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受原料奶涨价之害,下游受政府价格干预且无成本转嫁之力,自身又有营业费用高企的顽疾,伊利股份正经历着一段艰难时光
陈晔/文
在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实施办法》,《办法》对牛奶等产品价格实施干预。再加上原料奶收购价一涨再涨的背景下,伊利股份(600887)的处境令人关注。伊利股份内部人士告诉《证券市场周刊》:“我们的龙头地位还未在产品定价方面体现,如果伊利产品涨价,我们担心多年辛苦取得的市场份额被别人拿去,因此对涨价我们十分谨慎。”虽然乳品企业自2007年10月起有过两轮涨价,但伊利股份仅在2007年12月与蒙牛同时进行过一次提价。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伊利股份的最大对手蒙牛,在第一轮乳品涨价中坚持不涨价。蒙牛希望利用自己在营销费用、税收等方面的比较成本优势,通过等待更长时间打击对手,然后以较低价格抢占市场。 在2007年10月第一轮乳品价格上涨潮中,参与其中乳品企业多为二线品牌或地方乳企。一方面,这些企业支撑成本上涨的原有积累基础比较弱,在原料成本全线上涨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价进行化解;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与伊利股份等全国性乳企的“战场”和产品稍有不同,前者多以某一区域为主战场,并主打“新鲜”巴氏奶等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而伊利股份等以常温奶见长。 上述伊利股份人士感慨称,目前,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已经上涨超过了20%,虽经过两轮上涨,终端乳制品价格仅提高15%,乳制品的价格与价值太不相符。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奶业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对价格相当敏感,伊利股份很难通过提价化解成本上涨的压力;而竞争对手的低价策略,也让伊利对于涨价相当谨慎。实际上,乳品行业的洗牌尚未结束,乳品企业正在奶源、渠道、品牌、资本等各条战线上展开。 为应对两头受压的尴尬处境,伊利股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发高端产品,如婴儿奶粉、酸奶、舒化奶等。这些产品的毛利率比液态奶高,化解成本上涨的能力较强;而如舒化奶等产品为伊利股份独有,可以获得一定超额利润。 但是迂回策略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伊利股份是国内最大的液态奶企业,2007年1月-6月,伊利股份液态奶销售收入为60.74亿元,占总收入的65.35%,而奶粉及奶制品的业务收入为12.96亿元,占总收入的13.9%。在超过60%的销售收入通过液态奶获得的情况下,伊利股份的这种补救措施只能是“杯水车薪”。 在遭遇外部环境考验的同时,伊利股份的营业费用率很高是其另一个软肋。2006年,伊利股份的营业费用率为20.73%,同为乳业巨头的蒙牛乳业同期的营业费用率为14.65%,而同期行业营业费用率为13.5%。 以往,在高营业费用率的情况下,伊利股份通常都会录得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如表)。但是,在原料成本大幅上涨而又无法向下游转嫁的情况下,高企不降的费用率显然让伊利股份大受其伤,其毛利势必将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