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的股市阴跌,希求政府大力救市似乎有些一厢情愿。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救市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
撰稿·金姬(记者)
脉冲行情 中国股市持续低迷之际,8月20日沪综指收市大涨7.63%,创下近4个月的单日最大涨幅。这次暴涨源于一份报告和几则传闻。 8月19日,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在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中国政府领导层正在认真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2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货币政策。该方案将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以及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多项措施。”报告还提出,可能会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建立一只基金,以维持A股市场稳定——这与传言中的平准基金不谋而合。 似乎是为了配合这份报告,证监会或将以“二次发售”方式解决大小非问题、印花税有望再度下调为双向征0.05%、新股上市审批将暂停3个月、“融资融券”可能在奥运后推出等朦胧利好也紧随其后传出。因此,中国A股市场便上演了8·20大戏:个股全线反弹,262只个股涨停,两市仅1家个股下跌。 但这只是昙花一现。8·20“脉冲行情”后一切照旧,股市再次回到下跌轨道。 考虑到摩根大通在业界的地位,且龚方雄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学生,而后者一直是中央政府所倚重的经济智囊之一,人脉极为广泛,这份报告难免让市场产生一些联想。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摩根大通发表这种观点,不排除其提前得到某种风声,而趁机做个影响市场的“机会主义者”。但是,龚方雄的观点立刻受到多方质疑。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称“摩根大通的报告瞎说”,她认为报告依据可能是央行为了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政策。左小蕾说:“政府的钱可不是随便拿出来的,钱怎么用早就有预算了,并且是要经过人大批准的!” 在龚方雄报告公布的第二天,美林随即发表研究报告,称“外汇储备不可能用于救市,千亿经济刺激方案不算什么”。而经济学家谢国忠也指出摩根大通的方案违反常识,是无稽之谈。“外汇储备怎么可能拿回国内消费呢?调控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则认为,刺激经济增长计划的说法,可谓既成立又不成立。其理由是,近两三个月,中央和各个部门都在采取措施,包括放松信贷等实际措施已经都在做了,而不是最近出台一揽子计划。 8月21日,李嘉诚在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公布2008年度中期业绩时提醒股民要小心投机行为。对于摩根大通的报告,李嘉诚认为,如果有人利用消息在股票市场获利,就是“罪过”。无独有偶,业内人士皮海勇撰文称,摩根大通的报告目的是为了赚钱,由于购买了近8亿港币的股票,摩根大通必须通过制造一些利好消息才能让低迷的中资股扭转全局。 随着“千亿经济刺激方案”报告的可信度下降,那些同期出台的利好传闻也受到影响。 8月22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或二次发售机制给大小非打造另外一个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引入券商中介和二次发售的具体措施。对于二次发售中的定价机制,该负责人表示,要设计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大体上将以二级市场价格为基准形成价格基础。 对于印花税下调的传闻,证监会没有任何回应。而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可能性不大,他表示:“即使减了用处也不大。就像去年5·30加重印花税,股市继续上涨一样,人们不会因为交易费用高低而改变是否参与投资与买股。”谢百三也一一批驳了新股上市审批将暂停3个月、“融资融券”可能在奥运后推出等传闻。 救市之辩 8月22日,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创近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当天纽约市场油价下跌幅度高达5.4%。美股全面上涨,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1%,道琼斯指数上涨近200点。而同一天,上证综指收于2405.23点,较上周下跌了45.38点,周跌幅1.85%。深证成指收于8101.68点,较上周下跌了131.73点,周跌幅近1.6%。两市总成交金额为3150亿元,较上周放大近500亿元。 中国股市之所以没有跟随国际大环境一起上涨,主要围绕救市传闻而起伏。当救市传闻蔓延,股市暴涨;未兑现,股市暴跌。不幸的是,上半周的救市传闻在下半周就一一破灭了。 继前一周对七大市场热点做出正面回应之后,证监会从8月18日到22日针对“大小非”、上市公司分红等问题推出了具体措施。一方面,证监会拟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标准,鼓励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分红政策;另一方面,证监会表示已在研究规范大宗股份转让的相关制度,考虑引入“二次发售”制度,把大宗股份打散,减少其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这些都有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 但证监会的这些措施,似乎还达不到市场参与者的“期望值”。 自今年中国股市跌破5000点(1月21日)、4000点(3月13日),3000点(4月22日)乃至2400点(8月13日)以来,救市呼声一直不断。证监会只在股市跌破3000点的2天后把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3‰下调为1‰,使得4月24日大盘大涨9.29%。而更高层面的领导也没有清晰的表态,也许在他们看来,股市低迷只是让广大散户的闲钱缩水。和实体经济目前遭遇的困境相比,虚拟经济还不是当务之急。哪壶开了提哪壶,虚拟经济在日程表上还没有火烧眉毛。 但虚拟经济出现危机信号,和实体经济息息相关。郎咸平指出,股市、楼市泡沫的本质是中国制造业出现了重大危机。也就是说,我们民营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从2006年开始极速恶化。因此很多民营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实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才造成了股市、楼市的泡沫,泡沫的本质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 实体也好,虚拟也好,目前正是多事之秋。我国整体经济并不令人乐观。近日官方经济智囊正齐聚北戴河,他们此番商议并试图寻求答案的命题正是“防止通胀”和“防止经济增速下滑”。而有关人士披露,智囊们“一致认为经济增速下滑比通货膨胀更可怕”。据了解,继续扩大内需和控制物价是中央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大方向。 整体经济增速下滑会对股市带来一定负面影响。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告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PPI(工业品价格指数)涨幅达10.4%,创12年来的新高;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综合上涨15.4%;采掘和原料工业价格涨幅远超其他工业行业涨幅。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原材料成本上升是最主要的因素。现在,PPI已经连续三个月步步走高,预示着今年下半年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 未来两至三年的经济趋势不容乐观,这种预期在股市中得到了先行反映,已经发生的股市恐慌性暴跌正是这种集体心态的体现。从去年10月16日高点6124点算起,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超过60%。 在短期经济下滑的苗头刚刚出现时,中央政府就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应对。从“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变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继而又调整为当前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中央正在积极应对当前的经济问题。 但是,针对目前的股市阴跌,希求政府大力救市似乎有些一厢情愿。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救市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政府救市怎么救?拿钱买股票,那也不可能,把国家的钱拿来解少数人的套,不可能这样,所以只能治市而不能救市,政府要把股市治理好,而不是直接拿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