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只中国股票上市之初都曾有过风光的日子,但随后面对的冷寂也不容回避。事实上,美国对中国概念股的热度正在逐渐消退
记者/李萧然
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直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现在,华尔街这个全球金融中心在次债危机的愁云笼罩下,正经历着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挺过寒冬”,已经成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最流行的口号。2007年下半年,中国登陆纳斯达克和港股的公司有超过11家之多,仅在10月份之后就达到10家,但没人能重现百度和分众传媒的上市奇迹。 纽约时间2007年12月6日上午11点,华视传媒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随后,大屏幕上不断显示延时20分钟的交易行情,下午4点收于8美元,与发行价持平。融资1.08亿美元。而此前,华视传媒的初定询价范围是在9.5-11.5美元之间,计划募集资金大约在1.28亿-1.55亿美元之间。与其他中国企业上市当天的红火相比,华视传媒上市当天只能用“寒流”来形容。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巨人网络上市时风光无比,但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内,就跌破了发行价,这种情况被归咎于华尔街7年以来最严酷的资本“寒冬”。 前段时间在股市上非常红火的中国概念股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遭遇华尔街的冬天 这个冬天,是华尔街最寒冷的! 据华尔街方面的统计,2007年已有29家中国公司登陆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募资金额超过60亿美元,成为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中数量最多的国家。而2006年,中国只有8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募资金额仅为9.56亿美元。 但现在这波浪潮显然遭遇了一场寒冬。 “最近华尔街严重透支过度。”具有10多年华尔街工作经验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在担保债务凭证和杠杆贷款上蒙受损失,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业成了2007年表现最差的行业之一。 据了解,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 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惠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天然地更大。 受次级债务的崩盘影响,2007年下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股价跌幅都超过了16%,其中贝尔斯登的跌幅超过33%,美林证券的股价也下跌了32%,只有高盛的股价仅下跌了0.4%,然而华尔街业绩的“年关”还没有到来。 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升至20年以来的高点,令投资者所持有的次级债价值大幅缩水。据花旗集团的分析师PrashantBhatia预期,继2007年第三季度冲减了84亿美元的次级债相关损失,美国市值第三大的券商美林证券第四季度可能再次冲减45亿美元,这将导致美林证券每股损失2.5美元。 此前摩根士丹利曾表示,2007年9月份和10月份在高风险的房屋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上的损失达到37亿美元,PrashantBhatia预计2007年11月损失还会增加7.5亿美元。 华尔街股市的不如意,直接体现在中国概念股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现在,很多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申请上市的要求都被否决了!华尔街一位投资界人士透露:“在此前,在美国上市的许多中国公司,尤其是TMT(IT、电信、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在IPO当天都出现过两位数以上的涨幅,但一些公司很快又跌回低于发行价。这种大起大落,也影响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任度。” 在过去的两周内,由于美国股市的持续低迷,已经有4家开始路演的中国公司延迟了在美国的上市计划。在经历了赴美上市的热潮后,中国企业开始安静下来。 四起四落 从1993年7月第一个在美上市的青岛啤酒算起,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么多年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几起几落。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到美上市的公司多为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而且行业限于制造业。随后上市的则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主,如华能国际、东方航空、广深铁路等公司。接下来是高科技通讯类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可以说,几乎每一只中国股票在纽约上市,都在华尔街掀起了一股“中国概念股”的热潮。例如,2000年3月3日,亚信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当日股价上涨314%,收盘于99.56美元,成功融资1.2亿美元。即使在2000年底华尔街股市下跌后,中国公司的上市依然引起投资者积极的反应,中国联通上市时就成功融资34亿美元,2002年11月中国电信上市时,也成功融资49亿美元。 “10余年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又有大半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有些股票仅值几毛钱惨不忍睹的苦涩。”一位国际金融和投资银行专家这样总结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历程。 据了解,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国股市形成的热潮是在1993年7月。但这一次浪潮持续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价跌到谷底。但在以制造业为主的股票引发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国上市的第二批中国股票又开始出现在华尔街,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主的公司,这些公司涉及航空、铁路、公路、电力等领域。如华能电力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公司。 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购买中国基础设施股票人的胃口,但好景不长。购买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些机构投资人,他们原打算长期持有,进行战略投资,不到迫不得已时是不轻易出手的。结果,这些机构纷纷抛售这些中国公司股票,造成股价狂跌。 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红筹股,这次狂潮起始于1996年底,终结于1997年10月的金融风暴。第三次浪潮消退后,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大门紧闭长达15个月。 但这一情况在1999年7月14日发生改变。当时,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天,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挂牌当日,股价由20美元飙升到67.2美元,上涨235%,当日市值超过110亿人民币,集资1亿美元。外国记者形容:这些日子,中国企业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往上升。 随后,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而且,随着互联网公司上市高潮的再度来临,风险投资商也比以往更加关注中国市场。2007年以来,互联网公司举办的大型论坛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设立了风险投资商演讲环节,IDG、软银、赛伯乐等风投的身影更是时常闪现。“公司一旦上市,风投的回报将十分丰厚。”有关专家说,完美时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软银赛富一年前花800万美元投资完美时空,在后者上市后获得的回报竟高达4亿美元,“一年内竟翻了50倍!”而在此前,软银赛富投资盛大网络,获得的回报也高达14倍。 从这四次浪潮可以看出,虽然国际资本市场变幻莫测,但中国企业为了树立品牌形象、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管理,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必然趋势。 风光不再 尽管每只中国股票上市之初都曾有过风光的日子,但随后面对的冷寂也不容回避。事实上,美国人对中国概念股的热度正在逐渐消退。 因为普通投资者不了解中国公司,对公司披露的信息往往抱半信半疑的态度,再加上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本身就有不规范之处,使得许多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不敢轻易碰”,华尔街也没有专门关注中国公司股价走势的证券分析员。 尽管2007年以来,网易、搜狐等网络股由于股价飚升引起了一些市场人士的关注,但这毕竟是“中国概念股”中的个案,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股票依然少人问津。 现在,巨人网络、太平洋相继跌破发行价,似乎是对这个现象的印证。虽然股价的下跌对这两家公司影响不大。但对期望上市的后来者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此后上市将更加困难,即使勉强能够上市,可融到的资金也将明显减少,尤其对网络游戏、行业门户影响更大。 不难看出,海外投资人对于中国概念股的资质是相当挑剔的。如果一家中国上市公司无法成为一个有潜力的行业领军者,就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成功。这点在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领军人物——新浪、搜狐、百度和阿里巴巴身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 而在华尔街,中国概念股的风光更是告一段落,现在能通过上市聆讯、路演成功、保持股价不跌就已是不错的成就。而企业背后的风险投资商更是催着他们要尽早冲破上市大关,因为他们担心2008年会更“冷”。 “不惜逆流上市的背后是风险投资的急于逃离。”一位创业者说。据悉,老牌投资商IDG在过去40天内成功退出4家公司,因为投资商急于退出,企业也就必须匆忙上市,哪怕是跌破发行价。 易凯资本CEO王冉评论说,风险投资商现在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2007年能上市就赶紧上市,“大家都在抢时间,害怕拖到2008年,”而企业即便上市后股价不佳,“那也只是股市投资者赚不了钱,风险投资商总不会吃亏。”据了解,现在一些社区交友网站和视频网站已经调整了原定的上市日期。已进入的急于撤退,未进入的冷静观望,国内的创业投资报告提醒,IT业的投资正在直线下降,数字背后是风险投资商对“冬天”的恐惧。各种因素制裁下,中国概念股的风光已经不再!也许,熬过这个冬天,会迎来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