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狼齿 巅峰的颤抖



    企业积累的资本、人才、软件、硬件是一个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基础,可是统览企业史,那些积累丰厚的企业却日渐式微,那些原本“无中生有”的小企业却朝气蓬勃! 

  那些通常理解为基础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助推更大的成功?那些看上去式微的小人物小企业,为什么常常创造奇迹? 

  那些事业巅峰者,为什么会一直处于颤抖之中? 

  中国公司在征服世界一流公司,世界在观察中国企业,人类在等待着来自中国的伟大产品诞生。 

    ■文/王育琨,首钢研究院企业所所长

  商业史历来不可思议。本来,资金、知识、勤劳、聪明、人脉是创业的基础性条件,可是统览创业史,那些成功创业的人士,他们多数起步时既没有多少钱,没有名牌高校学历,也没有多少人脉资源,也缺乏超常的能力;本来,企业积累的资本、人才、软件、硬件是一个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基础,可是统览企业史,那些积累丰厚的企业却日渐式微,那些原本白手起家的小企业却朝气蓬勃。

  那些通常理解成为基础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助推更大的成功?那些看上去式微的小人物和小企业,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而那些有资源、有人才、有实力的公司为什么却偏偏容易掉进“成功的陷阱”?那些征服世界的一流公司又如何跨越陷阱创造辉煌?

  企业家从零开始奋斗的时候,他们有目标、有主张、有信念。而且他们大多数是业务或技术专家,不是专家就没有办法把企业凝聚在一起。可是当企业规模上来以后,专业成了他们的奢望。他们意识到要有所转变,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至于不得不长期处于巅峰的颤抖之中。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最近正面临着颤抖后的深渊。这家有着85年历史的投行,在一年前还每股价格在170美元,3月14日收盘价也高于30美元,可是在3月17日,却在美联储的督导下与摩根大通签下了2美元一股的协议。3月17日,这个华尔街不可一世的强人,不得不跟摩根大通签下屈辱的收购协议。须知,3月14日收盘时,贝尔斯登的市值仍有35.5亿美元,单是贝尔斯登总部大楼物业估值就高达12亿美元左右。

  尽管3月24日摩根提高了收购贝尔斯登的价格到10美元一股,但却有许多人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酿成了贝尔斯登的危机?

  贝尔斯登的坍塌,不是偶然性事件。从整体视角来透视,则不难看出,贝尔斯登身陷次贷危机,正是对建立在贪婪基础上的美国金融体系的惩罚。美国金融体系的成功,塑造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成功带来了财富和权力,使华尔街的翘楚们感觉无所不能。富人的钱赚足了,又开始打量那些穷人。明知他们还不起贷款也向他们放贷。对这些不属于“优质债”的“次级债”,银行当然不愿意持有,故此又将贷款打包、证券化,转手卖出去。这样一系列金融工具和衍生品应运而生,名目繁多的金融创新,把真实的住房需求已经篡改得面目全非了。

  贝尔斯登以债券起家,也败于债券。作为全美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金、经验、模式、创新工具等,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大势和本质。可是,庞大的已知,非但没有拯救它于水火,反而让它痴迷于扭曲人性和需求的数字,结果使他们一刻接一刻偏离了真实。贝尔斯登的危机,进一步作证了“已知陷阱”的严酷。

  掌握客户的心智,抓住工作现场的神灵

  史玉柱选择备受争议的保健品和网游,作为他重出江湖的跳板。这个年过40岁的人,是《征途》游戏开发的领军人物。史玉柱坚持在开发这款游戏的过程中与600个玩家聊天,每人至少2小时。按2小时计算,600个人,就是1200个小时。史玉柱平心静气地进入了十几岁少年的情怀。对人性的这种把握和定力,是史玉柱主导的《征途》不同于任何一个网游的根本所在。

  《征途》成功上市后的史玉柱,不像大多数老板那样忙于去各种论坛和EMBA班去学习,也不习惯于跟政府要员和名商大贾私密聚会,更没有许多老板唱歌的雅兴,而是“每天大概有10个小时做客服,很喜欢做。”他在游戏里和玩家聊天,看玩家在“骂”什么,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让玩家“更爽”。他知道,那是《征途》能够一刻接一刻更新的原动力。玩家分分钟遇到的问题,都是游戏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老板冲在第一线,跟听汇报来决策,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

  中国公司的头号问题,不是技术,不是战略,不是模式,不是体制,而是忽视了客户的心智。通过一天10小时做客服,史玉柱掌握了业务的核心,掌握了客户的心智。史玉柱是真正花精力做大家都忽略,可能也被认为是“最笨”的事情。但就做企业而言,这些事情相比陪领导、畅谈理想和模式可能“更重要”。你可以对他的网游质疑与批评,但是却不能不对他心无旁骛,每天10小时作客服的韧劲表示敬意。

  史玉柱掌握客户心智的做法,用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的话说,是抓住了“工作现场的神灵”。

  以长期从事制造业的生命体验为媒介,一手创立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稻盛和夫发现了企业家的智慧之井,进而发现了“开辟智慧之井,释放无穷睿智”的秘方:“工作现场有神灵。”

  稻盛和夫现在是京瓷株式会社的名誉会长,已经多年不涉足具体管理事务了。可是,他依然保持着敏锐,并且对财务报表仍然有很透彻的研究。从数字上,他就可以判断哪个生产和物流环节出了问题,拿到现场一检验,他的判断和建议都能奏效。这是他几十年不脱离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重要体现。

  用社会设计改变商业生态

  马云今天树一根柱子,明天砌一面墙,后天又搭个凉棚,人们还看不出阿里巴巴的整体形象。终于,在2008年初,阿里巴巴发布了建设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战略,马云正在试图让阿里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一起搭建开放、协同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人们这才对马云这个总设计师,有了一个具体概念。难怪比尔·盖茨说“下一个比尔·盖茨是中国的马云”!

  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个比沃尔玛前景更加广阔的虚拟社会。艾瑞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了100%的增长并突破1000亿元。预计2008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长。而在这个1000亿元的大拼盘中,支付宝一家就占了50%以上的份额。按这个趋势,用不了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万亿元。可以想象,一个控制了5000亿元现金流量的支付宝将具有何等威力。

  而马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数字。在他看来,一个全球化公司70%~80%的业务是由电子商务完成的。那时,电子商务所占的份额,将有质的飞跃。再过10年,一个控制5000~10000亿美元财富分配的阿里巴巴并不是不可企及的。

  一个企业的发展,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看上去,缺乏诚信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软肋,而恰恰在这个软肋处,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机会。马云凭借他的视野和想象力,创造了阿里巴巴系这个真正的大动脉。

  保持饥饿,努力活下去

  《财富》杂志英文版2007年年底评出当今世界最强有力的25位商界领袖,史蒂夫·乔布斯位居榜首。他还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新力的领袖。通常,当一个人有了财富,有了权力和名望,也就开始了下沉,与创新力渐行渐远。可乔布斯是个例外。或许这与他的座右铭直接相关。

  乔布斯从少年起,就开始迷恋上一个警句,这么多年来一直作为座右铭陪伴着他:“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乔布斯深知:“惊奇是人类的瑰宝。”当巨头们聚在一起创立标准的时候,乔布斯则躲在一隅醉心研究带给人惊喜的“小物件”,只想做出最伟大的产品。乔布斯并不需要去追问客户,什么东西会让他们惊喜。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只需要搞明白他们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认为,“苹果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以确保其他许多人都会需要这么个东西。”

  在苹果的历史上推倒重来的事例俯拾皆是。经过整个团队一年多的团队合作,千挑万选出来一个iPhone的封装设计。那时候离面世已经为时不远,甚至没有时间再做改动了。可是在某个周一的早晨,乔布斯走进公司说:“我就是不喜欢这个东西。我无法说服我自己爱上这个玩意儿。而这是我们做过的最重要的产品。”然后乔布斯按下了重启键,带着团队从地狱里重走了一遭,结果外形设计好得出人意外。

  苹果的用户最清楚,苹果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最快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左右乔布斯的生死观:一个产品一旦定型,就是死亡,必然要被新的产品取代。否定苹果业已成型的新产品和新做法,已成为“苹果生命中最好的发明”。

  任正非对“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有着很高的认同。他认为,穷困是有大作为的人的第一桶金,饥饿感就是一个人不竭的动力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穷苦出身的任正非感谢生活给自己的馈赠。“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任正非甘愿把自己藏于九地之下。商人们花巨资才可以现身的媒体盛事,企业家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他守拙婉拒。别人的价值在于广场上,他的价值在对企业经营的专注上。

  差距让人攀比,弱点添加忧虑。任正非说,正是因为接受自己身上那些难以克服的弱点,集中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他才成为华为的CEO。因为,克服缺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强化优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建立自信,才会更加开放与合作,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需要价值。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经常充满愉悦的感觉,忧虑、烦恼和痛苦就会远离自己。任正非深谙此道。他愿意用自己所有的东西去换取华为员工健康的心灵。可是,国际竞争环境的严酷,却使华为不得不维持生存所必要的压强。人性在企业压强与社会温情之间扭曲。这是这个社会激烈的价值冲突在一个企业中的体现。企业不能只有科学心,企业还要有悲悯心。这是时代给中国企业提出的问题。

  去政客化的管理革命

  反观世界商业史,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家,在企业真正强大之前,从来不那么光彩照人。他们专注,更像默默无闻的地下采掘者,不求闻达,只图向前。一如当年外行郭士纳能让IBM大象跳舞,名不见经传的CEO马克·赫德,却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让正在彷徨的惠普重新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一举超越IBM而跻身全球最大IT公司。更深入的研究发现,马克·赫德引发了一场静悄悄的管理革命。

  马克·赫德的革命,看上去很容易,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战略架构,只是每天不停地走进员工,走进客户,与他们一起交流公司发展中的问题。伴随着马克·赫德的走动,惠普复杂的矩阵式结构瓦解了,取而代之的不是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而是客户与员工在上的倒金字塔结构!惠普的爆发力,正是由这个倒金字塔结构产生的。

  今日之政客个个算得上企业家,而企业家个个都跟政治沾边。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而把政客与企业家画上等号。政客特别注重形式,为了形式可以牺牲一切。形式就是他们的生命。企业家为了做强做大,绝不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却必须拥有特殊的战斗力。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种特殊战斗力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的能力,表现为与自己和企业的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

  马克·赫德的企业方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不是一个政客化的企业家,他能很深地切入企业家这个专业,始终从公司运营的本体出发,观察事物、把握真实问题,以回归零的心态和力量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自知,大音希声

  自知,是强势企业家另一个重要的思维品质。那些在世界上建立了自己坐标的企业家,大多都把自己想明白了,他们具有和自己内在每一个发生接触的能力,具有和世界每一个发生接触的能力。

  以理智和情感去把握商业的大势和创造,使得山姆·沃尔顿能够把人们熟视无睹的机会积累起来,把街头拐角的一个折扣店,发展成为当今最强势的商业帝国。全世界都在研究沃尔玛成功的经验。山姆·沃尔顿大多不予理睬。他自己说,我们所以成功,因为我们没有钱。如果我们有钱了,我们可能走出小镇去办公司,也可能直接做大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了。因为没有钱,我们只好龟缩在街头拐角的小店里,每天跟邻居做生意。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知道每家每户的情况,他们都不宽裕,你要为他们精打细算。这样我们就与客户成为了一个整体。

 颤抖的狼齿 巅峰的颤抖
  缺乏自知,是一种统摄中国企业家的弱者思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为着自己的面子而将公司置于危险之中。他们不敢承认错误,没有关公刮骨疗伤的魄力。而那些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够闻过则喜。“我权威因为我正确,我正确因为我犯错误就改”。李焜耀直面危机,不避错,不讳过,向我们显示了这样一种当代关公的新形象,值得我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否定自己是超越自己的开始。

  李焜耀的反思不仅仅停留在并购重组的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他还勇敢地深入到文明层次的思考。他认为,西门子手机的整合失利,既可归因于明基所带有的苍狼商业文化积习,也可以归因于西门子庞大而行动不便的巨大躯体。

  我尤其欣赏李焜耀的这个观点:不托出事件完整的面貌来系统探讨一种运营模式的利弊得失,是对社会的一种不公正。这是真正的良知,在一个平的世界和一个围墙的世界中,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当我们还继续把企业作为私器,只关注压缩成本和绩效时,一个影响日益深化的企业公民时代却已经悄然来临。这时,公司不再仅仅是少数人赚钱的工具,而是以一个“社会公器”的面貌出现。企业所以成为一个公器,不仅仅是因为客户、股东、要素投入和运营过程已经深深的全球化了,而且还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更是植入公司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因。你的企业方式,直接决定了市场和社会对你的接受程度。

  李焜耀似乎找到了那个无敌的观念,对自己原本不熟悉的一系列传统管理逻辑也丢掉了幻想。李焜耀丢掉的还有正在统摄着中国企业家的弱者思维。

  中国公司是少年公司,有着蓬勃的激情和创造力。西方百年老店一大堆的规程和习惯,需要新鲜血液去激活并创造。这也正是欧美大公司向中国印度等出售公司的一个小算计。可是,当我们不能带来新创造的时候,这样的融合也就失去了价值。

  全球化的圆融智慧

  震动全球的必和必拓收购力拓的1474亿美元大案,由于中国因素的加入,而出现转机。在几乎所有人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中铝董事长肖亚庆2月1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中铝已经联同美铝,出资140.5亿美元(中铝占资逾九成)通过场外交易拥有了力拓在英国的上市公司12%的股份,相当于力拓集团股份的9%。中铝成为这一全球第三大矿产资源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

  此次联合美铝一起行动,更展示了中铝的圆融智慧。中铝参股力拓表明,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而在国际收购中深受政治压力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并购战中吸取经验,重新出发。因为有美铝这块牌子,做生意的味道非常浓厚,没有人相信美铝会主动对中国国家利益服务,有利于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理解。

  肖亚庆的全球化观念,是一种整体人的观念。他没有把中铝从圆融的世界中割裂出来。这也就是米塔尔和塔塔集团所奉行的理念:世界是一个整体,全球化的公司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世界上所有相关利益者,都应该参与分享公司全球化的红利。

  另一个并购的例子是联想。联想收购了IBMPC,并通过两年多的整合,整体实现盈利。众多疑虑被联想漂亮的整合甩在了后边。Lenovo品牌也随着2008年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杨元庆自己也荣获《财富》中文版“2007年度商人”称号。中国区年轻少帅陈绍鹏则成为中央电视台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杨元庆、郭为、陈绍鹏等的成长,跟柳传志打造联想兵团的意志密不可分。

  人通过接触世界来提高判断力,使自己对事物洞若观火。柳传志为了培养接班人,宁肯牺牲一些企业发展的短期利益,把完整的集团一拆为二,为的是让老虎有一个摔打的空间。他时刻关注老虎的情势,该给翅膀的时候给翅膀,该给权力的时候给权力,该给股权的时候给股权。一个企业成长起来了,一支管理团队也随之成长起来了。公司因此而步入持续性的经营。

  以杨元庆为主导的IBMPC并购能够初步成功整合,有着更多标志性意义。近年来,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成功案例不多。国际资本的联想与国际化的经营团队,带来了经营理念与企业观念上的变化。两年前,那份因收购IBMPC而产生的冲击世界500强的激动与豪情达到了顶峰。两年后,面对着整合IBMPC的初步成功,联想已经坦然立在世界500强的行列,杨元庆则多了几分清醒:“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并不是联想刻意追求的目标;联想希望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给消费者带来好的产品。”

  从一味做大的企图心,转到心存投资者和消费者,表明联想已经越来越多地接近了现代公司文化。

  在中国,在亿万中国企业人中,积蓄着一股大能,要征服世界一流公司。中国公司已经有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中国也有了盈利能力第一的公司,中国也有了增长最快的公司。但是若干第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公司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我们与伟大的公司总是隔着那么一层。不过随着马云、史玉柱、丁磊、郭广昌、肖亚庆、沈南鹏、黄光裕以及80后等新一代企业家的崛起,世界开始刮目相看。

  中国公司在征服世界一流,世界在观察中国企业,人类在等待着来自中国的伟大产品诞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6922.html

更多阅读

索尼:自由的旅程与梦想的空间

日本企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和在九十年代的衰落,其深层原因恐怕已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深究了,当年那本风靡一时的《菊花与刀》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大家似乎已倾向于这样简单而无需多少智商的结论:日本企业的崛起有赖于创新,而其衰落

花适当的钱办恰当的事 商标反抢注的若干招式

金宏伟 陈晖/文  花适当的钱,办恰当的事,这便是商标反抢注的精髓所在。  从一场大张旗鼓的举国声讨,到一份语焉不详的联合声明,半月时间,“海信vc西门子”的商标之争便结束了,没留下任何可资借鉴的细节经验。那么,同样面临“被抢

LG的革新基因:没有永恒的第一 没有不行的挑战

革新学校培训使得LG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了近10%,就销售部门来说,完成革新学校培训的员工销售量平均提高15%。  本刊记者 近水/文  革新培训:提高工效10%  LG电子员工见面问候语总是这样:“你革了吗?”  “你什么时候去革啊?”

广告,不可忽视文化差别――由丰田和立邦的问题广告想到的

    2004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有对

耐克成功的关键:卓有成效的仿效

当今世界上,有运动场的地方必有耐克鞋。30多年来,耐克鞋在全球畅销不衰。然而,这家小作坊起家的公司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上,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像的艰难和奇迹,他们独到的模仿与虚拟经营策略也极具传奇色彩。 1000 美元起家菲尔·奈特是

声明:《颤抖的狼齿 巅峰的颤抖》为网友任性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