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 宝马太后



    “香车美女”恐怕是绝大多数人将宝马等名车与女人联系起来的理由。不过,对于宝马来说是个例外。当早就名声远扬的宝马车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时,控制着宝马集团的科万特(Quandt)家族却仍然一如既往地、低调地站在媒体聚光灯的外面。而在德国富豪榜的排名中,科万特家族的曾有四人赫然在列,其中,苏珊娜·克拉滕(SusanneKlatten)位列德国女性首富,其母亲约翰娜紧随其后为德国第二女富豪。

  提及科万特家族,在德国无人不知虽然他们很少见诸报端。而关于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更是一部德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

  起家

  风光无限的科万特家族的发家史,可以说与德国的近现代历史息息相关,其最初可以追溯到当时位于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小城普利茨崴的一家布巾厂。

  工厂厂主艾米尔·科万特开办的这家布巾厂专业为德国皇家海军生产制服披巾。到了19世纪末,科万特家族已经不是一般的小康之家了。而艾米尔的儿子君特尔·科万特更显示出远远超出他父亲的企业家天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特尔买下了一家生产电池的Afa康采恩,向全世界军火工业供货。随后,他又买下了一系列德国军备、军火工厂。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期间,科万特家的军工厂属于纳粹军队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之列。

  在战后的德国经济腾飞年代,君特尔·科万特本人和他的两个儿子赫尔伯特(Herbert)和哈拉尔特(Harald)抓住当时随着购买力的迅速恢复上升,德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直线腾飞的好时机,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汽车工业。科万特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赫尔伯特·科万特最大的手笔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买下了当时并不景气的“巴伐利亚汽车厂”(简称BMW,中文译成“宝马”)50%多的股票。这一行动当时遭到了家族成员和经理们的强烈反对,但是,赫尔伯特对反对意见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企业发展思路。在经过赫尔伯特的重新整顿后,一个濒临倒闭的汽车制造厂很快就重新走上了成功发展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赫尔伯特,就不会有今天宝马公司的辉煌。

  掌舵宝马

 北魏冯太后 宝马太后
  1960年,还只是BMW公司董事长君特尔女秘书的约翰娜实现了灰姑娘式的梦想。她嫁给了君特尔·赫尔伯特,从此成为科万特家族的女主人。1982年,赫尔伯特临终前将BMW公司的全部股份转交约翰娜掌管。在她的苦心经营下,家族的股票资产已经是她当年接手时的10倍。

  后来她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分给了自己的一儿一女,这样她的女儿——苏珊娜·克拉滕成为了宝马的新女主人。苏珊娜·克拉滕是宝马公司董事会成员,也是阿尔塔纳制药公司的最大股东,拥有该公司一半股票,因而对该公司的运行有绝对的发言权。苏珊娜·克拉滕虽然总居幕后,但绝不放松对公司的管理。

  如今,宝马公司无论在汽车设计、生产组织和营销方面,还是在市场开拓和销售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值得欧洲、亚洲和美洲的汽车制造商学习的楷模。当然,宝马公司的竞争伙伴也知道如何来生产一流的汽车,有的竞争伙伴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宝马公司之上。如丰田汽车公司完美无缺的配送系统,保时捷跑车在车迷心目中的形象,戴姆勒公司的S系列轿车的设计要比宝马公司的7系高档轿车的设计更为精致。但是,这些因素丝毫没有减弱宝马公司在世界轿车市场上的竞争力。

  宝马公司成功的基础并不是精雕细刻的管理理念,也不是时髦的领导风格,而是宝马公司行为的始终如一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偏离这一经营哲学的惟一一个例外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宝马公司高层管理者决定买下英国的Rover汽车公司。在这一失败的并购行动中,宝马公司整整损失了50亿欧元。

  当宝马公司出现如此严重亏损时,苏珊娜·克拉滕绝不再听之任之,她在董事会上坚持将Rover公司卖掉,并且极力主张将负责这一事务的高级经理炒了鱿鱼。同样,在阿尔塔纳制药公司的子公司米鲁帕(Milupa)公司只亏不赚时,也是在她的推动下,阿尔塔纳制药公司毅然将该公司卖掉。观察家认为,这样的有舍有保的果断决策,是这两个公司形成目前如此良好的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也许还记得,在大约几年前,宝马公司决定卖出Rover公司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不少宝马公司的管理人员想不通,而且Rover公司的英国雇员也表示抗议,但苏珊娜·克拉滕等人不为所动,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显示了这名女士的胆识。

  已过不惑之年的苏珊娜·克拉滕能有如此胆识也不奇怪。她本人虽然出生于富翁家庭,但勤学上进,严格要求自己。她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学士学位,然后又在瑞士洛桑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即MBA学位,同时也在多家银行和公司工作过,积累了很多经验。有趣的是,她当年曾化名在宝马公司实习,并且因此与现在的丈夫相识相爱。一个当年的实习生,后来当上该公司的董事,这也成了宝马公司的一段佳话。

  很难准确地说科万特家族对宝马公司的影响有多大,但是,几十年来,尽管企业和社会都发生了变化,科万特家族拥有宝马公司近一半的股份却没有变,并且,他们持有的宝马公司股份和他们的传统信念使宝马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Rover危机中保持了独立性。当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有意兼并宝马公司,但是,约翰娜抵制了诱惑,坚持未将她手中的股份出售给美国竞争对手。这一做法也符合她去世的丈夫赫尔伯特在1959年就写下的企业宗旨:企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发展,要注重提高利润和投资多样化。

  富有的科万特家族成员

  君特尔·科万特的大儿子赫尔伯特本人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曾经拥有宝马汽车公司50%的股份,宝马公司在他的手里走上了发达之路。1960年,赫尔伯特第三次结婚,娶了自己的秘书约翰娜(Johanna)为妻,生育了女儿苏珊娜、克拉腾和儿子斯特凡·科万特(StefanQuandt)。1977年开始,赫尔伯特又参与了生产电池的Varta集团和制药企业阿尔塔纳公司。1982年,71岁的赫尔伯特突然去世,给他妻子和孩子们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他将Varta集团的股份给了他第二次婚姻带来的3个孩子,而阿尔塔纳药业公司、宝马汽车公司和他的其它财产则留给了最后一任妻子约翰娜、女儿苏珊娜和儿子斯特凡。

  约翰娜·科万特(JohannaQuandt)是德国的亿万女富豪,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尊为欧洲第一富婆。她在她丈夫去世后,代表她的丈夫担任了不同企业的监事会成员。不过,她逐渐淡出经营管理,1996年她退出了阿尔塔纳药业公司的监事会,也退出了当时拥有46%股份的宝马公司的监事会。出于纳税的原因,她把科万特家族所拥有的46%的宝马股票分给了女儿苏珊娜和儿子斯特凡。但是,她自己还拥有16.7%的宝马股份,这已经足够让她留在了德国亿万富豪的前列。在德国女性中,她只屈居于她的女儿之后,现为德国第二富婆。现在,年近八旬的科万特夫人居住在巴特洪堡的一个并不豪华的别墅里。如何来描述这位老夫人?德国《经理》杂志只用了2个词:保守,寡言。自从她丈夫于27年前去世后,她一直严格遵守着“不抛头露面”的生活准则。所以,外界对她的私人生活知道得很少,只是听说她很喜欢滑雪和高尔夫球。

  女儿苏珊娜·克拉腾为德国女性首富。苏珊娜在英国白金汉姆(Buckingham)大学读的企业管理,之后,又在瑞士的洛桑读完MBA.苏珊娜拥有最近荣登德国达克斯指数的药业新秀阿尔塔纳(Altana)公司50.1%的股份、宝马汽车集团12.5%的股份,是宝马公司监事会成员。据熟知宝马公司监事会的人士称,她控制着宝马公司,包括公司总裁的替换。不过,这位年轻的女性首富过的日子却不像人们想像的一个亿万富婆的生活。没有大型的社交派对,没有奢侈的生活,不养名马,也不穿特制的时装,只是在半业务半娱乐的场合,她才露一下面,比如宝马新车的试车仪式,或者阿尔塔纳药业集团举办的艺术展开幕式。

  苏珊娜·克拉腾的弟弟斯特凡·科万特学的是经济学专业,曾在波士顿咨询集团里实习过,现年42岁。很少有私人生活的信息透露给媒体。他居住在巴德洪堡,但有时他会住在德国最北部北海边上的小岛济耳特(Sylt)或者圣穆里茨(StMoritz)。有时,人们会在某个足球场的看台上看到他的身影。斯特凡是宝马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团成员,秉承他父亲的才赋,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和他的姐姐竭尽全力操心宝马公司的发展,同时他们也恪守家族的传统:对媒体和公众保持距离。斯特凡占有的宝马股份比他姐姐还多,达17.4%。斯特凡自己还拥有一个德尔通参股控股公司。这家公司涉及的领域包括家用薄膜、电力供应等。

  君特尔·科万特的二儿子哈拉尔特于1967年不幸死于事故,留下五朵金花:Gabrielle、Colleen-Bettina、Anette、Katarina和Patricia。大女儿加布莉艾勒是哈拉尔特·科万特控股公司的第一号人物,现年55岁。她的丈夫是德国一个著名的出版家,叫弗洛里安·朗根赛特(FlorianLangenscheidt)。学过德语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Langenscheidt辞典系列的。但这个大名显赫的出版家与他富有的老婆相比,却像个穷人。加布莉艾勒经常从她所居住的慕尼黑飞往巴德洪堡,监督哈拉尔特·科万特参股公司的经营。五姐妹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所以,每一次股东大会都好像是热闹的家族聚会。五姐妹共同投资于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和工业。

  今天,科万特家族的财富大部分属于大儿子赫尔伯特的遗孀约翰娜、女儿苏珊娜和儿子斯特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7689.html

更多阅读

青楼韵事 韦太后:帝城春色谁为主

韦太后:帝城春色谁为主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宋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帝姬(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等14000多人分七批押送到金国。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

慈禧太后钦封的老北京名小吃:金糕

门钉肉饼、小窝头、豌豆黄等北京传统小吃的由来都与慈禧有关,这已为人们所熟知,其实与慈禧有关的美食远不止这些,比如名噪京城的“金糕”。金糕始于清代,原叫山楂糕。在百多年前的一天,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突然心血来潮点名要吃

历史上十大最著名的垂帘听政太后 十大垂帘听政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权欲的驱使下。她们成了向封建礼制挑战的急先锋。1、西汉吕太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年):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

太后与我

太后与我(英国驻清外交官回忆与慈禧的六年情史)埃蒙德·特拉内·巴恪思男爵(Sir Edmund Trelawny Backhouse),1873年出生於英国约克郡的里士满(Richmond),祖上是曾经显赫的奎克(Quaker)家族,後就读牛津大学。巴恪思於1944年1月辞世於北京,在临终

声明:《北魏冯太后 宝马太后》为网友拔剑暗中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