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你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反通胀战争》
第六章 货币之战:美元大泛滥
![第8节:货币之战:美元大泛滥(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31310865381.jpeg)
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会引发其它国家的一系列反应,从而加剧全球通胀。多数国家都希望本币保持低估以保护本国产业。随着美国通过弱势美元政策来化解债务,外国投资者则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继续维持他们低估的汇率。这种全球性的贬值政策可能给世界带来1970年那样的通货膨胀,让纸面财富缩水。 ——谢国忠(原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及亚太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 2007年开始,类似于《货币战争》、《金融战争》方面的书籍风靡一时,从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投资者、学术界到媒体,以及一般的公众,都对这种类型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应该是曲高和寡性质的财经专业书籍,却引来了如此广泛和规模的读者,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这些书籍多是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近几百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构思之大胆、跨度之宽广,着实令人惊叹。 但正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徐滇庆教授所言: 这些书籍并不是金融专业论著,书中的故事就好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虽然很好看,但却当不得真。如果我看了金庸小说就真的相信有什么乾坤大挪移,葵花宝典,岂不荒唐?在当今世界,国际金融投机资金的规模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司令部,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领导核心。 徐教授的观点我甚是同意,在我看来,这些书籍写的不完全是真的,有一部分应该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这些机密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再部分夸张地表现出来。当然,应该说这些书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货币发展的真相,特别是让世人改变了对美国的看法。现如今,全球通胀形势甚是严峻,这个时候仔细梳理美国自2000年到2008年这8年的货币政策踪迹,对于理解目前的世界性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大有裨益,毕竟通货膨胀是永恒的货币现象。而要想清晰地了解美国自2000年到2008年的货币政策,就不得不首先提及两位经济学家:格林斯潘和伯南克。 格林斯潘VS伯南克 格林斯潘,江湖人称“格老”,全名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年生于纽约,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时代的美联储掌舵人(央行行长),真可谓“四朝元老”级别的人物。对于格林斯潘来说,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真是太过亲切和驾轻就熟了。1987年首次担任美联储主席即遭遇“黑色星期一”,并以过人的智慧赢得各方的认同,直到2006年1月31日,格林斯潘把美联储主席之职交给继任者本?伯南克,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稳坐近19年,先后为里根、乔治?布什、克林顿、乔治?沃克?布什四位美国总统掌控美国经济。在两次海湾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11”恐怖袭击等事件中,他所实施的经济金融政策有效地降低了美国所受的负面影响,更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胀”的经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