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秘疯狂炒作的内幕:下一个疯狂是谁》
(2)低级别茶卖高价。由于买者不了解,花言巧语的商家一介绍,买者就会上当受骗。 (3)湿仓茶冒充干仓茶。许多通过湿仓,将新茶多次渥堆、发酵,利用快速催熟的原理冒充自然、正常发酵的茶叶出售给消费者。 (4)以新充老。有些商家将一些不适合做茶的原料,通过人工发酵的方式使之变色,达到貌似老茶的效果,从而冒充老茶销售。但这种茶一喝就会露馅,不过喝茶者需具备一定经验。此招主要蒙骗那些不懂普洱茶的顾客。 (5)回炉茶。有些商家趁着市场比较热的现状,将一些大厂家的茶购回分解,用次茶做芯,将大厂家的茶叶包在外围,冒充大厂家的好茶出售。 (6)改头换面。普洱茶的质量可分9个等级,但有些实力较弱的商家不具备很强的实力,于是就采取伪装包装的方式。将次茶换上正规厂的包装,冒充好茶出售。 (7)发霉茶充好茶。北京某市场上一家专营普洱茶的茶店,号称专卖老茶,但是石先生曾经购买过一批老茶,其中许多已经发霉,根本不能喝。 (8)台地茶冒充古树茶。这种方式在明眼人看来,非常拙劣。台地茶产量大,古树茶产量低但价格高,为了多卖些钱,有些商家会将台地茶说成古树茶来蒙骗那些不懂茶的顾客。 记者在产地了解到,一般茶叶的批发价仅为几十元(每斤),根据质量、产地及年份的不同,批发价从几十元(每斤)到几百元(每斤)的价格都有。但是到了销售区,茶叶的价格就开始变“乱”,以年份定价似乎成为固定标准。这样还不算,在北京许多茶店乃至批发市场,一些仅有年份但茶叶质量一般的茶叶都敢标出“千元/饼”等高价格来卖,上万元一块的茶饼也不少见。不是说普洱茶卖不到这个价格,但能到此价位的都是优质陈年普洱茶,而这样的茶数量非常稀少。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0年以来,六大茶山原料全部加起来不过100多吨,再经过加工可能只有几十吨。最近云南的某些大集团号称自己年产量1000吨以上,而且打着易武、六大茶山旗号,很多购茶者以为实力强就是好茶,结果买了以后一喝又苦又涩。 “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是正宗的。”张一元茶叶公司董事长王秀兰说,虽然北京市面上的普洱茶都是真普洱茶,但是却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正宗的普洱茶对产地有着严格的要求,优质茶通过合理存放,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自然发酵后,其汤色、口感、香气都有上佳表现,劣质茶虽然也能喝,但却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优质陈茶。

收藏普洱茶,前提是选择好产地,选择好原料,以及好的陈放条件,只有解决这三条才能收藏。据业内人士介绍,普洱茶的升值幅度为每年增长25%。举例来说,一年的生茶如果当年卖100元/饼,第二年就能卖到125元,依此类推(但也需要看其存放条件,因储藏条件不好而导致茶叶霉烂,就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