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会 反腐让众多行业风声鹤唳,高端酒店与高端餐饮受到的影响最大。 2013年1月17日,王丽君所在的酒店召开了紧急会议,总经理、各分管副总经理悉数到场,每个人脸上都像“蒙了霜”,严肃而紧张。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么挨过这个寒冬? 对于这家位于北京北二环中轴路的五星级酒店来说,毗邻众多部委机关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机关、国企的消费,约占每年酒店销售额的50%;动辄数百人、消费不下20万的年会,更是酒店年初的主要收入来源。 如今这个优势却变成了尴尬:八项规定出台后,她接到了上百个电话,这些政府机关、国企的客户,大多说一句“对不起”,就匆匆取消了订单。 往年这阵子,正是王丽君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但今年酒店的业绩同比锐减三成,她和同事们只能找相熟的旅行社或民企,盼着多拉些客户,“把空下来的酒店大厅稍稍填满”。 同样清闲的还有北京另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员工刘夏蓝。负责省部级以上官员接待工作的他,每年年初原本是他最忙的时候。 往年的年会盛季,他习惯于通过观察房间里果盘的食用情况,来猜测“重要客户们”喜欢吃哪种水果。但今年,刘夏蓝却再未数过果盘里剩下的葡萄。能容纳500人左右的宴会大厅常陷入沉寂,他也再没见到从商务车拉下来的一箱箱茅台或拉菲。 一些酒店开始了“紧急自救”的尝试。这个月,北京市民汪涛就收到了十余条来自酒店的短信,声称为客人提供遮挡车牌服务,不登记单位,并可将就餐房间安排在隐秘地点。 逃跑的囤酒客 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反腐、限酒令和塑化剂等事件影响下,茅台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舆论压力,股价应声下跌30%多。 而春节前后,这一系列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各大商场的茅台酒堆货降价,而这在往年极为罕见,茅台囤酒客也不惜赔本正在抛货。 “春节前贵州茅台酒投资客出货都出疯了。”曾任某大型酒企销售总监告诉记者。 囤茅台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爱好者,茅台发烧友,这种人买酒量不大,多是自己喝或者用于送礼;还有一种是做生意的炒客,他们是最不稳定的因素,现在都极力往外抛。 武龙(化名)是茅台的二级经销商,今年春节他将手上100件(每件12瓶)53度飞天茅台以每瓶1300元的价格出售。 这批茅台酒他是在2011年以1800元的价格入手的。也就是说,这一出手,武龙的亏损为60万元。 浙江一家大型酒类连锁的高管告诉本报记者:“茅台价格稍有下跌,今年很多之前的投机客都望风而逃。少则一两百瓶,多则两三吨。” 高端餐饮:转型or死扛是个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月20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大幅度下降,餐饮领域奢华消费的势头得到遏制。 据抽样调查,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北京大概下降了35%,上海市下降超过20%,宁波市下降也差不多30%左右。据抽样调查,这个春节期间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和高端白酒的销售确实大幅度下降,其中高档酒店的燕窝、鲍鱼下降40%左右,鱼翅下降70%以上,53度飞天茅台的标价已经比最高价时下降了30%左右。 “您认为反腐风暴会持续多长时间?”一次聚会上,一高端餐饮老板一脑袋官司地问记者,转型还是死扛对他来说是个问题。 而另一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要主攻个人消费和商务宴请市场。 据记者所知,限制三公消费以来,很多高端餐饮在2012年全年业绩下滑明显,很多购物中心运营人员2012年已经把中端餐饮作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很多高端餐饮已经把快餐作为扩张方向,如湘鄂情2013年在北京将主要发展味之都快餐。 业内人士介绍,受大环境影响,一些高级酒店、高端餐饮一轮大规模的裁员即将开始。某高星级知名酒店准备裁员三百多人。更有某高端餐饮,将裁掉三分之二多达1000多人。虽然大环境倒逼酒店开始细分市场转型升级,但恐怕更多的酒店和餐饮会倒在阵痛的路上。 奢侈品遭遇寒冬 暂停开店 近日,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称,2013春节期间一个月,海外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为162亿美元,其中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累计达85亿美元,相比去年的72亿美元增长了18%。 与这个消息相伴随的是,奢侈品品牌在中国业绩下滑停止开店的消息。 2012年上半年,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集团旗下所有业务类别的销售均呈现稳固增长,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却出现了轻微下滑。英国老牌博柏利(Burberry)宣布的该集团2012年第一季度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销售增速从上年同期的67%跌至16%的消息,更是为中国奢侈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说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是寒冬,那么2013年市场将进入严冬。”万宝龙中国区前董事总经理陆晓明表示。 2012年奢侈品销售6年来增速最低,数据显示,世界名表在中国的销售从2012年5月份就呈现颓势,当月营业额下降10% 至15%。2012年9月,这个降幅扩大为28%。瑞士《巴塞尔日报》后来发表评论认为:“这不仅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削弱,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行动也起了作用。” 奢侈品过去每年3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骤降至2012年的个位数。而随着过去一年各大奢侈品牌在华业绩放缓,昔日的疯狂式扩张恐怕要戛然而止了。 据报道,奢侈品集团PPR主席、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昂利·皮诺日前表示,2013年将停止古驰(Gucci)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扩张。而就在不久前,奢侈品牌王国路易·威登(LVMH)的掌门人Bernard Arnualt也放出信号,称将不会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与此同时,英国老牌博柏利(Burberry)、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历峰(Richemont)都声称要放缓在中国的扩张。 这股寒流会蔓延多久?陆晓明并不乐观:“如果说2012年的中国奢侈品市场是寒冬的话,那么2013年的市场将进入严冬。并且严冬还会持续一阶段,之后回归到正常的、成熟的消费市场。” 陆晓明判断的理由如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毫不成熟的情况下拼命发展,一旦经济不好这里的消费者会一下子成熟,所以2013年、2014年那些太过虚无的好面子、炫耀性消费会减少,并且政府反腐会让公款、送礼消费越来越少。”
![三公经费 严控三公消费 寄生行业遭重击](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13219370062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