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栗新宏/文

2006年,一场新光硅业股权争夺战上演。2001年,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天威保变(600550)倡议并发起,新光硅业上马了一条年产126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 2005年,在电网改革并经股权调整后,新光硅业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川投集团仍为其大股东,占38.9%股权;天威保变是其第二大股东,占35.7%股权;而由四川省电力公司控股的四川启明星控股公司占其23.34%股权,新光硅业剩余的股权分别由乐山嘉能佳电力公司和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拥有。 随着2006年多晶硅价格走强,多家企业围绕着新光硅业的股权展开争夺。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航天机电(600151)。航天机电希望获得四川启明星控股、乐山嘉能佳电力和乐山电力拥有的新光硅业股权,并同时获得天威保变持有的一部分股权,最终成为新光硅业的第二大股东。 然而,新光硅业其他股东并不想放弃持股,特别是天威保变。作为新光硅业的最早发起人之一,天威保变不仅不想放弃持股而且还希望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乐山电力同样希望增加股权。与此同时,四川省政府也希望无论股权如何变更,自己都是绝对控股的一方。 据了解,为了新光硅业股权转让一事,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曾与四川省委书记及天威集团董事长丁强进行过三次正式会谈。在此期间,四川省委书记两易其人,2007年5月由张学忠换成杜青林,12月又换成刘奇葆。 2007年12月5日,新光硅业项目股权最终确定。航天集团无功而返,天威保变成为其单一最大投资方,而四川省控制的企业拥有新光硅业控股权。 参与该事件的几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原计划集中于新光硅业一家的投资现在被拆分成三部分,即新光硅业一期1260吨项目,二期计划在新津和乐山各建一个3000吨项目,而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岷江水电和川投集团四家公司分别参与合建乐山与新津项目。 在受让川投集团持有的38.9%股权后,川投能源(600674)成为新光硅业一期项目第一大股东,而天威保变持有新光硅业35.66%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四川启明星投资控股公司持有其23.34%股份,是其第三大股东。 另外,乐山项目的注册资本金5亿元,其中,乐山电力出资2.55亿元,占比51%;天威保变出资2.45亿元,占比49%。该多晶硅项目投资预算为21亿元,由各股东按股权比例出资。新津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天威保变、川投集团和岷江水电分别按注册资本额51%、35%和14%出资。三个项目中,天威保变虽然没有在其中任何一个称为控股股东,但其总体投资额最大。 据了解,新光硅业一期1260吨项目已经于2007年2月正式投产,2007年,共实现产能约300吨。公告称,二期项目的两个工程预计建设期为2年,“第3年投产,第4年达产50%,第5年满负荷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