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秘疯狂炒作的内幕:下一个疯狂是谁》
由于已经对翡翠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杨东琼在参与赌石的过程中没有特别惨痛的教训。对这个行当了解得越深入,她觉得其中的风险越大。“赌石我们现在赌得不太多,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本身石头很贵,原料很贵,那么为了风险小一点,一般我们还是买原料。”现在,杨东琼更多的是选择直接购买玉石原料。按照她的说法,这种选择虽然不能带来超额利润,但也不会让她赔得血本无归。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参与赌石的人,都或多或少交过学费。 北京七彩云南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静纯说:“一般就是那儿有一块石头,它是被皮包裹的,我看上了,我可能会围着石头转,以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看上这块石头围着石头转,现在可能有十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看上这块石头围着石头转,那么自然而然,水涨船高,在这种情况下,毛石价格就上涨了。”既然是赌,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连经验老到的行家,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想在赌石上捡漏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对于外行来说,靠运气能赢的希望非常渺茫。赌石的火暴一方面说明了这种交易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翡翠市场的火暴。如果你最近逛商场就会发现,现在卖翡翠的是越来越多了。
![第29节:下一个疯狂是谁(2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54196583401.jpeg)
绿的翡翠,红的市场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全国热映,引起观众哄堂大笑。重庆工艺品厂厕所里偶然发现的一块翡翠,引来各路强人的搏杀。工厂方面期盼这块石头能救活企业,而江湖大盗则费尽心机要攫取它。这部颇具黑色幽默的影片,无情地嘲讽了故事中人。它以喜剧的形式,折射出当下无数中国人对财富的强烈渴望和丰富想象。那么,一块石头何以具有魔咒般的迷惑力?简单地说,远古时先人以贝壳、兽骨、树枝装饰自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具有了开采能力,中国人就“因地制宜”地玩起了玉,而欧洲人玩的是宝石和钻石。中国文明与玉的缘分是长久的,或者说玉见证了这种文明的产生与延续。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玩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一路玩到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汉唐宋和明清两代,然后是奔小康的今天,在时间上延续了一万年之久,在涉及面上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再考察器物本身,则从祭祀通神的礼器到王公贵族的权力象征和佩饰、寻常百姓的避邪之物,越玩越精致,越玩文化内涵越深厚。在文物界还有人提出:除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外,中国还应该存在一个贯穿时间更为漫长的玉器时代,这个观点在史学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