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杰 当今年3月份访华时的迈克尔·戴尔站到讲台上时,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年富力强、精神饱满,但鬓角已经明显泛白。现年43岁的迈克尔·戴尔正在担当重塑戴尔辉煌的重任,他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 企业遇到困难创始人挺身而出的例子很多,这些创始人的复出到底能改变什么? 只有戴尔能改变戴尔 24年前,19岁的迈克尔·戴尔在得克萨斯大学宿舍创建了戴尔公司,并依靠“颠覆性”的直销模式一路打败了IBM、AST、康柏等从2001开始成为全球PC的霸主。2003年,戴尔把“电脑”两个字从公司名称中去掉,开始了多元化扩张之路。凭借标准化路线和独特的供应链优势,戴尔相继进入服务器、存储、打印机、服务等领域,戴尔每杀入一个新领域都会让对手感到“恐怖”。戴尔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成长势头,被称为“戴尔效应”,在商界广为传颂。 然而,时代在变迁,市场在变化,再完美的模式也有“过时”的时候。现在年收入600亿美元的戴尔公司还很年轻,只有24岁,但几年前其死硬坚持直销模式的做法就有被称作“顽固”的评论。 顽固的是迈克尔·戴尔,打破顽固的也只能是他。 戴尔公司是家创始人色彩浓重的公司,戴尔在公司中具有精神领袖的地位,公司不但是他一手建立,而且他从未离开过公司,在复出前他担任戴尔公司的董事长,而此前戴尔战略和决策他都了如指掌。只要戴尔本人还在公司,他不“自我否定”,别人无论是谁也不敢对他一手开创的直销模式“开刀”的。正是因为如此,能担当戴尔复兴重任的只能是戴尔自己。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复出后没有为公司带来根本改变,雅虎目前正面临被收购的局面用自己的过去换公司的未来 戴尔的影响力和他的精神领袖地位,毫无疑问让股东和员工都对公司增加了信任和宽容,这为变革赢得了时间。 据说,在迈克尔·戴尔复出前的一段时期,戴尔公司内部士气不振,人心不稳,不少管理人员也离开了戴尔,加入到了竞争对手的阵营,如原戴尔CIORandallD.Mott加盟惠普、原戴尔亚太区总裁阿梅里奥和原中国区总裁麦大伟前后加入联想。 而迈克尔·戴尔复出后,尤其是他发出“直销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但不是宗教”(以前直销模式一直被戴尔内部奉为宗教)的变革信号后,士气和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振奋。据了解,这一年时间里,尽管每个人都要经受“变”的挑战,但是戴尔内部人员却前所未有的稳定。 之所以戴尔的变革推进过程中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反而是“决策的速度和执行的速度更快了”,这不但与戴尔本人充当变革先锋有关,也与迈克尔·戴尔在戴尔公司中的精神领袖地位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迈克尔·戴尔的复出,也让外界对戴尔公司的变革給予了更多的信心。虽然目前来看,戴尔的变革还没有带动利润指标的提升,但是戴尔过去的辉煌形象,多少还是让人难忘的。至少,你找不出哪个世界级的职业经理人能比戴尔自己出任CEO更能获得资本市场与合作伙伴的认可。 根据2月底戴尔发布了截至2月1日的2007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的数据,戴尔净利润同比下滑6%,未能达到分析师的预期。但戴尔解释“重组措施短期内可能会给我们的业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必将从中获益。”如果这是经理人的解释而不是戴尔自己的诺言,外界的反映恐怕也会不尽相同。 经历了全方位的改变之后,戴尔正在出现复苏的迹象。无论是IDC还是Gartner近日公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都显示,排名第二的戴尔的PC销售增长率已经逼近排名第一的惠普。而据Gartner的统计,今年第一个季度,戴尔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之前的13.7%提高到14.9%。
![杨致远 “乔布斯”还是“杨致远”?](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13656513168.jpeg)
当然,戴尔公司的“中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一个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而且“创始人复出”的故事也不是都有着童话般“完美的结局”。比如虽然苹果的乔布斯创造了创始人力挽狂澜的经典,但是与迈克尔·戴尔差不多同时在2007年走马上任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却几乎没有给雅虎带来任何根本上的改变,让股东看不到前景,也给了微软以可乘之机。 “乔布斯”还是“杨致远”?复出的戴尔还没有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