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 关于软件授权,除了不能把光盘借给朋友安装,你还知道什么? 答案可能是一无所知。 不过,你并不需要对此了解太多,因为依靠授权的软件销售方式如今越来越难当其道。日前,包括微软、苹果、赛门铁克在内的17家软件公司卷入了英国消费者委员会(NationalConsumerCoumcil,NCC)针对软件授权方式是否公平的商业调查中。2月12日,NCC官员在发言中指出,这些软件公司被指责其产品授权给予消费者的保护甚至不如消费者自行购买一支圆珠笔可靠。 NCC在调查中发现,由这17家公司提供的25个软件产品中,有14个没有在包装上注明必须协议才可以安装软件,其余的仅有4个产品提供了软件授权协议URL地址。对于消费者来说,那些充斥了技术术语的文档是如此难于阅读,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到底是什么。

当然,这似乎还不足以影响到软件公司的销售。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卖方市场一方面让消费者别无选择,另一方面也让软件公司“不做选择”。但是,一纸授权的软件终身制如今已不合时宜。比如,在蒸蒸日上的虚拟技术和多核技术面前,传统的软件授权方式,无论是按照CPU、按内存,还是按员工人数的授权计费方式都不只是“文档难于阅读”这么简单,关键在于消费者无法准确计算出自己应该付多少钱。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通常依靠机器台数、CPU数量等技术指标来计算收费,假如你购买了8核CPU的服务器,那与之对应的数据库软件授权费用将高得吓人。虽然不少公司,比如Oracle,已经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案──以CPU数量或物理架构来计算软件授权费用。但这在一个相对封闭或IT应用升级缓慢的公司里是可行的,而在一个相对开放、IT应用升级迅速的公司里,会出现技术和商业发展速度上的不匹配──你可能已经不需要这套软件,但却付足了“卖身钱”。 现在看来,在小规模的企业IT应用中,SaaS的概念更胜一筹,因为它的费用是按所享受的服务计算的。不过,在大型应用中,由于企业对大型软件的依赖性非常强,短时间其付费方式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T应用市场已经开始呼唤与之相对应的收费方式,Google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依赖于桌面的软件授权方式正在转向互联网订购方式。更重要的是,CIO的预算一定是有限的,过时的软件付费方式肯定不会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