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宝平 家族企业必须从当下存在的状态中突破出来,突破传统和血缘的束缚,在理念上和运作体系上进行转型,明确未来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改造企业组织,进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创造并坚持良好的家族价值观,协调好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 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突破
![中小企业转型创新之路 中国家族企业成长与转型之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70931895258.jpeg)
中国家族企业可以成为民营经济的代表,但是他们的成功取决于政策和家族企业群体能否具有长远眼光。 “将来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对我们家族企业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转型?”在2007慈溪家族企业国际论坛上,家族企业主们连珠炮似的问题投向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家和家族企业研究专家,甚至家族企业家主们讨论,“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接班和转型能否长久?”这些对于家族企业都是至关重要乃至决定生死存亡的问题。 中国的家族商业固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家族企业主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他们认识自身和未来有非常大的影响。从最初个体劳动者的身份、到个体户,再到后来的私营经济体,家族企业与其所生存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一方面是民间浓厚家庭伦理传统的基础与家族生存延续本能的融合,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要求与压力。从而使得中国家族企业主们需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以便做出调整。 家族企业与环境互动的经历,造就了中国家族企业主独特的性格,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他们的大胆与保守、自大与低调的战略行为以及他们对待财富使用的方式上。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家族企业在发家过程中大多大胆而富有冒险精神,他们的冒险精神获得了惊人的回报,于是他们认为冒险才是获得发展和财富的根本,而不管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所以,当一个讲规则的经济全球化环境来临的时候,许多家族企业没办法适应,进行成功的转型。 而对于财富使用的态度和方式,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家族企业主的群体特征,他们身上烙着中国文化沉积下来的子承父业的深刻传统。靠着自己一辈子的血汗打拼下来的基业,多数人极少考虑自己的财富与社会的关系,为自己和子孙积累资本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甚至,如果子孙不肖、挥霍成性、或者天生缺乏管理才能可能将家业败坏掉,他们似乎没有体现出更深刻的超越家族利益的忧虑。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成熟,家族企业作为商业组织存在的一种形式,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肯定。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的家族企业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审视自身,考虑更长远的未来。 有调查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家族企业来说,成长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与国外的长寿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讲究调和持中、不偏不倚的精神,使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怕冒尖、反对竞争、不求进取的生活态度,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以“小康即富”了。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家族企业转变成符合当今经济潮流的现代企业组织。 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家族企业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清晰后,中国家族企业必然能突破文化和自身的限制,可以做大做强做久。 本刊广泛的调查也表明中国家族企业有着积极的未来。在受访者中,只有不到17%的人不太看好中国家族企业的未来。有63.77%的人看好中国家族企业的未来,他们认为中国家族企业可以成为民营经济的代表,但是他们的成功取决于政策和家族企业群体能否具有长远眼光。 也就是说,家族企业必须从当下存在的状态中突破出来,突破传统和血缘的束缚,在理念上和运作体系上进行转型,明确未来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在改造企业组织,进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创造并坚持良好的家族价值观,协调好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