我们就突破了一个亿,对三全来说,应该是一件比较震惊的事。”李伟的市场就此打开。

  老虎狮子生存法则

  做行业领头人多年的陈泽民,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自己最熟悉的速冻汤圆领域,竟然会闯出这样一匹黑马。

  威胁到了身边,在别人看来,这绝对是件坏事情。古人云:卧榻之上岂容他人安眠?可陈泽民对此有独特的看法,“这就好比在赛跑途中,对方在某一段超过了我,那我就先喘喘气,继续跟在后面跑,等到关键的时候我再冲刺。”

 “三全”遇“思念”:激战出财富
  喘喘气跟在别人后面,不过是陈泽民的一种比喻!他可是一分钟也没休息,有了思念开发小汤圆的启示,他也开始拓宽三全的产品线。汤圆、粽子、饺子、面点,速冻食品全线出击。而后,他跳转到以往不熟悉的常温食品中,开发出了米饭、炒菜、粥等多个系列产品。这一切,他觉得与思念有关。

  “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敢于开拓市场的勇气,敢于大量使用银行的资金,敢于创新的精神,这都是我缺少的。”陈泽民无限感激地说道。

  没人追赶的那几年,陈泽民觉得日子虽然舒服,发展却不是很快,有了思念这个强大的对手,逼着自己发展,企业生产却连上新台阶。外界传说的沸沸扬扬的郑州速冻行业老少巨头之争,却在两位老总的频繁接触中有了点缓和的味道。

  与思念过招之后,大家发现,63岁的陈泽民还不老。在别人看来,有了思念这样的企业在身边,是一种威胁,但陈泽民把它看作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的必由之路。

  对此,陈泽民还有个狮子、老虎理论:如果山上就一只老虎,到处都是山羊,食物手到擒来,老虎就会丧失战斗力,变得越来越懒惰。但如果还有一只狮子与它争抢、拼杀,在竞争中它们反而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生存法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847.html

更多阅读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 顿丘酒业的猴王是谁

第一颗速冻汤圆的发明者、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这些都是陈泽民的标签。他掌舵的“三全食品”,在各个商超的速冻专柜里都有踪影。“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多年来这段广告频繁的出现在各个电视频道,这个牌子也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三全VS思念:交替称霸的冷战

在速冻行业,三全食品是一个开拓者,勤于探索,且精耕细作。思念虽是一个后来者,长于模仿却灵活多变,思念与三全的竞争,犹如一幅展现顶级高手交锋的生动画卷。   渠道、产品、品牌、资本,回环往复的交锋,时而居于下,时而一跃而上。无人愿屈

速度与激情:三全收购亨氏龙凤食品变局几何

传说了一年多的三全收购亨氏旗下的龙凤食品,已经变成现实。亨氏在新闻稿中称,亨氏出售在华经营的龙凤冷冻食品业务的决定,反映了亨氏专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酱料及调味品”以及“婴幼儿食品及营养品”业务的战略;也与“淡化

声明:《“三全”遇“思念”:激战出财富》为网友哟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