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开20几岁的迷思:20几岁的问号》
3.惰性造成的拖拉 此类人的拖拉,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要付出劳动或做出抉择时,他们总会找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 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有些人却深陷泥沼,被主动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这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积极的想法出现时,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最后,如果在做某件事情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也会因失去方向而出现拖拉现象。如果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也会产生厌倦或反感情绪。太多的琐事、动力不足,或自律能力、执行能力不够等,也都是造成拖拉的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拖拉的习惯就会越来越少,但仍有大部分人在这方面需要更大改善。对这样的拖拉族来说,他们一直受着无意识的支配,他们自己本身也非常清楚,这种习惯有很大的危害性,但始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3.砍断拖延恶习的九把刀 你曾为了要改掉拖延的坏习惯,而陷入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力自拔的深渊吗?

无论做什么事,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有句话说:“任何事情一旦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据调查显示,台湾大约有34.6%的人都有拖拉的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清楚,拖拉不是好习惯,但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多年以来的拖拉习惯,为你造成多大的损失吗? 我们现在来估算一下: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拖拉现象的呢?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你因为拖拉付出了什么代价?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你付出的代价,会是多少呢? 如果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下去,你会失去多少机会? 这些机会用金钱来衡量的话,会是多少呢? 也许,当你真正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之后,你就会被庞大的数字震惊得目瞪口呆。的确,这就是我们因拖延而必须承受的苦果。如果你有了这些金钱,也许你可以做好多你想做的事情,甚至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产生巨大的飞跃,然而,你却被这个温柔的杀手给毁掉了。 美国有位专家曾说,做事拖拉是一种心理疾病,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不甘平庸,希望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和美好,就必须克服这种拖拉习惯,彻底甩掉这个阻碍我们成功的包袱。 既然如此,克服拖拉的习惯,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把任务分为几小块 对那些繁重的工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若干小节,然后一点点完成。例如,你打算自己写三百多页的书稿,那就坚持每天让自己写两页,这样,差不多半年就可以完成了。如果你想一下子就全部写完,很可能会被目标吓倒。 还可以将那些大的、复杂的事情简化为小的、简单的步骤,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降低难度,而你也会乐意去做,进而减少了拖拉的几率。 2.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常找些不合心意的事情来做,以此来磨砺意志,克服恐惧和厌烦心理,这样,可以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克服拖拉习惯。 3.心动马上行动 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之后才着手去做,这个世界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所以,要逼迫自己。该温习功课了吗?立即拿起书本阅读。该清洁卫生了吗?立即去找打扫工具。无论什么事情,一旦要做,那就立即动手去解决它,不要给自己留有任何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