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斯比特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却用一双“童真的眼睛”寻找中国的大趋势
王育琨/文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以《大趋势》闻名于世。如今,杖朝之年的他将笔锋指向了中国,正着手撰写《中国大趋势》。为此,奈斯比特找了30个大学生,从中国100个城市的日报中搜寻新闻事件和故事,并制成报摘和译成英文,供其阅读。另外,奈斯比特还邀请中国三个研究者和自己夫人一道作为助手班子,以研讨自己的读书笔记。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奈斯比特独特的治学之道让我感受良多。他每天都精读《ChinaDaily》,并连声称赞。他说,这份报纸新闻信息量大、丰富,观察与评论公正、客观,真是世界少有的好报纸。奈斯比特还特别看重学生们整理的第一手资料,若感觉报摘有意思,就一定要调出原文来参考,对所有给他的资料,几乎都详细批注,其中不乏有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 2007年12月,我前往印度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印度峰会,见到论坛创始人史瓦格先生。史瓦格称,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天津峰会,将邀请奈斯比特发表主题演讲。 奈斯比特,一个不通中文的老人,要了解偌大的中国纷纭复杂的变化,可谓太容易。奈斯比特像个小孩一样笑着对我说,“我有一双童真的眼睛。”许多事情,中国人熟视无睹,奈斯比特却很新鲜。他说,他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没有任何成见,只对中国一刻接一刻的新发生感兴趣。 奈斯比特一句“童真的眼睛”,让我想起了一年前去世的母亲。母亲是一个小脚女人,撑起了我们全家。 我一家兄妹六人,我最小,大哥大我16岁。上世纪50-60年代,山东农村很苦。父亲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月才挣8块钱,全家全靠母亲支撑着。大哥1961年考进南开大学,大姐1963年考上鞍山钢铁学院。我们村,有许多人家只有2、3个孩子,可他们连高中都上不得,就回家干活挣工分。我母亲是个文盲,却希望孩子都能读书,没有这样短视。 母亲压弯了自己的腰,挺起了儿女们的脊梁。母亲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出水才看两腿泥。”母亲面对挫折和危难的豁达和乐观,使许多饱学之士汗颜。“车到山前必有路”,让“危”充分展现出“机”,不在挫折中埋没,而在挫折开花结果,生命的火焰也就燃烧起来了。山东女人,真是中国的脊梁。 史蒂夫·乔布斯也有一双“童真的眼睛”。任何正式场合,乔布斯都是一袭黑色体恤,红润的脸庞,轻松的微笑,释放着无限的能量。乔布斯厌倦书本,大学上了半年,就退学创办起苹果公司。乔布斯没有改造社会的宏伟设想,只想做出最伟大的产品,当IT巨头们聚在一起创立标准之时,他则独自躲在一隅,醉心研究给人惊喜的“小物件”。 乔布斯带领他的团队,只想搞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他认为,“苹果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其他许多人都会需要这个东西”。在他看来,财富、知识、人脉的富有,不可避免地会拘押一个人创新力,唯有一颗单纯的心,始终“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的人,才可以逃脱不智与下沉。 (作者为经理人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