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用管理扩张打造半导体王国



兴建一座又一座的芯片制造厂不比开一家又一家的麦当劳连锁店,它讲究的是巨额资金、尖端技术、顶级人才、市场订单四位一体,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是中芯国际做到了

  现在已有不少国外的企业表示要高价挖中芯培养的本土人才,这是对中芯人才战略的最大褒奖

    文/沈晗耀 陈佳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尖端技术行业,规模巨大、产值巨大,且对电子、信息、消费产业的带动作用巨大,因此,该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中芯国际(下称中芯)能在不到8年时间内将触角伸到中国的六大城市,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在整个半导体行业算是一个奇迹。兴建一座又一座的芯片制造厂不比开一家又一家的麦当劳连锁店,它讲究的是巨额资金、尖端技术、顶级人才、市场订单四位一体,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是中芯做到了。

  八年迅速崛起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不断地追加投资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国家支持的项目通常在产业发展略有起色之时,就满足于已有的成果,止步不前,从政府“901”到“909”项目皆是如此。目前,“909”项目——华虹的生产线还停留在8英寸的水平。

  半导体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一些尖端的技术都掌握在美国的手里,且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实行技术封锁,造成中国内地的技术要比欧美、日韩等落后几代。中芯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中芯通过若干次的扩张行为成功地让中国内地进入12英寸45nm时代,赶上了国际一流水平。可以说,自中芯成立的那一天起,它扩张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过:

  2000年4月,张汝京创立中芯国际(SMIC),并在总部上海兴建三座8英寸芯片厂,开始了他在芯片王国的征程。

  2004年1月,中芯涉足天津,通过收购摩托罗拉、建设8英寸生产线迅速将地盘从华东地区延伸到了华北地区。

  2004年6月,中芯位于北京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

  2006年3月,中芯在成都高新区的封装测试二厂开始投产。

  2006年6月,中芯宣布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建立它的第二条12英寸生产线,继华东、华北区之后,中芯国际终于在中西地区也插上了SMIC的旗帜。

  2007年9月,上海建造的12英寸晶圆厂也开始投产。

  2008年1月,中芯宣布在深圳投资8英寸、12英寸两条生产线。至此,中芯国际终于在内地最后一个重要市场——珠三角地区落下一颗棋子。

  中芯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区、成都和武汉为中心的中西区以及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区的布局。2007年,中芯以15亿美元的销售额领先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排名该行业全球第三,仅次于台积电和台湾联电。

  资金管理:内部融资+外部融资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建一座8英寸厂需要约8亿美金,而建一座12英寸厂大概需要25亿美金。中芯已拥有五座8英寸芯片厂,四座12英寸芯片厂。也就是说,即使不包括配套设施和运营费用,中芯也需要投资约140亿美金。如此大手笔,中芯的资金从何而来?

  ●内部融资。充分利用资金的流动效应,将每年的销售收入投入到下一轮的投资中去,让资金循环使用,达到“边生产、边扩张”的目的。

 中芯国际:用管理扩张打造半导体王国
  ●市场融资。在美国成功上市,走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迅速且有效。

  ●银行贷款。以上海和北京的芯片厂为例,中芯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分两次共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获得联合贷款7.65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风险资金。风险投资者的眼光最为毒辣,但上海实业、高盛、华登国际等机构均看好中芯的管理团队,并对中芯慷慨解囊。

  ●政府支持。作为对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产业,中芯取得了政府的支持。以武汉107亿元的12英寸晶圆代工厂为例,在此项目前期,包括土地、厂房、生产线设备在内的所有投入,皆由武汉市政府支出,在工厂建设完毕之后再委托给中芯管理。根据协议,三到五年后,中芯有权以原价回购这条12英寸生产线,甚至连利息都不需要支付。

技术管理:外部引进+自主研发

  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技术的竞争。一家年轻的Foundry(标准工艺加工线)公司要迅速地赶上目前国际上主流的45nm技术,对外寻求合作是一条捷径。

  东芝、富士通、特许半导体、IMEC(欧洲半导体研发中心)、Elpida、英飞凌、Freescale等国际大厂都是中芯的技术合作伙伴。2005年,中芯与Saifun合作,获得NANDflash技术。2006年,中芯与英飞凌签署协议,开始90nm标准的产品合作生产,在这一轮的合作中,英飞凌将自己最尖端的90nmDRAM沟槽技术和300毫米产品生产技术转让给中芯。2007年,在国内制造业还在努力从微米技术向纳米技术突破的时候,中芯已开始与IBM进行在45nm技术层面上的合作洽谈。

  在进行技术引进的同时,中芯创始人张汝京强调,“自主与合作要两条腿走路”。目前,中芯已有800多人的技术团队,在研发能力上,中芯与代工界的龙头老大台积电实力相当。这批人才中,一部分来自德州仪器,其中有六七位是研究12英寸45nm生产线的“顶级高手”。现在,中芯的技术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人才管理:海外引进+内部培养

  张汝京曾在德州仪器从业20年,其中8年从事研发,12年从事工厂运营,拥有超过24年的代工厂运营、芯片加工和研发等半导体产业经验。离开德州仪器之后,张汝京在台湾创立了世大积体电路公司。

  在中芯成立之初,公司员工多来源于原“世大”的资深员工和张汝京在德州仪器工作时的团队。中芯瞄准国外半导体人才加以引进,为他们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授予公司的股票。同时,中芯替他们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确保他们能在中芯全身心地服务。到目前为止,中芯已集聚了1000多名海外人才。

  但是光靠从海外引进人才无法满足中芯的需求,而内地在这方面的人才属于稀缺资源。对此,中芯的策略是“引进”与“自陪”双管齐下。

  张汝京认为,“内地的人才资源很丰富,复旦、交大培育出来的本科生基础扎实,只是缺少实战经验,但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只要经过前辈的点拨,不会比从国外请回来的人才差。”

  张汝京提出了“以老带新”的构想,即让公司的技术骨干手把手带两到三个年轻的工程师,并在中芯的生产线上提升他们的实战经验。经过6-7年的磨练,这些年轻人便可为中芯效力,一位在2000年进入中芯的本科生如今已成为中芯的坚实力量了。

  现在已有不少国外的企业表示要高价挖中芯培养的本土人才,这是对中芯人才战略的最大褒奖。

  市场管理:低成本竞争+关系营销

  市场风云变幻,2000年的灾难式下挫和2007年的市场低潮无不昭示着半导体行业的风险。如何控制成本、争取订单成为了规避风险的关键。

  在制造成本上,内地的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内地的电力、水、土地等价格低廉,占总成本约10%的人力成本也比欧美及台湾地区低。

  张汝京透露,“尽管中芯的固定成本要比台积电高出少许,但在可变成本上,中芯比台积电低10%左右,比欧美国家更是低15%以上。”只待设备折旧完毕,中芯的成本优势便将体现出来。目前,中芯在国际上的报价比其他厂商低5%以上。国际客户倾向于将在中国接到的订单交给中芯代工,一方面是出于靠近市场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目前中芯很大一部分的订单就属于此类。

  中芯在2007年达到15亿美元销售额,与张汝京本身的市场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张汝京在德州仪器从业20年,频繁接触国际大客户,为中芯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大订单打下了基础。

  2006年,高通首次授权中芯为其代工芯片,并随着两家公司合作的深入,中芯逐步赢得了高通这一全球最大的Fabless(无生产线的半导体元件设计公司)芯片厂商的青睐,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现在,全球前五大Fabless厂商都已成为了中芯的代工客户。另外,全球10大IDM(集成器件制造商)中已经有7家是中芯的客户。在中芯的收入中,海外客户贡献了90%以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8087.html

更多阅读

中材国际:内部控制的家庭作业

对于一家在业务上迅速走向全球化的企业来说,一切来的似乎太突然了,很多在国内市场上轻车熟路的做法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走向国际化的五年来,也正是中材国际由一家普通的央企下属子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的五年。各方面的监管环境的变化,成

咪哒minik盈利方式 中芯国际改革盈利方式

 中国产能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本周三(8月11日)表示,公司实现可持续盈利至多再需要一年。  中芯国际昨日公布3年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该公司曾自视为实现中国打造半导体产业抱负的灯塔。  然而,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

中芯国际 张汝京 半导体之外的张汝京

5年来,我与张汝京曾经深聊过多次,但一起喝茶却是第一回。而这次喝茶竟然是他卸任中芯国际[0.65 0.00%]总裁兼CEO之后,最冷清的日子。 而我还很窝囊地摸错了茶馆所在的小路。经过地铁、出租车、摩托车三次倒换之后,我终于赶到那里。路上

中芯国际张汝京:想回台湾做节能

北京时间12月7日上午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中芯国际[0.65 0.00%]创办人张汝京表示,节能环保早在他心中萌生创业蓝图。在离开中芯之后,他希望可以回台湾与友人在节能环保领域再次创业。  张汝京辞任中芯国际CEO之后,首度接受媒体专访。

声明:《中芯国际:用管理扩张打造半导体王国》为网友哥兜裏有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