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Google赞助的X大奖组委会登月大赛目前报名筛选出了10支队伍,请问几个报名参加的中国团队为什么都被筛选掉了?是技术实力不足,是语言沟通问题,还是资金背景不足? Google:2月21日第一批筛选出来的10个小组,已经正式成为这场登月竞赛的决赛选手,这并不是意味着报名截止了。其他有实力的队伍还有可能登记,包括中国的团队。我们希望参赛的竞争者还是应该多看看这次挑战赛的规则手册和“入门指南”,不要盲目报名,所有希望参与登月挑战赛的选手,可以找X大奖组委会的萨拉·埃文斯(SarahEvans)和贝姬·拉姆齐(BeckyRamsey)沟通。

三联生活周刊:Google对于信息梳理的热情,俨然非常迫切,包括月球地图和Googlesky等项目,那么对于登月大奖赛的技术挑战,尤其是登月探测信息的传播方式,可否看做是Google对于信息热情的延续? Google:我们这个公司的人都有一个偏好,那就是迎接大挑战。正如你说的那样,我们试图完成一些相当宏大和影响深远的事情。除了赞助这项挑战赛,我们与登月任务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过我们希望从参与队伍中获得一些启发。实际上,太空探索已经让我们的文明产生了难以置信的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之所以Goolge以赞助的形式鼓励X大奖参与者实现民间登月的技术挑战,就是希望最终以技术的方式造福于民间公众和私营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高额奖金的竞争性刺激方式,Google似乎最近非常热衷这种激励性的方法,不光登月大赛的3000万美元总奖金,甚至为Android平台开发程序,也采用了类似的激励方法,你们有何想法? Google:高额奖金与竞争,目前Google与X大奖组委会只是提出了这种激励策略。归根结底吸引我们的还是价值创新,以及伟大构想对于现实世界的深远影响,这才是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核心焦点,也是我们拿出高额奖金方式赞助X登月大奖赛的根本原因。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中国官方的嫦娥登月计划,已经发射了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另一方面NASA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宇航员重返月球。Google发起这次探月飞行的竞赛,是否在暗示全球民间宇航力量的崛起? Google:作为一个提倡创新的公司,Google非常尊重各领域的创新和由此产生的社会贡献,以及实现创造的个人和私营公司。我们也意识到,没有政府资助的太空探索项目是独特的,自由的探索制度随时可能产生很多重大技术突破。譬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阿波罗计划,就引起了全世界很多人对于数学和科学的热情。Google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在去年宣布赞助X大奖登月计划的时候,表达了我们的希望:“一小组雄心勃勃的技术狂,足以让我们所有人接近重返月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