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商人18诫》
“无商不奸,为富不仁”,这是人们对商人普遍的看法。其实,“无商不奸”并不是经商的正道,而是特定环境、特定时代造成的,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在封闭的环境下,商人可以奸猾,比如因为信息的不发达,商人能轻易搞价格欺诈。但是在信息发达的现在,撒谎越来越难了。其二,在不规范的社会体制下,商人不得不奸猾,不得不反常规行事和暗箱操作,否则就无法生存。我们会发现,越是封闭落后的地方,商业中的违规行为就越多,原因就在于此。在开放的现代商业社会里,“无商不奸”这种生存之道是不能成立的。没有信誉的企业和商人注定是短命的,这一点已经被商业发达的地区与国家所证明。越是商业发达的地方,社会的文明程度、诚信程度就越高,这说明商业和商人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15节:商人18诫(1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54634130941.jpeg)
建立诚信必须要有诚心以及对自己生意的重视。奥康皮鞋的掌门人王振滔为商人们做出了好榜样。 关于王振滔,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两次剪鞋的故事。 第一次剪鞋发生在1998年的一次展销订货会上。当时一位外商久久地徘徊在“奥康”的展台前,似有疑问。王振滔热情地走上前去,请这位先生为自己公司的产品提提意见。外商拿起一双皮鞋,问:“这是真皮的吗?”王振滔答道:“尽请放心,绝对是真皮。”外商摇摇头,以老行家的口气说:“真皮做不出这种效果……”王振滔二话不说,找来一把剪刀,把那双皮鞋剪开,又递到外商手中说:“先生,你是行家,你帮我鉴定一下,看是真皮还是假皮?”外商惊讶地看着他这一举动,接过鞋来,仔细品评一番,点点头说:“真皮、真皮!用真皮做出这种效果,了不起,我跟你们订货。”紧接着大批客商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