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的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经济进一步走缓



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可能低于10%,而下半年增速的低点可能还会低,但是通胀的因素可能会使政策调整的难度加大

    作者:本刊记者 钟华 本刊特约作者 齐忠恒/文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二季度GDP达到10.1%,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挫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市场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不容乐观。《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以下简称“预测”)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还将进一步下滑,可能达到9.8%左右。

  这一结果是本刊三季度“预测”23家海内外机构共同参与预测的平均值。其中,本次新参加本刊“预测”的机构有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和此前两个季度的“预测”一样,三季度“预测”包括季度“预测”、年度“预测”和“调查问卷”三部分。根据原则,“预测”年度优胜奖入围者,须参加每个季度的季度“预测”活动,同时,对各项经济指标的预测要符合要求。

  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期,中国三季度通胀率将较二季度进一步下滑,CPI会降至6.5%左右。但由于一季度、二季度通胀率高企,经济学家们预测全年CPI将会维持高位,达到7%左右。这将远高于年初中国政府确定的4.8%的通胀目标。

  或许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高于预期和通胀放缓低于预期,经济学家对未来政策走向存在较大分歧。

  经济增长进一步走缓

  本次“预测”中,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均值为9.87%,这较去年同期12.2%的增长率有2.3个百分点的放缓。个别经济学家对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更为悲观,雷曼兄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就预测,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仅为9.2%,中银国际经济学家程漫江的预测值为9.5%。

  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而言总是显得非常重要,由此本刊在“三季度调查问卷”中向经济学家们提出:下半年中,单季GDP增长率较低者会到多少?在参与“调查问卷”的21位经济学家中,仅有6位预测在10%以上。此外,有8位预测在9.5%-10%这一区间,有6位预测在9%-9.5%这一区间,还有2位甚至预测在8%-9%这一区间(见表1)。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面临诸多挑战。这可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窥出端倪。

  从投资来看,经济学家对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预测均值为26%,低于上半年26.8%的增长水平。如果仅从这一比率来看,增速还算不低。但如果从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真实的投资增速就有另一番景象——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节节攀升,6月份升至10%。

  我们从与固定资产价格相关的生产价格指数(PPI)来看,参与PPI问题调查的18位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本年度PPI增长率顶点会在三季度或四季度,有12位认为其峰值在10%及其以上。要知道,6月份PPI为8.8%时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10%。

  这意味着未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还将进一步走高,由此来看,三季度真实投资增长率还将较二季度的真实投资增长率进一步放缓。

  与此同时,中国贸易顺差增速也在下降。根据经济学家们预测,三季度出口增长为18.45%左右,较上半年21.9%的增长率回落3.4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为27.31%,较上半年30.6%的增长率回落3.3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出口基数大于进口基数,上述预测值表明中国贸易顺差将在上半年同比负增长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

 舒缓的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经济进一步走缓
  从消费来看,根据本刊经济学家们的预测,三季度消费增长率的均值约21%,年度消费增长率的均值在20.8%。这一数值处在较高水平。但如果考虑到中国居民真实收入增长率一季度为3%,二季度为6.5%,双双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挫,加上高企的通胀率,也许你就不会对中国真实消费水平持乐观态度了。

  通胀预期持续回落

  毫无疑问,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水平大幅放缓,是受到了通胀高企的侵蚀。

  由此来说,参与本刊“预测”的经济学家们对三季度通胀水平给出了较为积极的认定。经济学家们预测,三季度通胀率将较二季度进一步下滑,平均值约为6.5%。

  但考虑到中国上半年通胀率高达7.9%,以及国际油价高企、国内电力等能源价格调整对通胀率带来的影响,经济学家们对全年CPI预测均值为7%。当然,也有经济学家对通胀趋势较为乐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李慧勇就预测,全年CPI会降至6.4%。不过,即使是这个预测数据还是难以完成中国政府2008年初确定的通胀率控制在4.8%的目标。

  通胀率高,已经是全球经济的通病。目前全球有50个国家通胀率维持在两位数左右的水平,这也给中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对于全球通胀走势,经济学家们的分歧较大。参与本刊全球通胀“调查”的21位经济学家中,有7位认为,下半年全球通胀将继续恶化,上两位数通胀率的经济体数量将增多;但也有5位认为,下半年全球通胀将有所改善,上两位数通胀率的经济体数量可能减少。两派观点几乎平分秋色。

  货币政策分歧大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步伐出乎此前经济学家们的预测,而通胀放缓的水平却不尽如人意,经济学家们对未来政策走向的分歧也较大。

  本刊就“下半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调查”问卷来看,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中,有5位持“继续紧缩,加息和(或)动用准备金率等”政策意向,也有5位持“维持目前态势,不加息,不动用准备金率”政策意向,但持“大力刺激内需,动用财政手段补贴通胀,增加投资”政策意向的经济学家也多达8位(见表3)。

  尽管政策分歧较大,但大家对利率政策变化较为一致。从“利率”这一指标预测来看,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利率会维持目前4.14%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在季度“预测”中,认为存款利率会上调一次的经济学家仅有3位;年度“预测”,有5位经济学家认为加息一次,但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不会降低存款利率。

  此外,本次“预测”中,经济学家普遍看淡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在季度“预测”中,经济学家对三季度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测均值为6.72,在年度“预测”中,这一指标的均值为6.61。而在7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水平一度达到6.81的低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9285.html

更多阅读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简介?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原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

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有些失灵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

中国经济今年将进一步面对增长放缓的挑战,世界银行在本周三(5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醒北京政府,应该做好准备面对经济增长突然放缓所带来的挑战。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波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在欧洲

声明:《舒缓的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经济进一步走缓》为网友谈情说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