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瑞银宣布接受新加坡政府和不知名的中东投资者注资130亿瑞士法郎后,投资者以为瑞银已经渡过难关。但现在,大家感觉瑞银的噩梦并未结束
王安 齐忠恒/文
显然,著名的瑞银集团也吃了美国人的瓜落儿。4月1日,瑞银集团宣布,2008年第一季度瑞银集团的美国地产及相关资产额外减记190亿美元,导致第一季净亏损达120亿瑞郎(合120.3亿美元)。 此前瑞银集团已有180亿美元资产被冲销,并要求其股东继续增加资本救火。 瑞银集团是迄今受美国次贷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欧洲银行,仍然面临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坏账。 有趣的是,美国人都是事前诸葛亮。4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声称,美联储早已预测瑞银集团将蒙受信贷损失,但他们对瑞银集团能够募集150亿美元一级资本感到鼓舞。 伯南克在美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对于亏损最好的应对就是募集资本,而瑞银也确实这样做了。瑞银集团的强大融资能力,减缓了华尔街对次贷危机的担忧,并帮欧美股市收高。 4月8日,道琼斯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上扬3.3%,至316.07点;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391.47点,涨幅3.2%,收于12654.36点;瑞银股价则大涨12%,至32.40瑞士法郎(合32.62美元)。 美国人也需要帮助。 然而,真正帮助瑞银集团自己的也许是库勒尔(PeterKurer)。 瑞士银行任命库勒尔接替马赛尔.奥斯佩尔(MarcelOspel)担任董事长。 像西方许多政要和企业高管一样,库勒尔是苏黎世一名律师,58岁,此前担任瑞银的首席法律顾问。相对于奥斯佩尔,库勒尔一直默默无闻。而同样58岁的奥斯佩尔自2001年以来就一直担任瑞银的董事长。 大家都欢欣鼓舞。瑞银首席执行长罗纳称,今天,公司历史翻过了阵痛的一页,我们将重整旗鼓,恢复盈利。 瑞银股价大涨还可能与并购交易的猜测有关。据知情人士称,某些全球大财阀对瑞银的私人银行业务垂涎已久,而配股计划要到5月末才能实施,这便给他们留下了可乘之机。部分投资者乐观地认为,各大银行的损失即将盖棺论定。 然而,瑞银的损失情况表明,债权抵押证券之类综合债务证券的价值在3月份仍在下滑,由此可见其他银行还会公布更多的损失。这预示着那些与瑞银在抵押贷款担保CDO市场竞争的美国银行,在第一季度的损失会比预期中更大。高盛分析师威廉.F.塔罗纳(WilliamF.Tanona)预测,花旗和美林仅在CDO业务上的损失就将分别高达120亿和20亿美元。此外,预计他们还要拿出数十亿美元来冲减企业并购贷款和商业抵押贷款证券等损失。 瑞银的遭遇也表明,银行业想要遏制住损失难度有多大。瑞银最早在2007年10月宣布冲减约40亿美元损失,12月又冲减100亿美元。当瑞银宣布接受新加坡政府和不知名的中东投资者注资130亿瑞士法郎后,投资者以为瑞银已经渡过难关。但到了今年1月份,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瑞银的噩梦并未就此结束。中国有一人救活一个厂的故事,瑞银看库勒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