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网:陈一舟的第二章?



    结束了自2005年以来的快速扩张,2007年的陈一舟终于复归到专注于SNS的道路上。

 校内网:陈一舟的第二章?

    本刊记者 孙梅

  2007年,互联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未来明星Facebook(www.facebook.cn)身上。创建于哈佛大学寝室里的Facebook,从最初封闭式的圈子向更为开放的平台化转变,大获成功。而微软以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网站1.6%的股份,更激起互联网界的无限遐想。在中国社交网站中,与Facebook最形似的校内网,也因此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就在Facebook宣布进入白领和高中市场之后,2007年11月20日,千橡互动旗下网站校内网,也正式宣布进军白领、高中市场。“微软10月底入股Facebook之后,后者市值已膨胀到150亿美元,资本浪潮正推动着中国同类型网站前进。”千橡互动CEO陈一舟一点也不避讳其成为中国版Facebook的野心。

  回到原点

  2006年9月,正在大力扩张中的陈一舟,以没法让校内网创始团队讨价还价的投资额,一锤定音买下融资失败的校内网后,与旗下5Q校园网进行整合。

  这次出手,被众多投资者和互联网评论家认为是千橡集团扩张两年以来最有价值的投资行为。事实上,几乎每一个熟悉陈一舟的人都表示,陈热衷于投资,从Chinaren(www.chinaren.com.cn)的创立开始,到高价抛出搜狐的股份,以及为千橡融到4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再到收购校内网,都显示了很好的投资感觉。

  校内网被收购后,并没有受到千橡集团扩张停滞的影响。在2007年中,校内网通过一系列公益和慈善的活动,在大学生中迅速推广开来:与中央电视台(www.cctv.cn)慈善1+1栏目组联合举办的2007年大型公益、慈善暑期实践活动,得到了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北京可口可乐公司(www.coca-cola.com.cn)联合进行的2008年校园奥运火炬手网络选拔,更是在北京高校中掀起了一股参选奥运火炬手的热潮,不少大学生都希望通过参加校园奥运火炬手选拔来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热情与支持。

  无论从强大的功能性,还是从活动的丰富性来说,校内网已经完全抓住了大学生人群的心理,为大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收购一年之后,校内网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有数据显示,目前校内网已经拥有2200所大学的超过1800万的在校大学生用户,其中980万为活跃用户,是中国Web2.0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校内网负责人许朝军向记者介绍,成立于2005年12月的校内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去年10月被千橡公司收购后,获得了进一步高速发展的机会,一年来已经占据了中国高校SNS网站75%的市场份额。

  2000年,陈一舟曾将自己创立的校园社区网站Chinaren以3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搜狐(www.sohu.com.cn)。戏剧性的是,收购校内网,从卖方变成买方,陈一舟花了6年回到了校园交友社区这个原点。

  其实长征才开始

  在2005年扩张停滞后,人们倾向于相信,陈一舟会在校园社交领域对校内网进行精耕细作,正如很多初创企业一样,初期需要通过集中发展某项业务,找到商业模式并取得市场的主动权。

  但陈一舟在面对采访的时候显然认为,校内网已经有足够优势进行扩张。明确的目标市场,充足的资金来源,创新的市场营销能力,校内网在各个方面都做好了进军新市场的准备。对于进军白领和高中市场,陈一舟认为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这才是让公众熟悉的陈一舟。校内网在初步确立了优势之后,就将目光盯在白领和高中领域,与其说是跟随Facebook的思路,不如说是陈一舟的本性使然。

  在陈一舟眼里,千橡从来就不缺策略吸引白领。陈认为,在产品性能上,校内网是个人人际关系的积累,QQ、MSN等只是个小的客户端,而校内网充分发挥了“页面互联网”这个功能,它可以永久保留照片,是个浏览器。随着人们社交圈越来越大,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与身边的人和熟人保持联系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校内网则为这些人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平台。

  陈一舟认为校内网可以把社会网络做成像星巴克(www.starbucks.cn)一样的品牌,让身在其中的人感觉到是一种时尚。同时,陈也意在通过对大学生上下游领域的进入,提前竖立竞争门槛,以抗衡Facebook等国外的竞争对手进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说校内网在大学生领域取得绝对的优势还言之尚早,而且其在每个领域都有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比如即将进入的白领市场,已有若邻、联络家严阵以待,更不要说在大学生市场,腾讯、chinaren的虎视眈眈。然而,校内网最大的对手仍然还是自己。

  首先,品牌是校内网最大的软肋。“一个白领能以‘校内’为家?”某互联网评论家如是说。从学生到毕业生的转变,是一种文化沉淀的转变,不是一个公司就能扭转的。这种文化的转变和陈一舟认为的白领群体是大学群体的简单延续不同,因此以“校内”的品牌来做白领市场,风险极大。

  其次,进入白领市场明显是Facebook的跟随策略。东方和西方在职业方面的人文化差异很大,东方人的职业基本上是“社会角色”的扮演,并非是生活中的自我;而西方人则是相对统一。校内网以公司为中心,封闭“网络”做白领市场,需要挑战的是中国传统的办公室文化,这种模式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也与真实网络相去甚远。

  这些都将是校内网在进军新的市场时,将要面对的问题。

  陈一舟在千橡刚拿到投资时,曾用“stayhungry,stayfoolish(保持饥渴,保持执着)”作为电子邮件的签名档,当时,千橡迅速扩张,拓展了非常多的业务,后来发现这些新业务很多都不能赚钱时,陈的签名档就回归到了“lessismore,fastisslow(少就是多,欲速则不达)”,这个签名用了一年。现在,陈一舟的签名档保留了“lessismore”,但已将“fastisslow”改为了“speedislife(速度就是生命)”,不知以后,其是否会加上“长征才开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264.html

更多阅读

陈一舟谈校内网更名:万里长征第一步

陈一舟为何抛弃苦苦三年在几千万学生中建立起来的品牌? 本报记者 辛苑薇 北京报道 已关闭两年的“人人网”,突然奇迹般“复活”。 8月4日,千橡互动集团对外宣布,“校内网”正式更名“人人网”,成为面向所有网民的沟通娱乐平台。 据千

陈一舟:互联网大玩家的两个教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8月4日下午,众多媒体十分疑惑地来到“千橡集团战略发布会”的现场,因为他们接到的邀请函上除了时间和地点,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在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和一段煽情的视频之后,陈一舟宣布,千橡旗下的校

陈一舟 陈一舟的十年网事

未知的旅程 那段时间,陈一舟做出了两个极其正确的决定。一个是花费5000万人民币收购校内网。另一个则是开发《猫游记》,进军网游。仅仅一年半后,校内网成为此次软银投资的核心价值所在,而以《猫游记》为代表的网游业务,则成为千橡集团内

千橡CEO陈一舟:社会化网络用户行为研究

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1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视频图文报道,以下为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的发言实录: 黄澄清:下面,我们有请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先生为我们发表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社会

陈一舟:校内网更名人人网是大势所趋

 5个月内猛涨3000万用户之后,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却宣布将注册用户近7000万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如此高人气的网站突然更名的原因是什么呢?   昨日,陈一舟解释,随着校内网大学生用户群陆续从“校内”走向“校外”,以及越来

声明:《校内网:陈一舟的第二章?》为网友樱雨墨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