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吉利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私立大学能否最终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力量,仍未可知
作者:孙欣
比公办学校收费贵、质量差是许多人对民办高校,尤其是企业办大学的印象。对此,吉利大学校长罗晓明有话要说。企业办教育,究竟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对于“利与义”,吉利大学又将如何平衡? 1999年,一条“农民办大学”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哗然。“谁说办教育就是国家的事?谁说企业就不能办大学?”这个曾因“农民造汽车”而轰动一时的民营企业家李书福,又一次冲击着社会舆论对民营企业的传统认识。 8年后,吉利大学几乎已经成为北京昌平科技园区的地标,一条林荫道的右方,一座高耸的美国白宫式建筑分外醒目,三面环绕着十几栋现代化的大楼,前面则是一大片精心修剪的绿茵。大一新生们正在一座办公大楼底层办理入学手续,不时好奇地张望着这所即将陪伴他们四年的校园。 就在这座办公大楼5层的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罗晓明正忙于接待各种访客,朋友、专家、教育局人士,以及记者。他的脸上常常挂满笑容,但那笑容似乎隐藏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以及一分与公办大学校长们不同的谨慎小心。 外界的质疑、吉利的委屈 坊间对李书福的办学动机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吉利办大学是打着支持教育的幌子谋私利。罗晓明说,吉利办大学根本不图金钱回报。吉利大学的财务体系和总部完全分开,每年收入无需上缴总部。吉利集团更希望获得人才和品牌影响力。从效果看,办学8年来,吉利集团大大缩减了硬性广告的投放,每年还从吉利大学选拔优秀人才加盟吉利,同时,也为集团的研究者们提供了研究平台。 吉利也认为企业办大学在中国将是必然趋势。罗晓明分析说,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将日益国际化,欧、美的许多名校都是私立大学,日本的教育80%以上是民办教育,因此在中国办民办高校也是完全可以成功的。另一方面,中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穷国,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2%,但中国教育经费仅占全世界教育经费的1%,中国的教育一定需要更丰富的血液来补充,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民营企业、社会力量,甚至吸纳境外资金来加强民办教育。 罗晓明表示,吉利大学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此,李书福亲自设计出“311品牌人才建设”,宣扬不一定追求国家的文凭,但一定要追求个人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罗晓明说,“3”是三门必学课程(语文、英语、计算机),第一个“1”是指以人格本位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第二个“1”是指以一个岗位为核心的相关专业课程。在吉利大学的四年,学生有约两年时间完成课程教育,有约两年时间进行实战实训,例如去一些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业的磨合。 “我们的另一项优势是对企业需求更了解,更能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法学院、文学院、商学院等普遍的学院外,在吉利大学,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在公立大学并不常见的学院,例如汽车学院、动漫与游戏学院、英氏影视学院、现代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据罗晓明说,“北京市教委公布,吉利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排在北京高校的前四位。” 然而,从吉利大学的学生那里,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一位2002年入学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描述了他在吉利的学习生活:很多同学是不爱学习的富家子弟,课堂上人迹寥寥。由于这些现象很普遍,因此吉利大学被学生戏称为“青年疗养院”。聘用的老师薪水也普遍较低,例如他们的班主任,学校开出的价码是每月1000多元,干满8年给北京市户口,不少老师干了两三年后考虑工资实在太低而离开了。为了节省成本,学校还聘用了很多兼职“老师”,比如该学生的英语老师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按每课时约80元付费。该名学生还算了一笔账,在吉利大学的学费每年一万多元,且每年都在上涨,加上高于公办大学的生活费,4年下来,平均要支出近8万元,而学生最终获得的只是一张许多企业不认可的大专学历,许多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如果要升本,学生还要自行参加全国统一自考。“如果还要参加自考,我为什么要花几万元钱上吉利大学呢?”于是,该名学生不到大三便离开了吉利,自学备考,当时,班上大部分同学也相继离开了。
此外,为了保证每年招到足够的生源,吉利大学鼓励在校学生到自己的家乡拉生源,当时的激励措施是,学生每拉到一个新生有约1000元的提成。 对于这些质疑,罗晓明觉得委屈。他说,吉利大学大量招计划外学生是属无奈。国家只批给吉利2000多名计划内招生名额,且仅限于北京市户口的学生。更苦闷的是,国家教育部门限制其分数线,导致在某些地区比三本分数线还高,“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招不到学生嘛。”他还认为,节约成本、精打细算正是私立大学的优势。吉利就是采取滚动发展的方式办学,从建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食堂开始办学,再逐步扩大,保证了资金的良性运转。吉利大学的师资由三部分组成,1/3的老师来自社会招聘,1/3来自本校学生留校任教,1/3来自北京其他高效的教师兼职,同时将物业、食堂、保洁、保安等所有后勤服务外包出去,他说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还能避免人员冗杂、人浮于事。 说着,罗晓明拿起手机,念起一条早上收到的短信——“新华社公布,截至2005年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罗晓明说,这是官方第一次公布全国高校负债的数字,这两年该数字仍在上升。由于几年来大批扩招,不少公立大学已经出现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欠缺,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 罗晓明说,吉利大学也存在资金压力,因此除了自行积累、银行贷款等方式,也不排除吸纳境外资金,目前已有几家在谈。“系里老师曾告诉我们,吉利办大学并没花多少钱,主要就是买地。吉利找了一家建筑公司,承诺盖完一期校舍后付款。但一期完工后,吉利说必须盖完二期再支付一期的钱。在这段时间里,吉利大学开始招生收费,在二期完工后,用办学收入支付了一期费用,这就是吉利所谓的‘滚动发展’。”该学生对记者说。对于吉利的真实成本,罗晓明则表示不方便透露,但强调吉利大学截至目前已滚动投资约七八亿元。 站在和公立大学不一样的起跑线上 每当记者谈起人们对吉利大学的种种疑虑,罗晓明总是一反浙江人的含蓄,眼神激动得仿佛要喷出火来。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新兴思维与传统思维、新进入者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冲突,这很像以前新生的民营企业与传统国有企业的博弈。但现在我们面临的博弈比经济领域的博弈更硝烟弥漫。”罗晓明甚至措辞激烈地说,“很多政府教育部门人员来自公办高校,他们就认为公办学校是最好的,从观念上反对企业办大学。我们的出现也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很是打压民办教育。” 罗晓明说,吉利办教育的梦其实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李书福决定与海南、深圳的两位企业家合作,集资五千万办一所台州大学。但这个愿望却被当时分管教育的市政府领导枪毙了,领导固执地认为企业根本不应该办教育。后来,吉利只能通过联合办学、成立奖学金等方式涉足教育,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和国有学校搞联合办学,传统体制下的思维模式和吉利思维模式的冲突,成为合作的羁绊。 1997年,吉利毅然决定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先在吉利的工业园里建校园,开展中专教育,吉利开学典礼时,邀请的政府领导居然一个都没来,他们都认为企业办学是大逆不道。直到两年后吉利办学取得成绩,成为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一个典型,才逐步获得政府领导们的认可。受到鼓舞的李书福决定正式涉足民办大学,但再次受到台州市相关领导的阻拦,这才促使吉利转战北京。 创办吉利大学后,他们依旧感到许多的“不公平”。“在土地政策、招生指标、职称评定、学历认定等方面,我们都获得不公平的待遇,很难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的教学质量其实比很多大学的本科还好,但很难申请下来本科学历。” 此外,罗晓明说,作为民办高校,吉利大学似乎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而无法像许多公立大学一样得到中国新闻体制的保护。“很多大学都出了很多事,可大多没人报道,我们出一点事,马上媒体都来了。更可气的是,一些媒体为了哗众取宠,甚至歪曲事实。” 罗晓明所指的是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关于一个叫恩学的吉利大学校霸犯下的种种罪行。罗晓明说,恩学其实早已退学,但住在学校外面,学校很难对其进行管理、控制。但媒体报道时却并未提及其“已经退学”,也丝毫没有提及吉利大学对该问题的快速处理。“其实,我们的管理比公立学校严格得多,上课期间,学生出校门都要开假条,班主任需签字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来办私立大学,我们需要更多的同盟军。” 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国家的教育政策的确对公立大学有倾斜,但吉利大学也沾了国家支持民族产业的光。中国有许多企业办的学校,如果没有国家对吉利集团的支持,谁会对吉利大学如此关注呢?” 北京大学企业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乔学军则表示,中国的民办高校与公办大学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取得与公办大学一样的地位和品质。但即使在国外,同样有些国家公立教育强,有的国家私立教育强,没有一定之规。因此以吉利大学为代表的一批民办高校能否最终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力量,仍要看其办学质量能否赶上甚至超过公办大学,但目前开来,这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