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 文国庆 上周说道“美股反弹告一段落,A股市场将经受考验”,这话说对了一半。正确的一半是,A股市场本周见顶后快速回落,前期低点受到严峻考验;错误的一半是,美股反弹尽管乏力,但也比境内市场好得多。

美国市场暂时的下跌受阻,在于其政府持续有利的政策干预:对房地产按揭市场的3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另外,限制股票做空的政策再度延长20天。总之,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比较务实,真枪实干,刀刀见血。 而境内市场呢,情况正好相反,尽管经济运行傲视全球,官方舆论也在维稳护盘,但是几个压力还是使得投资者不敢安心持股。其一是政府要员的讲话反复强调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太多,要注意防范风险。其二是政府再次开闸发行大盘股。其三是进入8月份大小非解禁市值再次进入高潮:市值3000亿元。第一个动向让投资者猜测高层对于国内外经济的走势心里没底;第二个动作可能使投资者做出“政府不介意市场下跌”的误判;第三点则是投资者永远的心痛:普通投资者和权势者进行制度性博弈的底线在哪里? 这三大忧虑的核心是心里对政策没底,逐步形成“奥运前出局观望”的心理暗示。随着成交量的萎缩,震荡盘跌的趋势开始形成,而周四的破位下行,有点试盘的味道。试什么盘呢?一来可以试探一下投资者的心态,二来可以试试高层的真实想法。而周五的绝地反击,明显具有搏政策利好的味道。 有没有政策利好,到时候就知道了,但是市场的这种心态,也体现了一定的博弈理性。客观地说,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尽管不如以往,但基本健康,市场估值水平也有吸引力,投资者最为忌惮的不是股票好不好,而是高层判断和政策走向是否出现重大失误。毕竟全球经济处于微妙时期,一旦政策失误,必定殃及股市。对于政策的争论是尽人皆知的,投资者忧虑的是能否形成共识——机构们不敢入市的原因,主要是这个缘故。尽管我看好这个市场,对短期政策也经常担心,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认为即使短期政策出错,很快也会得到纠正,所以不必过于忧虑;而多数机构不这么认为。周五尾市突然上涨,据说是由于货币政策放松或者平准基金入市,我的看法是二者皆有可能,但不可能双箭齐发。 关注政策走向的同行谅已察觉,宏观政策正在逐步转向,经济发展优先了,从紧政策不提了,出口退税率反弹了,资金开始松动了。一切转变虽仅仅是开始,但政策的变化说明判断的变化,也说明思路的改变。鉴于政府运作的特点,政策改变初期往往是含蓄的,但是一旦大家普遍察觉了,这种变化往往会加速。在我看来,由于统计方法的原因,当局前期对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了阶段性误判,而到了6月份以后,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开始出现调整的动向。我之所以认为近期政策调整会加快,是因为这种误判已经很严重,到了非大力调整不可的程度了——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可以看出,高层有点急了。其实,不但货币政策,就是房地产政策也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了,大家可以注意近期的动态。 政策只要出现调整,股市走稳就是可以预期的,我对此的信心在日益增强。所以,周末投资者对政策的博弈,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