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唤醒力量 唤醒市场的力量



     人们分析现代经济问题时,“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经常用得到的重要工具。在创立该理论并由此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当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的名气最大。他被视为继凯恩斯之后强调政治与经济发展关系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并在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公共理论及国际事务乃至发展经济学领域都有所建树。

  年届七旬的斯蒂格利茨简历如下:“出生于194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88年起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1997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鲜有人知的是,斯蒂格利茨还是1995年政府间气候变化报告的主要作者,并因此分享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这位“双料”诺贝尔奖得主,外表像金庸笔下银发白须的老顽童一样可爱,内心似悲天悯人的三闾大夫屈原一般可敬,身为国际大师,冷静而睿智。

  有“中国通”之誉的斯蒂格利茨,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及其发展模式予以持续的关注,并多次来华考察讲学。他连续多届应邀出席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做精彩报告。于该论坛间隙,笔者就热点经济问题对其进行访问。

  【对话选登】

  朱敏:我们关注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之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斯蒂格利茨:贸易保护主义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华盛顿20国峰会上,大家曾经一致认为不能推行保护主义,但仅仅几个月后,就有17个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这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美国提出的“Buy America”(买美国货),无疑违背了WTO协定。另外一点也不容忽视,就是WTO协定很少考虑到穷国。它更多地从发达国家的立场出发,这其实比保护主义还糟糕。

  朱敏:这样一股保护主义的“逆流”,无疑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危害,对全球化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斯蒂格利茨:我希望保护主义不要发生。各国都不推行保护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这会使经济复苏变得更为困难。每个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这势必会滋生保护主义。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刺激计划带给本国的利益,最终会因为别国的保护主义政策而被抵消。如果每个国家都只追求自身利益,结果便是每个国家都变得更糟。在经济学中,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不幸的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非常困难。

  我们都知道,关税是一种重要的保护主义手段;与此同时,补贴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主义手段。在各国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补贴的影响要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大,现在银行体系、汽车行业等众多领域都存在补贴现象。这类的保护主义做法对经济的复苏非常不利,经济刺激方案所带来的好处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这次危机后,要重新思考全球化的问题。

  朱敏: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以您的观察,下一个十年究竟会走向何方?

  斯蒂格利茨:全球的贫穷、环境恶化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都非常重要。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经济的无效率:如何能将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如何保证我们消费的购买力能转化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产品。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下一个十年,减缓全球变暖,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需求。

  朱敏:关键是有没有一种政治机制和经济机制,将这些需求转变为现实?

  斯蒂格利茨:我们将会有足够的激励和机会,去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市场。就这个问题,我对联合国有过三个关键的建议:首先,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机构,而且它的监管应该比现有的机构更好;其次,要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委员会;最后,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但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

  朱敏:作为金融危机的肇发地和重灾区,美国经济无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而言,美国的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地位恐怕也要会受到影响,其危机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精神唤醒力量 唤醒市场的力量
  斯蒂格利茨:我认为美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因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运转出现了问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走出危机,而且,其还有可能重复这样的故事:从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所以,它以后可能无法达到如危机之前那样的影响力。今后,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会共同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

  应该着眼于长远的需求

  对于这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斯蒂格利茨一言以蔽之:“全球经济当前并未真正摆脱危机,仍充满不确定性。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资产泡沫带来的风险。”

  硬币都有两面——全球化既带来好处,也带来相应的负面代价。美国向全球出口了有毒的贷款,如今又出口了它的经济衰退。由此,斯蒂格利茨对“中国可独善其身”的观点毫不赞同。

  有件事他认为很有讽刺意味。那就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危机中受害最严重的,而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里,像中国这样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最多的国家,所面临的全球挑战也最为严重。即便是那些从前经济政策包括银行业及监管措施都较好的国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很多国家产生了严重影响,波及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出口、投资、需求等。不过,斯蒂格利茨指出,与1997-1998年的那场危机不同的是,十几年前的金融危机回暖非常快,因为许多国家通过出口就迅速得到了经济的回升,各国经济相对还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而这次危机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尽管前十年美国经济发展非常好、出口也非常强劲,现如今其出口却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乃至于要面临包括就业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危机。

  有专家指出,美国和中国在接下来几年里,由于农村人口又从城市向农村进行反流动,也将导致数以千万计的人失业。对此,斯蒂格利茨表示,作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应对措施也必须是全球性的。“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政策也将影响到其他国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国家出台的刺激政策还都不够的原因。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往往过度注重国内效应,而缺乏对国际效应的重视。”他因此认为,全球经济回暖不会特别快。

  斯蒂格利茨强调,在实施经济刺激措施时,必须有长远的眼光,着眼于长远的需求,而非建造一个过去被事实证明已经失败的金融或者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必须有一些后续的经济措施,并对微观经济非常敏感,“在失去工作的地方创造就业。”

  谈起中国,他表示“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将是一个机遇。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设定的愿景中,就是要建立和谐社会。但其前提是,必须要减少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在这方面,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另外,要建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中小企业进一步“松绑”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是该地区很好地使用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国家。“我之前就说,如果好好学习经济学的话,中国可能就会收获8%以上的经济增长。而中国当时对凯恩斯经济学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这一点,为接下来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他特别强调,尽管当前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方方面面的,包含了很多非常好的因素,但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一点是,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虽好,但它的比例究竟好不好?“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讲,我总是希望能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教育。教育对一个创新型的经济体来说尤为重要。另外,对医疗的投入非常好,但它的基础实在太差,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投入。”

  最大的一个问题,则是工业的调整。斯蒂格利茨指出,有些工业的调整可能会有损于竞争,并导致供需方面进一步不平衡。一些专家也认为,应该更多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而言,中小企业都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而且应当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相应调整。

  还有就是要大力提高消费。斯蒂格利茨指出,尽管经济面临困难,仍然要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促进消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中国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这些措施非常有信心,即便外部面临的形势是如此严峻。人们也应该记住,哪怕增长率稍微低于预定目标,我们依然能够获得一些切切实实的发展。”

  他认为,由于经济环境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真正的问题是能否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所以,还应当将短期的刺激计划与长远需求结合起来。

  然而,如何提高中国的需求?这对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奇怪的问题。美国人的储蓄率几乎是零,尽管此前发生过的经济危机,曾使其储蓄率稍微提高了2-5%甚至更高的比例,却并没有改变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斯蒂格利希望“能有一种更好的方式”。

  与之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却是媒体和研究者一直讨论的话题。中国的储蓄率为什么如此之高?他发现,人们通常都是在讲居民储蓄问题,但中国居民储蓄比例只是略微有些高。当然,如果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储蓄还能降低;而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带来直接或间接促进消费的效应。

  斯蒂格利茨注意到,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好,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尤其糟糕。很多小企业必须通过存钱来扩大自己的业务。如果它们的融资环境更好一些,中国的储蓄率就会降低一些。因此,非常有意思的是:对中国来说,并不只是居民在储蓄,居民的储蓄只是稍高而并非特别高,真正反常的是企业部门收入过高。它们利润过高,同时储蓄率过高,导致工人的工资水平过低。

  换句话说,对中国而言,相对于居民储蓄,真正反常的是企业的储蓄行为。利润高的企业储蓄高合情合理,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中小企业恶劣的融资环境竟然也是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成因。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糟糕,很多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存钱来扩大自己的融资可能性和融资额。

  那么,如何提高工人的工资?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由于需求和人们的收入相关,而根据斯蒂格利茨的逻辑,企业的过高储蓄又和人们的低收入存在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针对扩大中国需求,他在开出的提高人们收入的药方中着重提到“要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并通过帮助工人建立更积极的工会来改善其状况,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便显得合情合理了。

  为投资畸高作好防备

  “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曾促进中国经济很好地发展,如今则必须考虑,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斯蒂格利茨预测,未来中国的高利润率将使中国的投资畸高,其带来一个问题是,供应的增长与需求的增长失衡,出口随之进一步失衡。他也深知“目前要处理这个问题比较难,因为如果现在就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隐患,包括通货紧缩,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相应的危险”。

  此外,他还指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自然资源定价太低,“如果把价格调高,将会赢得更多公共投资的资金”;第二个因素是利润很大的垄断行业,“在一个竞争性的世界中,这尤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严重的市场扭曲。”

  照此来看,中国要做的事情,最关键的就是经济转型。斯蒂格利茨特别建议中国“进一步加强市场的主体地位,使中国经济更和谐、更可持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98.html

更多阅读

同层排水系统在我国市场的前景1 新风系统市场前景

  厨卫设备同层排水系统的节能前景和在我国市场的推广价值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建筑的节能则更为重要,而如何在建筑或住宅的节水方面作出一点努力,对全社会将是

咒语力量秩序黎明 市场的力量与秩序的约束

     在中国现阶段要讲清楚什么是市场的力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地产业,全国各地鬼城频现,这是市场的力量还是市长的力量?茅台酒不到一年股价几乎跌去一半,表面上看是市场的选择,但背后是国家对“三公”消费的政策作用,而

中篇:市场的左膀右臂

     属于市场的,终究要还给市场。  市场究竟是什么?市场规律又是什么?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产品的价格是受到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当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数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价格自然会下跌;当消费者的购买

铅笔的故事 市场的力量

     市场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它是酒类行业成长的原动力,不管是酒类厂商还是渠道,对它都只能选择接受和适应。  尊重并敬畏市场的力量,才能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走向事业更美的远景,更好的未来。  

声明:《精神唤醒力量 唤醒市场的力量》为网友用微笑释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