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泡沫”还是“PE机会”?
文/牛文文
一种新的商业物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简称PE),正在地球上游荡。全世界的政府都在警惕地注视着它的行动,包括它的发源地美国。这个外来的物种也给中国企业界带来了极大的震荡和困惑;但是很快,那些有远见的人就看到了它的巨大价值,开始学习组建本土的PE,包括民间的、国有的PE和中国政府的主权基金。紧接着,就有人警告说,中国已经出现了“PE泡沫”。 中国企业界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PE? 警惕,是企业领袖最本能的反应。2006年5月,在华为收购港湾时,华为总裁任正非有过一个著名的讲话,其中说到,“(港湾事件)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的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我们敏感到基金的力量与巨大的威胁,┅┅如果基金这样做在中国获得全面胜利,那么对中国的高科技是一场灾难。”的确,对于行业领先者来说,“PE+前高管”的模式,可能是新的最大的挑战。过去,一个前高管仅靠个人的力量以及前PE时代的金融工具,要想在短时间里对行业领先者形成真实的挑战,甚至最终颠覆领先者,几无可能。但是,PE极大地发展了这种可能。本质上,PE就是一种改变行业格局的力量。在牛奶行业,蒙牛(牛根生)和鼎晖、大摩的结合,在几年时间里改写了牛奶行业的竞争格局;但在通信行业,“港湾+华平”并没有成功。当然,李一男不是牛根生,但任正非对港湾背后PE力量的高度警惕及坚决狙击,也是重要原因。 这种“本能的警惕”,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等人身上,也都很强烈,尽管他们还不一定已是行业领袖。PE收购行业龙头的“斩首行动”,已经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反弹,它们很可能调整策略,把目光转向行业的第二、第三名,甚至前十名。 利用,是更为积极的心态。在认识到基金的力量之后,任正非在2007年9月底在美国收购3COM时,就借助了贝恩投资做“桥梁”。尽管目前只有16.5%的股份,但投资界普遍相信华为才是决定3COM未来发展的真正主人。更多企业领袖,如万科、联想等,在优化股东结构中,可能会借用PE的力量。可以预料,在国际收购、海外上市、进军新战略领域等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借用PE的力量。 最积极的,是变身为本土PE。联想弘毅和复星集团,最为主动。复星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后,公开表示要做PE。PE是最接近实业逻辑的金融业态,也是最需要了解实业逻辑的金融业态,成功的实业家如果想涉及金融领域,PE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PE毕竟是金融产业“王冠上的宝石”,在欧美金融界也还是个在探索中的新事物,其中涉及到不少有争议的新衍生工具。“全世界最聪明的金融天才,都聚集在华尔街制造针对中国和新兴市场的复杂金融产品”,两三年前,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先生就在提醒中国企业。“做投资”和“做PE”,还是有很大的差别。“PE机会”,可能只青睐那些真正做好准备的有实力的少数领先企业。 中国企业界一直是全球商界最具学习精神的一群。对新事物,他们从不拒斥,也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