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你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反通胀战争》
但是2008年7月份通胀蹿上两位数表明,紧缩力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力,印度的央行行长瑞迪在五年任期结束之时未能获得连任,行长之职转由财政部次长苏巴劳接任。尽管根据印度央行条令,央行行长的任期可以达到五年,但苏巴劳的行长任期只被定为三年,这从一方面表明了印度政府对苏巴劳解决印度目前高通胀、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能力仍持观望态度。 根据印度Yes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hubhada Rao的分析,通货膨胀率还未达到最高水平,批发物价指数仍有上涨空间。如果原油价格稳定在目前的水平,预计通货膨胀率将于2008年12月中旬达到最顶峰,约为13.5%。受通胀加剧的影响,孟买股票市场SENSEX指数大幅度下挫。因为通胀居高不下意味着政府采取的从紧货币政策不会放松甚至可能继续收紧,对利率敏感的银行、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类股票领跌。 津巴布韦:“N”位数通胀 以津巴布韦、秘鲁等为代表的部分亚非拉国家的通胀则高达“N”位数,据津巴布韦中央银行的主管吉迪昂?戈诺2008年7月16日透露,由中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拥有世界上最高通胀率的津巴布韦再创新高,通胀率高达2200000%。 按照津巴布韦收入管理局官员弗洛伦丝?亚姆布瓦的说法,津巴布韦已从2008年7月23日开始暂停出口特定基础商品,这些商品包括盐、糖、食用油和大米等,出口暂停将持续12个月。从2000年津政府实施新的土改政策以来,津巴布韦遭受了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和连续干旱的多重打击,经济逐渐陷入困境。虽然政府多次修改政策,制定了许多鼓励经济恢复的计划,但整个国民经济至今还没有好转迹象,津巴布韦经常面临基础商品短缺局面。 实际上,津巴布韦自2000年以来,国内经济便急剧下降,2008年3月29日举行的总统及国会议员选举,又不断发生政治暴力事件,穆加贝虽然在6月27日总统决选中胜出,但迄今朝野政党仍为由谁出任总统和总理僵持不下。津巴布韦政府对社会经济问题根本就没有立即的解决之道,持续的外汇短缺已迫使企业在黑市中以极高的汇率,购买原物料以进行生产活动,加上玉米、小麦两大主食价格显著升高,津巴布韦正处于经济崩溃瓦解的阶段。
![第7节:全球通胀“奔马”图(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31341712549.jpeg)
津巴布韦央行2008年7月底公布,为解决国内高达百分之二百二十万的全球最高通胀率,将该国的最高货币面额提升至1000亿津元。不过,1000亿津元的面值只是等值1美元而已,随时买不起一条面包。当地央行从2008年9月1日起,又将100亿津元的钞票删除10个零,但价值不变,即原本100亿津元变成原来的1津元,而已推出的1000亿面额津元钞票到年底便停止使用。 以前,我一直以为100%和1000%的通胀数字只是在教科书里才会出现,没想到现如今津巴布韦的通胀比中国的国民党时期还严重。不过,令我们欣慰的是当地的穷苦大众却依然能够找到生存的应对之道。当前,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达到了连续6年来的最高点,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实现了至少翻番的增长,因此,世界银行警告说,墨西哥、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等33个国家面临着“社会动荡”的可能。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出现,让我又看到了15年前拉美国家民众生活的悲惨情景,更是期待着巴西将2500%的通胀降到7%~8%的奇迹,能够早点在这些国家成为现实。 新兴市场:未雨绸缪 其实,亚洲开发银行早在2008年3月份就发布报告指出,虽然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均采取了政府补贴和严格控制价格等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在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飙升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通胀将普遍加速上升。 近20多年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本币汇率实行管制,将汇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利用廉价的人力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尽享“人口红利”的美妙;发达国家则输出资本和技术、提供市场,双方各取所需,实现双赢。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对货币危机不再心有余悸,发达国家享受到了廉价的商品,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 由于大量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所以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以及全球通胀的来临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更大。如今全球通胀的现实,使发展中国家突然间显得如此脆弱,通胀一旦失控,那么多年来在治理贫困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付诸东流,手里剩下的不过是不断贬值的纸币。鉴于此,目前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必须趁现在的通货膨胀还没有急剧恶化之际,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将本国的恶性通胀“止之于未萌”。 第三篇 通胀溯源: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 本轮全球通胀主要表现为粮食和能源的价格全面上涨,这几年石油、粮食、铜铝、黄金等大宗商品实现了历时近8年的快速上涨,并且其价格持续维持高位,能源短缺引发的推广生物能源促发粮价上涨,根植于能源短缺的这场涉及面广泛的物价上涨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由此带动了近50个国家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本篇将从货币、石油、黄金、粮食以及房地产各个层面,全面地向读者展示本轮物价上涨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