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兴庭 “政府已经发出了明确的导向,鼓励单向,但是这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日前,信产部某官员称,手机资费双改单已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全面实行单向收费不太可行。他认为虽然用户双改单的愿望可以理解,但简单的一刀切之后行业将很难支撑,因为连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现在的利润率也达不到50%。 据了解,香港的移动电话也是双向收费的,但港人对此似乎没什么怨言。很重要的原因,是香港电信市场竞争充分,690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有17家电信运营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同业竞争,实力相当。关键是,政府行为的所有目的,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香港是发达地区,人民生活富裕,2006年的人均GDP达到了215,752港元。但是,香港满大街的手机卡每分钟也不过0.25港元,无论是本地电话、内地电话还是国际长途,都是这个价。最廉价的,从香港打回大陆,才0.07元每分钟。充分竞争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唯一途径。政府只有退出利益纠葛,才能真正做好“守夜人”的角色,担负起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任。 近年来,电信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为中国电信走向开放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传统电信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多个竞争主体不利于资源节约。但是,光纤传输、数字微波、蜂窝移动和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电信自然垄断的特性。电信固定成本大幅下降,产业门槛降低,而需求却在猛增,投资回收期也大大缩短,这些都表明,政府插手垄断电信行业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正如有人所言,放松电信规制,引入竞争机制,电信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然而,政府在电信行业上的诸多“手术”似乎没有触及核心问题——行政垄断。管制者(信产部)虽已从“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系统中分离出来,但与被管制者(移动、网通、电信等)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手心手背都是肉,要让这些主体充分竞争,就等于让自己家的孩子掐架,于心何忍?正因为如此,博弈规则的公平性,往往会被其他利益诉求干扰。十几年了,“单向收费”千呼万唤出不来,何尝不是体制设的“路障”? 彭兴庭,行业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