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句无意中泄漏天机的大实话几十年来都未引起世人应有的警觉。
撰稿·张静(记者)
今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至少已经召开了9次以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为主要议题的高端会议。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名官员曾说:“如果领导人一边高谈阔论全球饥饿问题,一边享用奢华的美味珍馐,看上去可不怎么合适。” 2002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就因鹅肝、龙虾、佳酿,令与会各方事后尴尬不已。但7月初在北海道举行的八国峰会并未吸取教训。 这真是一份令最顶级的餐厅和最挑剔的食客都会醉心的晚宴菜单: 开胃前菜:鱼子酱玉米卷、烟熏鲑鱼夹海胆、洋葱稣、冬百合配夏薄荷。 第二道菜:竹叶装饰的扇型盘子上摆着八样美食,包括用褐藻调味的京都牛肉锅、配芝麻酱拌芦笋;鳄梨金枪鱼丁;土豆、紫苏、白煮蛤蜊汤;莼菜鳗鱼;酱汁对虾;烤鳗牛蒡卷;甘薯、香煎刺鳍鱼。 接着上桌的是绒螯蟹汤、焗雪斑,主菜是以牛乳喂养的小羊制成的羊排配黑松露。 最后的“梦幻甜点”是咖啡和蜜汁蔬果。 如果再加上午宴的6道菜,每位首脑与夫人一天就享用了24种高级食材,动用了60位厨师。以至于英国《独立报》不无讽刺道:“讨论粮食危机真是一项体力活。” 据世界银行统计,过去3年来全球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83%,人类正面临着30年来最严重的“静默海啸”:至少有1亿人退回到挨饿困境,33个国家面临粮荒和社会政治动荡的危险。海地贫民连一盘米也买不起,一日三餐只能以“泥饼干”充饥,粮价高企毫无争议地成为峰会的热点议题,但在峰会的餐桌上却丝毫嗅不出危机的气息。“富国俱乐部”饕餮盛宴这一极具象征意味的“行为艺术”,多少暴露了他们解决粮食问题的“真情实意”。或者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所言,这本来就是一场“人为的危机”。 “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关于本次粮食危机的起源,气候变化、油价攀升、生物能源、资本投机早已成为标准答案,“中印需求威胁论”也老调重弹:美国总统布什抛出“印度的中产阶层日益富裕”,西方媒体则热衷指责“中国人开始吃肉了”。 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告诉《新民周刊》,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粮食继能源之后,正成为一种新的赚钱机器和重新划分世界的地缘政治武器。政治家所关心的国家利益与食品巨头关心的经济利益一拍即合,催生出一个庞大的“食物帝国”,粮食危机不过是其扩张的必然结果。 周立曾用了一年时间,跑到美国对农业和粮食市场进行“田野调查”。他在一份题为《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的总结报告中指出,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又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曾任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的约翰·布洛克在一次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说:“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系在我们身上。”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则言,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句无意中泄漏天机的大实话几十年来都未引起世人应有的警觉,而某些国家的确长期将此奉为圭臬。周立指出,早在1945年,南斯拉夫在铁托总统的领导下进行改革,试图摆脱苏联对南斯拉夫的控制。这时,美国伸出了“友谊”之手,为南斯拉夫提供了巨大的粮食援助。 1965-1967年间,美国总统约翰逊曾对印度采取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从而最终迫使印度改变其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 1970年,当“马克思主义者”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后,美国对智利的粮食援助立即停止了。阿连德领导下的大众联合政府,却是致力于农业改革和公平分配的。在阿连德下台后,美国的粮食援助很快又恢复了。粮食援助是尼克松政府反对阿连德所采取的秘密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0-1981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对其实行谷物禁运。但当80年代末苏联沿着美国指引的方向进行改革时,一位西方议员阿德·梅尔科特立即指出:苏联需要多少粮食就提供多少粮食。 1994年以来,朝鲜连续几年歉收,国内粮食供应严重短缺。美国联合日本、韩国对朝鲜提供粮食援助,但条件是,朝鲜必须放弃核计划,并在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方面与西方合作。 廉价倾销 美国粮食战略的推行,在周立看来更多由食品巨头在前面冲锋陷阵,首先摧毁的目标是美国原有的粮食体系。 2007年9月,周立在美国中北部做农场调查时,有一晚住在衣阿华州的农民Gary家。Gary只耕作2英亩土地的小型农场,深有感触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盒早餐燕麦片告诉周立:“这盒燕麦片在超市中至少卖3.5美元,我们农民只能分到1.43%,仅折合5美分。” 根据美国农业部和部分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农民在1910年还能获得近40%的食物价值,2006年下降到5%左右。这导致从1930年以来,小农家庭农场破产了60%。 “如果我们认真看一下恰亚诺夫、斯科特和黄宗智基于苏联、东南亚和中国的实证资料研究,并亲自到田间地头去问问农民,就会体会到并不是他们的竞争力不如产业化农场,而是政府只对产业化农场实施高额补贴。”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政府曾建立过“低吸高抛”的粮食储备体系,使得粮食价格曲线平滑化,也为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政盈余,曾得到农民、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但在少数粮食寡头多年的动员和游说下,1996年农业补贴制度代替了倍受怀疑的粮食储备制度,为控制了上、下游的食物集团大开方便之门。 田纳西大学农业政策分析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对商品化农产品的补贴自1998年以后,规模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左右,其中80%流入到农民和农作公司,基本被粮食寡头尽收囊中。而大量的农业补贴,直接推低了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从而使得少数几个食物集团赢得了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竞争力——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廉价食物体系,通过“无缝的纵向联合,控制了从基因到超市货架的整个食物链”,营造了一个由他们所掌握的“食物帝国”。 “这个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献金和直接出任政府代表、经济控制、大量的广告宣传,已经捕获了政府、市场和消费者”,周立举例说,像美国农业部居然会帮助开发种子绝育技术,而这种生物工艺,只会让农民们更加依赖种子公司。 资本化的食物集团,当然不满足于只控制了本国的食物版图,它还要进一步扩张疆界。“近些年粮食的对外援助和自由贸易,就是它扩展疆界的很重要的表现。” 苏珊·乔治的《粮食政治入门》一书,详细描述了美国如何成功地用粮食援助,改变进而控制受援国的的粮食生产体系,让非洲、拉美等国家的农业基因化、石油化、化学化和机械化,沦为附属于美国消费需求的经济作物园。“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直接与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食品集团——Cargill的执行总裁有关。他代表公司利益,却出任美国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美国农业首席谈判代表,极力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浪潮,使得农产品自由贸易于上个世纪90年代成功地纳入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周立说,粮商还与政府携手影响国际组织。当初海地允许美国米进入,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发放贷款的硬性条件。 仗着巨额农业补贴的底气,“食物帝国”继续以屡试不爽的“低价倾销”策略攻城拔寨。 “不仅美国,世界10个提供农产品生产支持的主要经济体,政府用包括补贴在内的各种方式,对农场提供生产支持,支持总额达到了2795亿美元,总补贴份额占农场收入的比重达30%。在农产品自由贸易框架下,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将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绑上了同一辆战车:要么各国比拼财力,进行补贴生产、竞争;要么让出农产品市场,由强国提供粮食和一整套食物体系。” 在自由市场的花言巧语和强调公平竞技场优点的背后,好像是各国农民在跟美国的农民竞争。可是美国的产业化农民,其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政府补贴。正如印度工商部长卡迈勒·纳特在罗马峰会闭幕之日发表文章所称:“我们准备好了同世界上任何农民竞争,但却不能和他们的财政部竞争。” 菲律宾自然条件优越,境内还设有著名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是稻米出口国。但自上世纪70年代起即转向发展高价的外销型经济作物,逐渐放任本国的粮食生产,道路建设、农机、水利、作物改良、研发、推广等方面严重落后,生产力仅以每年1%左右的幅度上升,1996到2000年间的增长幅度甚至低于1%。随后又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开放市场,进一步打击了农业部门的生产力。 面对是否有阴谋论之嫌的质疑,周立反问道:“如果没有食品大亨的全球商业利益,以及美国政府的全球政治利益和政治家的个人前途考虑,一个国家为何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制机制,硬把自己的廉价货品‘补贴’给全世界?”这也可以回答欧美国家都倡导自由贸易,为什么乌拉圭回合都变成多哈回合了,在削减农业补贴问题上始终不肯妥协? 美版“战国策” 既然“食物帝国”的扩张建立在低价倾销的基础上,去年以来粮价为什么会突然暴涨? 周立表示:“食物帝国的主导者,在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中,涨也收益,落也收益,早已经做到了赢家通吃。” 2005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能源政策法案》,提出到2012年美国可再生能源要达到75亿加仑,拉开了玉米行情暴涨的序幕。2007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推动美国每年乙醇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连锁性地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美国能源部阿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曾左韬博士认为,“乙醇战略”完全是管仲治鲁梁之谋的美国版。 当年“春秋第一相”为拿下鲁梁二国,先令齐国老百姓全都穿上了丝制衣服(服绨),齐国丝价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吸引得两国国君都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以赚取高利润,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一年后,管仲又不让百姓再穿绨,并不准卖粮食给他国。十个月后,鲁梁粮价高涨,人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即令两国归顺。 曾左韬说:“两千年后斗转星移。玩这种粮食策略的变成了美国人。” 第一步: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为美国“织绨”。同时廉价出口粮食把亚洲农业挤垮。由于工业化占地导致耕地的消失,日本谷物的生产水平从顶峰下降了33%,韩国下降了31%,台湾地区下降了19%。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更重视工业,同时削减了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总的生产率和产出水平一直保持下降状态。近两年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农业占GDP总量下降到很低水平,农业发展不受重视而长期停滞不前。”周立表示。 等激烈竞争使得工业品越来越便宜后,美国开始减少农作物出口,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从而打击其他国家的经济,实行“管仲战国策”的第二步。但是生产出来的粮食不能浪费,于是“能源自足”成为最好的借口。以增强能源安全的名义推行生物能源计划。 美国声称要通过生产乙醇来实现能源独立,但分析表明,生物能源计划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美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目前利用粮食提炼乙醇仅能满足3%的汽车动力需要,即使把美国出产的全部粮食都用来制造乙醇,提供的燃料也仅能满足美国18%的需要。” 尽管乙醇生产既赔本又无法满足能源自足,美国政府仍然全力推动。有资料表明美国计划最晚在2022年,将其1/4的玉米作物用做生产乙醇。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新能源法,2022年美国若以玉米生产150亿加仑乙醇,需耗用1.8亿吨玉米,足够5.8亿人口吃一年。 几年前美国刚开始推广生物能源战略的时候,北大光华的MBA课堂上曾发生过一场争论。有学生对来自耶鲁的美国教授说:“就在饥饿导致许多非洲穷人失去生命的时候,美国耗费大量的粮食生产汽油,难道不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和不道德?”这位能够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著名教授答道:“美国是一个石油美元国家,从来都是利益至上。” 周立分析,制造全球粮食紧张有利于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发展生物能源对美国能源贡献微小,但通过人为地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粮食短缺,对拉动粮价收效巨大。美国通过玉米提炼出乙醇从而节省的汽油不到当年存储量的1%,却让全球粮价上涨了近四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目前粮食价格飙升,源于粮食需求剧增,而接近一半的需求增加源自发达国家对生物能源的追求。 乙醇战略对美国实为一石三鸟之计。“美国缺燃料但多粮食,把多余的粮食转化为燃料有利于减少美国能源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该战略符合美国的利益。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降低美国的农业补贴,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高额赤字。”另有观察人士告诉记者,粮食涨价对粮食进口国伤害最大,可以通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遏制他国崛起的速度。粮价危机也有利于美国趁机推广转基因作物。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绿色和平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八国峰会召开前,以美国为首的转基因利益集团就紧锣密鼓地准备鼓吹“转基因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并希望各国政府放宽对转基因技术的监管。 十几年前,全球“ABCD”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已经开始了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在“食物帝国”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形成和拓展其疆域的时候,如何逃脱被控制的命运?周立说:“中国已经选择了在农产品贸易上加入了WTO,又无力和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进行巨额补贴的竞争,中国在涉农以及食品体系的领域,可以作为的空间已经很小。由于中国大约65%的粮食生产是农民不计成本为自给自足而生产,使得中国总体上的粮食自给率还比较高。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该对粮食自由贸易谨慎对待,坚持自给自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