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 “惩罚”也是人性化管理



    文/梁小民

  人性都有两面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制度“扬善抑恶”才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所以,人性化管理就不是简单的善待员工。

  近年来,“人性化管理”是个颇为时髦的提法。但对什么是“人性化管理”的理解并不十分准确。

  按一般的理解,“人性化管理”是对泰罗制的“非人性化管理”提出来的。“非人性化管理”就是用制度和监督来强迫员工提高效率,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用“管、卡、压”的方法来提高效率。资本主义早期工厂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工程师泰罗提出的管理体制,俗称“泰罗制”。与此相对,就出现了“人性化管理”的提法,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让员工自觉提高效率。因此,不少人把“人性化管理”理解为善待员工,给员工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不能一味实行“管、卡、压”。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人性化管理”决不仅仅是善待员工,是指从人性出发来管理企业。

  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从人性出发设计一套制度,这套制度的中心是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起来,让员工在实现自己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这就是说,不要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按非此即彼的思路设计管理制度,而是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按既此又彼的思路来设计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思路说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不同国家或企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员工追求的个人利益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即使在同一个企业中,对不同的员工的制度也不能完全相同。例如,那些收入高的白领更重视自我实现与受尊重等精神需求,而那些收入低的蓝领更重视物质需求。

  人性是极为复杂的。任何一个人,人性都有两面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制度“扬善抑恶”才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所以,管理就不是简单的善待员工。尊重人就不能善恶都尊重。“扬善”就是用制度激起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例如,人性中有不计个人利益而利他的善良一面。企业文化正是从思想上引导员工发挥出这善的一面。企业应该教育和引导员工奉献的精神。这就需要思想工作。计划经济中的企业强调思想工作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种思想工作太泛政治化,太空洞,甚至成为虚伪的道德说教而变得软弱无力。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也需要思想工作,无非是内容与方式与过去不同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世界上没有高尚的圣人。善待员工也决不是善待他们恶的一面,不是对恶的宽恕。对恶的一面要用制度去制约,这就需要监督与惩罚。从这种意义上看,泰罗制式的“管、卡、压”并不完全错。人是需要畏惧的,这样他们才会自觉地抑制自己恶的一面。没有纪律、没有约束、没有惩罚,就会没有管理,也没有效率。列宁当年正是从一分为二的角度肯定了泰罗制中合理的内容。不能一说“以人为本”就宽大无边,取消了必要的约束与惩罚。

  教育专家强调“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惩罚就没有管理”。

  管理科学说到底是人的科学。一种有效的管理理论必定是从人性出发的,考虑到了人性善恶的各个方面。因此,无论是管理理论工作者,还是企业家这样的管理实践者,都应该深入研究人性。对人性越了解,管理制度的设计越合理,就越有效。

  (作者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

 人性化管理 “惩罚”也是人性化管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438.html

更多阅读

许宇平作文《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作文700字

《这也是课堂》的审题最容易进入以下误区:①仅理解“课堂”就是在教室里所举行的教学活动,未能理解它还泛指在各种场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因而文章会缺少思想深度、新颖度。②忽视文题

声明:《人性化管理 “惩罚”也是人性化管理》为网友霁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