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仕通的遭遇证明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有多严重。尽管一切终将归于平静,但膜拜大交易与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
要想知道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有多严重,不妨看一下PE翘楚百仕通(Blackstone)的最近遭遇:它在去年第四季度陷入亏损,2007年全年利润则下跌近90%,股价如今只有去年IPO发行价的一半。创始人兼CEO斯蒂芬·施瓦茨曼把这种局面归咎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他对“恐慌”(Panic)一词强调的次数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描述百仕通在2007年的里程牌时,竟让它出现在一个完全没有想到的位置上:“第一:我们恐慌了(wentpanic)我们在6月份上市了(wentpublic)。”
仅在一年前,百仕通还被称作新的“华尔街之王”,施瓦茨曼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一掷万金的生活方式,都令人瞠目。但如今,随着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百仕通、K.K.R.和凯雷等PE旗舰公司,都身处艰难时世。“危机会持续多久?我说不准,没人知道答案。”施瓦茨曼说。 过去几年来,PE公司购买了数千家公司——大多是通过借来的钱。现在,在资金上促成这一繁荣的银行家和投资者则在打退堂鼓。PE业命运逆转的速度之快和受挫之重,让华尔街也惊讶——凯雷集团旗下的凯雷资本眼下甚至面临被清盘的危险。 坏消息还会在PE的产业链条上扩散。据估计,花旗、高盛和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持有近1300亿美元的与PE交易相关的杠杆贷款,随着这些贷款的价值缩水,这些金融机构在将来可能得进行新一轮的冲销。被PE收购的公司也将面临严峻考验:过去PE公司竞争激烈,为达成交易不惜支付高价格,由此产生的庞大债务压力则落到了被收购公司头上。 凡此种种,都让那些对中投公司的投资策略持批评意见的人士有了更有力的论据——中投在百仕通的投资如今已缩水一半。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中投的风险容忍度比较低,它应该对自己的投资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非鲁莽行事。对此,中投的管理人士辩称批评者不了解这桩交易,而中投在百仕通中是长期投资者,不能以目前的境况就说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投资。 就华尔街的演进历史来说,中投的辩护有其道理。眼下来说,信贷市场的恐慌只是关上了过去那些能促成大的PE交易的“容易钱”的水龙头,作为华尔街最大的PE公司,百仕通仍能吸引资产,管理资产规模已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7%,基金管理费用也在增长。此外,市场的萧条也有利于百仕通这样的PE公司用更低的价格达成交易。 施瓦茨曼和鲁宾斯坦等交易大师的名声固然会因眼下的混乱蒙尘,但金融市场的记忆向来是以天计,就像触底的股票和债券,反弹也可能只是瞬间之举。只是盛宴的规模会缩小,而PE交易大师被视作“宇宙之王”膜拜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不想再承担鲁莽行事的中投和其它金融机构来说,他们需时时牢记凯雷创始合伙人威廉·康威的那句警告:“过剩的流动性环境不会持续,它持续的时间越长,结束时造成的灾难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