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9-10月份(偏9月中旬)和明年3-4月份(偏3月中旬)将是未来能源价格调整的重要时点,其幅度会比今年6月份的调价幅度稍小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杨建龙 任泽平 林松立/文
当前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国内能源价格改革日渐紧迫,能源价格已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的关键变量。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通胀的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在能源价格改革的时点选择上首先要考虑通胀走势,通胀回落才可能为能源价格改革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能源价格改革更要考虑对通胀的影响——能源产品作为基础产品,其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其他产品涨价,将会加剧当前反通胀的难度。 能源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未来中国石油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将是不争的事实,对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日益凸现。在这个大背景下,分析中国现有的能源价格机制可以发现:能源价格扭曲导致了能源的低效和“过度”利用,已经给中国的能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能源价格改革迫在眉睫。 从能源市场的几个方面来看,石油是全球性市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脱钩,国内汽油价格比美国低25%,比日本和新加坡低50%,造成高油耗产品的大量出口,等于在间接补贴世界,不符合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开放战略。偏低的石油价格还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夸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由于煤炭是区域性市场,煤炭作为价格低体积大的大宗商品,运费占交付价格的比重较大,因而根据运距自然形成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贸易圈。从目前国内外的煤炭价差来看:动力煤方面,由于国内电力价格管制,动力煤价格传导受限,5月份国内外价差达到37%,7月份国际价格回落,国内外价差缩小至23%;焦煤方面,由于澳大利亚等出口国存在供给瓶颈,而且海运费大涨导致其运输成本增加,7月份国际焦煤价格超过国内22%。 电力是非贸易产品,市场化的电价应该主要决定于成本与合理的利润。2007年中国上网平均电价每度为0.36元,风能、太阳能的电价大约是每度0.55元左右,水能每度0.22元左右(能源局口径)。2007年全国平均销售电价0.514元。2008年由于市场煤价格的上涨,经统计按照目前的电煤涨价,2008年五大集团合计燃料成本将增加299亿元,占五大发电集团2007年313亿元利润总额的90%以上。2008年一季度,五大发电集团实现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了143%,约300亿的燃料成本上涨需对应上网电价提高10%才能抵消。 但是,中国的能源价格改革还受到宏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中国存在能源推动型滞胀的短期风险 能源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具有明显的滞胀效应,具体地说,能源价格上涨会同时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抑制经济增长势头,并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和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从导致滞胀的成因来看,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由工资调整的滞后性所致,如果形成工资-价格的螺旋上升,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以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和80年代拉丁美洲的滞胀为代表;另一类是由能源价格调整的滞后性所致,这种影响主要是短期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最终将导致能源需求下降。 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经验来看,第一轮通胀是由能源原材料引发的,第二轮则是由工资上涨引发的。当前的全球通胀形势跟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很相似,越南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其6月份通胀率达到26.8%,与此同时,印尼和菲律宾6月份的通胀水平也达到了11%和11.4%,引发第二轮通胀上升的风险很大。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仍处在通胀上升的第一轮,由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调控能力和目前中国劳方谈判力相对较弱的市场地位,中国引发工资-价格螺旋的第二轮通胀风险不大。 能源改革的时点选择 在诸多制约能源价格改革的因素当中,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担忧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去年年中以来中国通胀水平持续攀升,CPI、PPI连创新高,过快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会增加当前反通胀的难度和通胀失控的风险;另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实体经济持续回落,过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会加大经济下行风险,给本已处于生存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 在考虑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的通胀环境时,政府将综合考虑CPI同比、环比、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中CPI的走势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它代表居民消费生活的受影响程度。 2007年CPI同比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低位运行期,1-4月份,从2.2上涨到3.4;第二个阶段,加速攀升期,5-8月份,从3.4上涨到6.5; 第三个阶段,高位盘整期,9-12月份,从6.2上涨到6.9。 由于基数原因,2008年5月份和8月份CPI将分别有一次较大幅度的回落,在环比指数能够走稳的情况下,这两个时期成为推进能源价格的重要时期。6月份由于同时具备通胀环比同比下滑的环境,这个时机被政府利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 我们预计今年9-10月份(偏9月中旬)和明年3-4月份(偏3月中旬)将是下一次能源价格调整的重要时点(幅度会比6月份的稍小),这两个时点将会出现有利于能源调价的通胀回落环境,同时经济增长下行的幅度也将趋缓,奥运会开完之后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能源价格波动对通胀的影响分析 能源价格改革不仅要观察通胀形势的变化,而且还要考虑改革对中长期通胀形势的动态影响。能源价格的上调将直接增加国内通胀压力,增加各行业企业和居民的成本支出压力;相应地,能源价格下跌将减轻国内通胀压力,减少各行业的成本压力。 我们测算了主要能源产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各类价格指数的潜在影响: (1)各种能源产品价格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 从对总体物价指数的影响程度来看,电力>成品油>原油>煤炭>焦炭>水>煤气。 从对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的影响程度来看,电力>成品油>煤炭>原油>煤气>水>焦炭。CPI对二次能源的敏感性超过一次能源,对成品油的敏感性超过原油,对电力的敏感性超过煤炭。 从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影响程度来看,电力>成品油>煤炭>原油>焦炭>水>煤气。 从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来看,电力>成品油>煤炭>原油>焦炭>水>煤气。 (2)从各类物价上涨的幅度来看:PPI>总体物价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CPI>GDP平减指数,PPI涨幅最大,CPI涨幅较小。上涨幅度反映了各类价格指数对能源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从测算结果来看,生产类价格指数要比消费类价格指数敏感。在消费价格指数内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比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敏感。 我们的结论是:能源价格上涨对生产领域的潜在影响大于消费领域,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大于居民,对城市居民的潜在影响大于农村居民。 根据我们的测算,原油、成品油、电力、煤炭等能源价格分别上涨10%,对CPI的潜在影响分别为0.387%、0.576%、0.924%和0.405%。 国家发改委2008年6月19日宣布对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这是在今年CPI首次出现大幅度回落背景下做出的政策决定。 根据我们的测算,此次价格调整将实际抬高中长期CPI0.89个百分点,PPI2.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45个百分点。 (杨建龙为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