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茂峰 2月13日,信产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最终方案。 该方案规定,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下简称“六四方案”)。信产部和发改委共同承诺,将通过推进电信改革来使消费者受惠。 但这个方案,令人很是失望。 从表面来看,最新方案解决了“七三方案”(即主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7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3元)中漫游用户拨打漫游地电话,比现行实际价格每分钟高0.1元的问题,但从实际来看,新颁布的“六四方案”,它的背后是利益均衡和变相涨价。 先看看“六四方案”本身,“六四方案”把主叫的上限标准定为每分钟0.6元,被叫是0.4元,即主叫由过去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分别执行的1.4元和1.2元统一变成了0.6元;被叫则变成了0.4元。而原来呼声较高的“七三方案”呢?“七三方案”把主叫的上限标准定为每分钟0.7元,被叫是0.3元。 从移动通信企业给出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话务结构不同,在漫游状态下,用户做主叫的比例高于做被叫的比例,因此,主叫0.6元、被叫0.4元的方案,降幅要略大于主叫0.7元、被叫0.3元的方案。 问题就在这里。绝大部分手机用户都深有体会,当我们出差或因为有事到达外地时,我们被动接听的电话,要远远多于主动拨打的电话。而如果按照新出的“六四方案”和原定的“七三方案”对比来算的话,每接听一分钟就要增加0.1元!而数亿手机用户每分钟贡献出的这0.1元,又可以充实运营商多大的一个腰包?

有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六四方案”是一个基于国家财政,以及均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不对等的利益收入分配,而针对“七三方案”做的一种变相涨价。这种看法窃以为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