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人憔悴另类词 另类三一



    作者:王博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三一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引起了外界的争议。从“断臂”慕尼黑到入册吉尼斯世界纪录,从66米巨臂泵车到3500万元重奖过世员工,三一陷入舆论的旋涡之中

  用十三年的时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利润40.2亿的三一集团,今天已经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最高、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然而,这个在混凝土机械行业享有“中国第一品牌”的“隐形冠军”,在同行眼里却是个“坏孩子”:吹牛、不诚信、到处挖人、争强好斗,之所以能呼、呼、呼地“冒”起来,是因为其不择手段地抄袭和搅局。

  起家是靠偷技术

  记者在采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时,一位负责人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三一的看法:“三一(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一)在业内的名声不太好,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也不好。为什么别人都讨厌他?就是因为他做事不守规矩,手段极端。”

  一位接近中联(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并与三一、徐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熟稔的业内人士同记者谈起三一时说:“三一起家,是靠偷窃中联的技术发展起来的。当年,詹纯新(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德国宝马展上把普茨迈斯特的混凝土机械技术学成回来后,就被搞焊接材料的三一给偷走了,三一看到混凝土机械利润空间非常大,很快就进入这一领域去做。三一这些年为什么能上这么多项目,而且一上一个准?就是因为挖了一些行业企业的技术和人才。”

  对于外界的指责,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文波则显得很平静。他对记者说:“有人讲三一技术是从外面偷来的,这类说法都是不实之词。实际上,三一在这些方面是背了黑锅。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技术上必须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三一现在所拥有的技术是世界级水准的,在中国当然也是最先进的。可以说,没有什么技术值得我们去偷,恰恰相反,因为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我们的知识产权经常受到别人的侵害。”

  三一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了三一情报被窃取的情况。他说:“公司一些重要数据和报表,在内部公布不到几个小时,就出现在了竞争对手那里,他们怎么知道得这么快呢?显然是在三一安插了情报员。”针对这一情况,三一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为了防止技术失窃和图纸泄露,在进入机密地方时都要进行检查。难怪,记者几次进入三一研发大楼采访时,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总要被门卫临时保管,不得带入办公区内。

  曾参与三一第一代产品研发的三一重工泵送研究院拖泵研究所所长杨新华告诉记者,1994年三一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时,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HBT60闸板阀拖泵,当时,湖南只有楚天能生产闸板阀拖泵,但这种拖泵分配阀密封性不好,压力低、打不高,无法与国外高价进口的S阀高压拖泵竞争。为了占领技术制高点,三一花了近一年时间开发50B转阀拖泵,但不成功。后来,三一请来液压专家易小刚,攻克了液压控制技术难关,才研发出中国第一台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液压换向开式系统”和“集流液压阀组”的60CS管阀拖泵。这种泵压力大、排量高,一问世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1996年在首都机场国际比武中夺得国内第一名、国际第二名。过去中联一直使用的是闭式系统,近两年才开发出开式液压系统。所以,说三一靠偷窃中联技术起家,是不真实的。

  三一才是受害者

  “现在行业里动不动就说三一在挖人、偷技术,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个说法!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里的这些企业,你的哪个人被我挖走了,你指出来,我给你退回去!”谈及外界谣传三一到处挖人时,三一集团第一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易小刚显得很生气。

  他坦率地告诉记者,由于三一待遇好,竞争对手企业里面确实有一些人来三一应聘过,但事实上三一一个也没有录用。三一的产品是国内混凝土机械行业公认的第一品牌,所以,三一肯定不会从其他同类企业挖技术人员。为什么呢?首先是不放心。

  “你从某某公司挖一个技术人员过来,而我的拖泵做得比他好,我怎么能知道这个人是真心到我这里来工作,还是潜伏一两年学到技术后又回去了呢?再者,2002年湖南省领导曾组织三一、中联等企业商谈工程机械未来的发展,当时大家达成了一个君子协议:彼此互不挖人,互不录用对方企业出来的人才。所以,这些年三一一直在信守承诺,倒是个别企业录用了不少从三一出去的人才,并且在产品研发上也采取跟随战略,三一上什么项目,对方上什么项目;三一下马什么项目,对方下马什么项目。说三一挖人、偷技术,太荒谬、可笑了。”易小刚说。

  易小刚还告诉记者,外界都以为他是被三一挖过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他大着嗓门对记者说:“我要特别声明一点,我不是被三一挖来的,而是被三一吸引过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般挖人后,用人单位至少要给予人才更高的职务和待遇。可是易小刚到三一后,收入比原来少了很多,职务也没有原先高。

  “1995年我在北京机械部自动化所时,月薪有五六千块钱,当时已经是所里的项目负责人,自己在北京还有一个公司,所以实际收入很高。但我到三一后,工资只有两千多块钱,职务也仅仅是一名工程师。”易小刚回忆说。

  梁稳根第一次到北京自动化所的时候,是去寻求与自动化所的合作。那时,梁稳根与易小刚根本不认识。后来,在履行自动化所和三一的第一份合同时,易小刚代表自动化所去三一进行技术研发。当时在三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流阀组”的研发。

  那时,三一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什么都是新的,没有固定模式。梁稳根、唐修国、向文波等几个人思路开阔,敢于创新开拓,双方在长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认同,梁稳根对易小刚也很认可,易小刚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干,肯定会大有作为,所以易小刚加入了三一。

  “我这个人始终都很自信,只要你给我一个舞台,我就能尽全力创造出一番新天地。”在谈及当初的决定时,易小刚脸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当时家人非常不理解,父母亲、兄弟姐妹全跟我翻了脸。我刚到三一时,住在简陋的工棚里,晚上睡觉,大耗子在脸上爬来爬去,第二天起来,被面上都是耗子的足印。但这个平台可以,让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所以我感觉在这里工作很愉快。”易小刚自豪地说。

  易小刚还向记者声明:“上海履带起动机研究院的刘金江也不是挖来的。刘金江原来是抚顺挖掘机厂的起重机研发总工,当时三一想买这个企业,刘金江在和对方洽谈的过程中,渐渐对三一产生了认同,于是也赞成把抚顺挖掘机厂卖给三一。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抚顺挖掘机厂卖给了另一家民营企业。在企业组建新班子时,刘金江和几个同事自愿退出,加盟了三一。”

  “刘金江他们来三一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不是三一趁人家乱成一团的时候把人挖走的。说到挖人三一才是受害者。”易小刚说道。

  对此,向文波也深有感触,他说:“如果把人才的正常流动说成是挖人,那么,很多企业的人才都是挖来的。现在三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在不少于五家国内同行知名企业里工作,而且都在担当技术领军人物。但我们想得通,三一作为行业里的领先企业,为民族企业培养人才是有意义的。他可以帮助一些企业很快缩短与成熟技术之间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三一应有的社会责任。”向文波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其价值不仅在于贡献一流的产品,也在于贡献一流的人才。

  135亿是抄袭不来的

  谈到三一抄袭,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石来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三一靠抄袭、吹牛起家,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他说:“说三一抄袭、吹牛,都是不客观的。抄袭可以赢得一时的利润,但决不可能长久。三一从最初的1个亿,发展到今天的135个亿,这么多的真金白银,那不是靠吹牛、抄袭能够实现的。”

  石来德认为,用户购买企业的产品是很挑剔的,产品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到处出故障,用户就不会买了。“大家凭借自己的技术相互竞争,所以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上,不要互相拆台,要看到彼此之间的长处。兄弟企业有好的东西可以借鉴、学习,但不要把相互学习的过程说成是偷。装备机械行业共性的东西很多,比如五十铃装载机最早是柳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柳工)生产的,现在全国几十家企业都在做,不能说大家都在偷柳工的技术。相互学习很正常,不要把借鉴说成是偷,否则不利于团结。”

  对于三一研发66米巨臂泵车是盲目冒进,借巡展炒作大出风头的传言,石来德表示,三一宣传世界第一巨臂泵车不是起哄。一个企业除了认真抓好产品质量,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也是应该的。

  他说,去年发生“断臂事件”后,针对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的不恰当宣传,三一以此作为契机,在修复臂架后进行巡展演示,请媒体进行现场宣传,这不应该说成是炒作出风头。

  “我亲自参与过这架泵车的技术鉴定,臂架里面含有20多项三一的专利,这些专利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成是抄袭来的。过去这一行业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现在中国的企业终于可以自己做了,我们应该大力鼓励才是,而不应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我们应当支持工程机械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石来德说。

  易小刚向记者讲述了三一自主研发高低压切换阀的过程。当时,中国市场上95%的拖泵是使用国外的集流阀组。国外产品使用管子来接,六根管子都有不同的接法,遇到堵管时,每次都需要把所有管子拧下来重接,每接一次需要半个多小时,既不方便又耗费时间。于是,三一就自行设计了一个装置,把阀门改成90度来切换。但在现场推广时,反对声一片,阻力很大。梁稳根董事长力排众议,由此诞生了三一的第一项创新技术和第一个专利。

  “目前,国内所有的拖泵,用的都是三一的高低压切换阀。可以说,梁总的支持,引导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更新。”易小刚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混凝土机械很多个第一都诞生在三一。比如,第一台高压力大排量混凝土拖泵;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全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拖泵;亚洲最大的900吨履带起重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中国第一台旋挖钻机等都诞生在三一。

  “这么多个第一,怎么可能是抄出来的呢?”易小刚不由笑了:“抄袭就等于拿一把刀子把自己给宰了,受害的只能是自己,三一不会干这种事。”

  在三一所诞生的数个第一中,66米臂架泵车最引人注目,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光环和“断臂事件”也使其不断遭到争议。

  66米臂架泵车

  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中这样写着:“最长泵车臂架世界纪录为66米,是由中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创造的。这种多节、可展开的臂架用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特殊桥梁建设中,将混凝土泵到建筑铸构造中。”

  在混凝土机械行业里流行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臂架高度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这句话在三一面前成为了过去,三一人在2007年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长的66米臂架,用事实证明了没有什么是征服不了的。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全球能生产臂架长度在56米以上泵车的仅德国大象、德国施维英集团、三一等少数几个工程机械企业。

  向文波认为:三一能研制出世界上最长的臂架,就如同体育比赛,跑在最前面的人肯定是最优秀的。所以,三一可以大声地说自己是行的!66米臂架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干出来的,从此中国人不用再进口臂架了!

  我国电力机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认为:66米对于泵车臂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包含着众多的创新意义。包括结构创新,材料创新以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创新等。没有积累和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三一。

  “做一套臂架为什么会那么难?就是因为整个臂架在展开工作的时候,它的每一截臂,都在承载相当比例的重量。你多用一点材料,它就超过了自身的负载;但你用少了,它可能就承担不了输送负荷。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易小刚向记者解释道。

  “1998年时,中国连37米的臂架都生产不了,当时我们只能在国外购买,一套臂架就得140万元左右。现在我们自己做也就是二三十万元,这就是创新带来的价值。如果没有三一1998年动手研制37米臂架,不知道中国人还要推迟多少年才能做出自己的臂架。这说明,一个企业的创新,可以推动一个行业的创新。”易小刚对记者说。

  针对去年的“断臂”风波,易小刚打了这么一个比喻:美国的航天技术发达吧?但美国的“挑战者号”不也在升空时爆炸了?你能就此说美国的航天技术是落后的吗?你能笑话他吗?人家不管怎么样都飞上去了,你连尝试都没尝试过。一个道理,三一的66米泵车虽然断过,但我们很快重新做好了,你能说我的制造技术比你没做的还要差吗?易小刚认为,一些企业说风凉话,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

  目前,国内外同行有想超过三一的,但易小刚向员工说了两句狠话:建筑单位把大楼建到多高,三一就能把混凝土送到多高。三一研制出了66米世界最长臂架的泵车,从此以后,世界最长臂架的泵车就永远属于三一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三一在泵车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雄心。

  何真临:三一创新三步曲

  “真金不怕火炼,三一不会在乎一些风言风语,而会更加专注地向新技术高峰攀登。”三一重工副总裁何真临认为,这么多年来,三一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不断研发,不断创新。三一从起步到站稳脚跟,再到今天大步流星向前走,靠的就是创新。

  起步:集流阀组的研发。集流阀组技术是拖泵的核心。当初,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易小刚在三一集团唯一的一台计算机上日夜奋战。他在研究石川岛的集流阀组时,发现所有的液压元件全是非标准产品,这种产品只有石川岛自己能生产。

  “如果按照它的设计思路,你根本做不出来,原材料、配件很难配备,所以,必须抛弃它,忘记它,从零开始设计。”易小刚在回忆时说道。

  于是,在设计初始阶段,他每弄清一个元件的实现功能,就去市场上买相应的配件,进行设计组装。不到一个月,一个工作原理与石川岛产品完全不同的集流阀组设计出来了。1995年底,型号为60A的三一混凝土拖泵调试下线。

  “这种突破,在于思路的改变;你越是模仿,就越容易进入死胡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思路去解决同样的问题。”谈到当时设计成功的原因,易小刚深有感触地说。

  当时一台60A的市场售价在50万元人民币左右,三一从中可以获取50%的毛利,而且配件是批量生产的标准件,拖泵质量得到了保证。之后的几年间,德国大象的进口产品不再是市场主流。

  站稳脚跟:406米混凝土的泵送。上世纪90年代,在建筑机械行业中,400米以上混凝土泵送技术,一直是被德国大象长期垄断。2000年底,新鸿基集团筹建高达406米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易小刚找到项目负责人,提出由三一承担混凝土的泵送。他承诺,如果三一泵送不了406米,你砸掉我的泵,砸掉过程可以向媒体公开;并且再免费送一台你认为能泵送到这个高度的混凝土泵。易小刚的自信打动了新鸿基,新鸿基同意了。但没有想到,在施工现场,混凝土还没送到200米,三一的泵就不动了,几次都是这样,新鸿基决定放弃三一。他们对易小刚说:“易总,你把泵拉走吧,不要耽误我的工程进度,我也不需要你兑现承诺。”易小刚心有不甘,他请求给三一最后一次机会。他重新改换了管道密封,然后像守着病中的孩子一样,趴在压力表旁,双眼紧紧盯着指针,第一层混凝土送上去后,压力表正常;第二层、第三层送完后,泵车仍在正常运转。成功了!

  想起当时的情形,易小刚依然有些动容:“我始终认为打不上去和泵没有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输送管道用的是传统密封,在超高压状态下泥浆会从管道密封处流出来,混凝土里没了水分,就泵不动了。”

  易小刚说:“成功的那一刻我非常高兴!很多时候,如果你坚持一下,就能过去,要是知难而退,就可能留下一个永久的笑话。”之后,三一又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泵送了492米的高度,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而比邻的金茂大厦则是若干年前由德国大象的机器泵送的。

  此后,三一集团逐渐把路面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煤矿机械这些工程机械的主流产品,全纳入自己的研发范围。各个击破、敢打硬仗的技术策略成为三一与日、德企业较量的最大支撑。

  大步流星:沥青砂浆车的诞生。2007年6月23日,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经济台相继播出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报道:“曾经独家拥有砂浆车技术,断言中国短时间内不可能研制出同类产品的德国博格公司表示,由于三一沥青砂浆车在多项性能指标上超过德国博格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而价格只相当于其1/3,所以决定今后将放弃生产沥青砂浆车改用三一砂浆车”。

  在报道之后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日(2007年6月25日),沪指急挫150点,跌幅达3.7%。三一重工的股票却不跌反涨,高开高走,最高达到46.60元,逆势飘红,几近涨停。

  三一坚定不移的创新三步曲使中国的机械工程产品迈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创新与重奖风波

  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中,而民族文化是孕育企业文化的土壤,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言行。

  何真临在解释三一的企业文化时说:“湖湘文化的四个特点:敢为天下先、心忧天下、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深刻地融入了三一的企业文化,并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中。”

  向文波告诉记者:“在技术创新上,国内当时只有两家国有企业生产混凝土拖泵,一个在湖北,一个在沈阳,当时走的是引进技术的路子,国外企业没有把核心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所以,国内企业每生产一台产品都要被迫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大部分的利润被他们拿走了,中国企业只能赚到一点辛苦钱。迫于无奈,三一只有选择自主创新。”

  三一始终将研发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培植。近年来,三一每年都会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投入力度是行业平均水准的3~5倍。仅2007年一年,三一就投入研发经费8亿元。目前,三一的研发力量足以支持每年200亿元的销售规模。

  在谈及创新积极性时,易小刚告诉记者:为了激励科技人员,三一先后实施了股权、期权、研发项目奖励等诸多措施。有不少研发项目带头人获得了公司股票,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甚至还可以享受到总经理的待遇。在2008年‘三一节’庆典表彰晚会上,一大批技术领军人物获得奖励。除奖励部分股权外,三一税后奖励现金就达7000万元,其中,奖励已过世两年的原三一重工副总经理李冰3500万元。”

  对于这笔巨额奖励,外界颇多争议,认为三一是在炒作。何真临认为,三一重奖是情之所至,是对员工的真心关爱。他认为,一个不能与员工分享发展成果的企业,永远无法成长为优秀企业。一个不会培养人而只会挖人的企业,永远无法成为一流企业。

  外界曾有传言:三一敢于重奖研究人员,但如果技术人员没有成果,也会即刻让他离开。对此,向文波表示:三一没有主动解聘过一名技术人员。在三一研究院,没有一个人因为出了错而被请走。

  易小刚说:“去年‘断臂’事件发生后,公司也没有处分任何人。创新文化最重要的是允许失败,如果不允许失败,一失败就处罚,就没有人愿意创新了。”易小刚说自己就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你天天罚我,我上哪儿搞创新去?”

  一位同行员工羡慕地说:“三一的机制的确好,给人以空间。来了就给你投入大量的钱,让你大胆去做,还允许失败,还给那么多奖励,这种灵活的机制很有吸引力。”这位员工认为,虽然大家说三一是搅局者,但三一确实把一个行业给搅活了。

  梁稳根曾在董事会上说,三一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具有市场血统的民营企业,三一的发展不是从某处挖金得来的,也不是意外获得一笔丰厚遗产得来的,更不是通过获得某种特许得来的,而是通过共同努力打拼出来的。三一作为一家没有任何背景、也不愿违法乱纪的企业,要实现“品质改变世界”的梦想,实现2012年销售1000亿、进入世界五百强的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

  断臂事件

  2007年4月29日,在德国慕尼黑BAUMA2007展览会上,三一重工所研制的世界上唯一一台66米臂架泵车,在参展时臂架从高空折断,直接砸入了该车的驾驶室右侧。事后,三一将原因归咎于操作失误。向文波表示,当时有工作人员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外面的操作情况。在撤展时,操作人员完成收臂动作的顺序不对,因此造成了泵车砸进驾驶室事故。

 酒过三巡人憔悴另类词 另类三一
  三一集团科技创新2007年创造九项“第一”

  1、世界首创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

  2、492米刷新混凝土泵送纪录

  3、国内首台硬岩掘进机

  4、亚洲最大起吊吨位履带起重机

  5、亚洲自主开发的最大吨位旋挖钻机

  6、中国首台超长臂拆除机

  7、填补国内空白的SR220R入岩钻机

  8、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全液压驱动平地机

  9、行业首创掘锚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907.html

更多阅读

过三闾庙_小草_ 三闾庙 戴叔伦

过三闾庙①戴叔伦沅湘流不尽,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作者】  732-789,安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少从箫颖士学,有才名。历参湖南、江西幕府,任抚州刺史、容州剌史、容管经略史兼御史中丞,后人称为戴容州。德宗时诗

歌声飘过三十年成名曲目录 歌声飘过三十年下载

歌声飘过三十年目录第一场: 春回大地(1978年—1985年) 抒情歌曲的复兴 1、祝酒歌(李光羲) 2、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关牧村) 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 4、请到天涯海角来(沈小岑) 5、鼓浪屿之波(张暴默) 6、在希望的田野上(梦鸽) 7、

歌声飘过三十年全部歌词 歌声飘过三十年全集

歌声飘过三十年经典歌曲第1场:春回大地(1978-1985)抒情歌曲的复兴01 祝酒歌 李光羲 02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关牧村 03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蒋大为 04 请到天涯海角来 沈小岑 05 鼓浪屿之波 张暴默06 在希望的田野上 梦鸽07 我们的生活

声明:《酒过三巡人憔悴另类词 另类三一》为网友花一样的年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