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管理 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



    文/赵森

  无为是人生观的至高境界,也是管理的最高层次。师法自然、顺应客观的管理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相应的整体素质。无为而治的实质是大有为而小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而长远有为的一种企业管理与经营的策略。

  一、无为并非不为

  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是让企业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企业在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人在许多场合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只要默默无言,就足以使对方慑服了。就像诸葛亮布下空城计,看上去空空荡荡,反而给敌人一种受到包围的不祥预感,只得夹着尾巴溜走了。“欲擒故纵”、“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其意思是遇事不慌,镇定自若,挥洒自如。这是在个人为人处世和企业经营或谈判技巧中都可运用的高招,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无为而治”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大治和大发展。“无为”表明的是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巨细皆涉。如果这样,管理者自身就会陷入细末琐事,而忽略了企业“大政方针”的筹划和把握;反之,员工的创造性也极大地受到抑制。因此,“无为而治”的根本内容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得以“解放”各自不同的智慧能量。

  索尼公司在这方面就堪称为一个典范。索尼公司对全体职员的献计献策活动实行奖励制度。现在的索尼,平均每个职员一年间提出的改革方案达13件,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生产操作简单化、工程信誉高度化、生产流程效率化等方面的内容。

  盛田昭夫经常劝告职员,对上司之言千万不可囫囵吞枣。他对企业领导人的要求是:把发挥部下的能力和独创精神看得高于一切。

  盛田昭夫讲了他与一位美国合资公司的美方董事的谈话。那位董事说,他的公司出了一宗事故,但责任者却查不出来,十分挠头。继而他问盛田昭夫,在日本人的企业里,无论如何也无法确定一个肇事者,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盛田昭夫回答他说,大家对一宗事故都抱有责任感,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岂不是件好事?反之,就算查清犯错人并处以重罚,除了令全体职工不寒而栗、心灰意冷之外,又能收到什么效果呢?

  所以盛田昭夫告诉他的职员:“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就大胆地去干;即使失败,也一定要从中学到一点什么东西,使自己绝不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

  二、实现“无为”向“有为”的转化

  “无为”是手段,是“末”;“有为”是目的,是“本”。一味地放任,不讲原则、制度、纪律,这样的无为肯定会造成胡为、乱为、无所作为。从放到收,实现“无为”向“有为”转化,才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无为”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反叛,其区别有三点:第一,领导者应尽量少施行命令或指示。第二,不要实行使下属负担过重的政策。第三,对下属的各种活动尽量避免介入或干涉。那么,这是不是说领导者对一切都不管,而无所事事呢?事实绝非如此,聪明的领导者要随时留心下属的动向。但是,若因此而日出怨言或是发牢骚,那么这样的领导者并不称职。因为无论工作多么辛苦,都是自己应负的责任,所以表面上不应显出痛苦的样子,而要以悠闲自在的精神状态面对下属。

  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也适用此理。如果主要领导事必躬亲,不但会打击下属士气,而且自己也会累得挺不住。身为主要领导,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他的责任。日常的工作要交给各部门的主管去办。如此一来,自己才会腾出精力构想经营大计。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的领导者,其企业绝不会有光明前程。

  现代管理绝不能把死板的制度当做其规范管理,很多情况下这会受到事实的嘲弄。而如果采取适当宽松的态度,采取没有法则的无为法则,效果反而会很好。

  那么,管理者如何实现“无为”向“有为”的角色转化呢?那就是将日常行为作为管理手段。

  管理者的行为是塑造组织文化的有效方式。他们的行为表明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行为和态度是恰当的。无论管理者是有意地还是无意地发出信号,他们的行为总受到关注,而且这些行为向别人表明了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重要的。为了确保他们的行为不被误解,管理者必须坚持不懈地保持言行如一,以便在整个过程中都能清楚地表明什么规范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日常行为能够表明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管理者需要问自己一些问题,如:我在什么地方花时间了?我的日程表是如何安排的?人们经常问我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从来没有被问过?下一步要做什么?我忘了什么事?在公开讲话时应提到哪些问题?演讲的主题是什么?什么问题很重要,要通过会议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不必?会议议程应如何安排?什么放在开头?什么放在最后?在会议总结中应重点强调什么?什么事情需要庆祝?用什么样的象征物?用什么样的语言?举办什么社交活动?要邀请谁?在哪儿举办?这种具体安排会传递何种信息等等。

  三、信任而不放纵

  人的惰性是天生的。放纵被领导者导致管理失控,这是领导的严重失职。从逆向管理观念出发,信任而不放纵、依靠而不失控才是无为而治领导艺术的最佳境界。

  一些人因担心授权他人会危及他的职权,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揽起来,吃力不讨好,影响工作效率。但也不是说,放权以后就放任不管。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如何授权他人并仍保持控制,信而不纵是管理的上策。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既要用人不疑,又要信而不纵,这就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这样,在管理人的过程中才能激人之志,这对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促进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功成名就以后,常因骄傲而自毁,常因居功而遭谤。但是,若能抛弃“功名”包袱,视有若无,并不居功自傲,还和普通人一样,必能蕴育更大的成功。

  恃才傲物是一个人意志脆弱的表现,是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它将摧毁一个人进取的心理基础、涣散艰苦创业的斗志、取消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外部条件,最终必将导致沉沦和失败。著名的寓言故事“乌龟和兔子赛跑”即是一例。在社会上,在人生中,也如这种赛跑一样,它既是体力之赛、技能之赛,更是意志之赛、毅力之赛、心理素质之赛。要想取得人生之“战”的胜利,单纯依靠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技能还不行,还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因为它们都是进取的必要条件;不仅要善于克服艰难困苦,还要善于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因为它们是坚强意志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善于在困苦的时候鼓励部属斗志;尤其重要的是,在取得某一阶段胜利的时候更要教育部属戒骄戒躁,总结不足,以求更大胜利。

  坚强的意志,须经得起物质利欲的考验,须勇于克服各种奢望。否则,各种安逸的生活、分外的待遇、廉价的荣誉、营私的特权等,都将诱使人们偏离正确的目标而动摇意志。

  当然,人有“七情六欲”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和拒绝一切正常的欲望的满足。但是,也正如世间一切事情都不可无限化一样,人的欲望也不可无限化,尤其是不可纵欲丧志。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物欲不可纵。物欲在人的欲望中居于第一,因此,它也是纵欲丧志的最大突破口。其二,色欲不可纵。自古英雄丧于色者不计其数,纵色欲者终究会使事业丧在“美色”之手。其三,玩乐不可纵。“玩物丧志”是为古训。玩乐虽为人之常情,但也不可过分,否则必然“乐极生悲”。其四,嗜酒不可纵。酒,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但也可给工作、健康带来危害和灾难。

  人的生命有限,而事业无限。即使在有限的生命中,也应再接再厉,不断奋斗,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才能使志向不断光大,使生命更有意义。而且,即使是在某一项事业的进程中,也必须通过步步努力,节节胜利,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仅仅满足于一步之进、一节之胜,则必无大志,更不可能取得最终成功。

 无为而治的管理 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
  四、无为而治,最高的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是东方人创造的哲学思想。运用到领导学中,就成为一种融入高超智慧的管理艺术。能在组织中让每个成员感觉不到领导的存在,但又确确实实地被领导着,这应当是一种超前的管理科学。

  领导者并不是必须具备超凡的魅力,尽管能言善辩和具有说服力无疑是有用的。有证据表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所传递的信息的一致性比言辞更重要。

  日本的企业家们更是慧眼识珠,他们早就对无为而治感兴趣,“无为而治”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并被称为弹性软化管理法。在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大工厂总经理办公室里,都贴有“无为”、“清静”的箴言。

  美国有一家贝尔实验室,它的名字在如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响当当的。世界的第一台电话机、第一台电传机、第一个通讯卫星就诞生在这里,在现代科学的新发明中,它独占了十来个世界第一。它靠什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呢?负责人陈煜德博士办公室里挂的一张条幅回答了这个问题:“无为而治。”在中国大思想家老子这条名言下边还加有一条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人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总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陈博士在谈到他的经验时说:“领导人的责任是做到你在领导,可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研究所是在你所设想的方向上迈进,但所里的人又感觉不到你的存在。”这使人们想起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又一名言:“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管理者是那么悠闲,从来不轻率地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0981.html

更多阅读

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5集全 曾仕强沟通艺术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领导的沟通艺术第一集 沟通的最佳态度用心听他说什么;不计较他怎么说,如果做到万事OK。 先做好情绪管理,再进行沟通。 不能欺骗,也不能说心里话,要说妥当话。第二集 沟通前的心理准备两难:1.先说先死——站在亮处,透明

管理艺术:十大误区你别碰!

     管理所说的艺术,指的是处理管理问题的才能和方法,也就是技巧。管理艺术也是多样性的,管理才能和方法可以多方面的,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研究和运用管理艺术是非常必要的。  迪克·卡克森说:“管理技巧

声明:《无为而治的管理 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为网友谈场末日恋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