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巨头 环保消费意识苏醒 全球IT巨头争相融入绿色潮流



    长期以来,使用有毒原材料、产品能耗过高的弊病,使得IT业者成为环保组织最爱攻击的目标。早些时候,他们可以对此不予理睬,但在环保问题由口号演变为“社会运动”之后,问题再也无法回避

    特约记者/李欣岳

 娱乐巨头 环保消费意识苏醒 全球IT巨头争相融入绿色潮流

  全球IT产业的“绿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2008年1月14日,为了进一步减轻环境压力,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支持下,IBM、诺基亚和必能宝等企业共同发起了一项“生态专利共享计划”,首次向公众开放了数十项新的环保专利。据介绍,这些专利将鼓励研究人员、企业家和公司——无论其规模大小和所在行业,通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创造、应用并进一步开发其消费类或工业类产品、工艺和服务。此事件被业界誉为“绿色之风”在IT产业持续蔓延的标志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PC巨头戴尔宣布实施能让自己转型为“最绿科技企业”的计划,内容包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废旧产品回收流程,和推出更多环保型电脑;同样,松下也打算投资7500万美元,花6年左右的时间来发展无铅等离子电视;英特尔和威盛忙于开发耗能更低的PC和手机用芯片;摩托罗拉则在“如何使手机更省电”上大做文章;惠普已经成功实现回收10亿磅废弃电子产品的目标,并计划在2010年结束前再回收20亿磅废弃电子产品和墨盒。

  2007年11月,不甘落后的索尼推出了采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包装的笔记本电脑,且零件也完全符合无铅标准。索尼高层承诺:每台笔记本电脑售价的1%将捐赠给环保组织,而买新机的消费者也可以将淘汰的旧笔记本电脑不限品牌地交到索尼的“SonyStyle”部门,由它来负责回收处理。此举首次打破了单个企业只回收自有品牌产品的惯例,也启发了更多厂商在环保领域进行相互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这类强化绿色产品研发与推广的计划,周期普遍都在三至五年之间,各厂商对此的投入也高达数百亿美元以上,预计未来两年内,相关产品将大量问世。他们一致认为,这必将产生带头作用,进而影响其他厂商及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

  可怕的累积速度

  IT产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帮助,却鲜有人注意到这些产品淘汰后对环境带来的巨大杀伤力。

  据介绍,一台废弃的电视机至少含有四磅的铅。铅是用来焊接电路板的主要材料,当它作原料使用时并无害处,但一旦丢到掩埋场,未处理的铅就会污染地下水,饮用后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除此之外,普遍用在铜线外皮的聚氯乙烯和电路板的溴化阻燃剂,燃烧后都会产生有毒气体。尽管苹果、戴尔和东芝宣布未来两年内全产品线禁用此类原材料,但如何寻找到它们的替代品,现在还困扰着这三家企业。

  当下,人们对“IT产品普及后导致电子垃圾累积速度加快”的说法已无争议,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国际”更是在其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用“远超乎想像”来形容形势紧迫。该组织环保运动人士艾哈金指出,1997年,一台电脑在发达国家的平均使用寿命为六年,现在已经大幅缩短为两年,手机更是在两年以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垃圾的制造已经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也以每年1200万吨的速度在作出“贡献”。最近几年,人们更换手机、电脑、电视和打印机等产品频率增加,使得全球新增电子垃圾年年攀升——已接近5000万吨。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绝大多数最后的落脚之处,往往是在中国、印度和非洲,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更加沉重的环境负担。

  矛盾的环保动机

  计算机回收组织发起人凯尔日前指出,“过去,IT厂商在制造更快、更酷、效能更高的产品时,从来不考虑太多的环境问题。因此他们的产品常常含有毒性的化学成分,以及存在过度耗电等的环保弊端。”但2007年以后,它们似乎洗心革面,开始对环保问题热衷起来。应该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关于上述疑问,摩托罗拉销售主管马丁提出了个人看法。他认为:“让各IT巨头纷纷将环保概念引入产品设计的,是来自消费者自觉的力量。同时,根据摩托罗拉自己所做的一份消费者研究报告,环保因素在购买行为中占据的地位已有显著提升。”

  然而,IT产业的“绿化”却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产品要环保,首先要解决省电、无毒、回收三大问题。但矛盾在于省电往往会降低产品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采用无毒化合物的零件直接导致成本上升;而提高零件回收比例,则处理的人工成本可能增加,也会影响到新产品或新零件所带来的销售利润。尤其是第三个问题,美国第一大报USATODAY(《今日美国》)在2007年早些时候曾载文指出:技术进步让产品越来越便宜,厂商不得不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来实现新的成长,其结果不仅造成资源过度浪费,更产生了电子垃圾等问题。对它们提出环保要求,甚至是从根本上颠覆产业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将异常困难。而这也正是为什么目前已产生的废旧产品中只有11%回收,45%堆放与再利用,另外44%却被丢弃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厂商选择有毒材料制造零件,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降低成本。”东芝环境事务主管赫许伯格指出,在液晶面板、电视背光源等零件中,如果不使用汞(水银),就无法找到一个既对环境无害,又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替代方案。而夏普电子负责企业战略分析的米特切尔更是一语道破:“开发具有环保概念的新产品往往会加重成本压力,对生产厂商而言,这无疑是在冒险;另一方面,如果产品功能都一样,消费者虽然会倾向于选择更具环保的产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

  消费者不愿为环保好处支付相应的现金,致使相关厂商陷入两难境地,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它们的积极性。然而,即便如此,在全球环境日渐恶化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改变“环保”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趋势。于是有分析者认为,是来自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施压,才直接促成了2007年几乎所有IT巨头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的结果。

  据悉,早在2005年7月,欧盟就开始颁布施行了《电子电机禁用物质防制法》和《废弃电子电机产品回收法》,明文禁止电子产品含有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并对不符合以上规定的产品禁止进口。欧盟还要求会员国家逐年提高废弃电子产品零件的回收比例。除此以外,在2006年8月,“绿色和平国际”也从全球挑选出14家高科技企业,每季度都对它们进行有毒原材料使用、废品回收等环保表现的评分。借此实现对它们的监督,让所有厂商都站在同样的环保标准上竞争。

  仍需多方努力

  专门从事晶圆研发的美国企业SVTC的资深分析师史密斯认为,IT产业要做得更环保,难度远超其他产业,其原因在于它比其他产业有更垂直的分工,品牌厂商的产品几乎都是通过外包代工,从墨西哥、东欧到亚洲,都有相关的制造厂商。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品牌大厂遵守环保规定,未必能够保证这些品牌的产品完全符合要求。

  针对这点,戴尔的作法是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交产品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报告,一旦发现对环境有害,代工厂商又不愿意整改或整改无效,将减少甚至完全不下订单。但对于这一作法,史密斯认为缺少客观公正的认证,效果十分微弱。

  目前,人们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处理一般是采用拆解、压碎等方式。可以重复使用的零件,就重新应用到新产品上;若无法使用的,则经过融化后成为原料再利用。这个看似简单的处理过程平均每件产品要耗费大约60美元,大型电视机甚至达到100美元,对厂商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负担。

  对此,艾哈金指出,厂商对废弃产品的处理方式,最好是结合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渠道和政府部门,就地回收就地处理,避免长途运输的成本。例如松下在美国的回收方式,就是通过赞助上千个回收站,从2000年至今,已回收超过2800万磅的电子垃圾;此外,东芝也与渠道商BestBuy共同合作,为了使产品设计更便于拆解,它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电视机的螺丝数量减少了32%!

  “IT产业目前仍然不够绿,但好消息是,它们已经比以前更绿了。”艾哈金说,整个IT产业的发展已由品牌大厂带动,逐渐朝着重视环保的绿色产业转变,势必在未来持续地刺激整个供应链上的厂商。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最好的方式还是谨慎购买新产品,以免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电子垃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1050.html

更多阅读

巨头并购的垄断边界 两白酒巨头争相提出“千亿并购规划”

     在白酒行业巨头型企业纷纷跨入百亿销售行列之时,千亿市场规模似乎正在向这些企业招手。无疑,要想迈上更高的台阶,通过并购的方式对资源、产能、品牌等进行整合,将是这些企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为现实的选择。近日,茅台和五粮

2016全球消费电子销售 全球消费电子未来市场在中国

   受益于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腹地市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这也意味着,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未来增长和市场机会在中国。  从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础中心,向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消费中心,中国

绿色供应链管理 IT供应链的绿色路径

  IT供应链的绿色路径IT的绿色化必须自下而上延伸到源头,尽管溯游而上并不容易。  本刊记者  张静  毫无疑问,低碳是今年的热门词汇之一,甚至有人称2010年为“绿色低碳年”。  2009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指出,IT产业自身的碳排

太阳能环保垃圾箱 环保消费时代来临 太阳能产品成市场宠儿

环保消费时代来临 环保正悄然侵入我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环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进入环保消费时代。 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第一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规定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

声明:《娱乐巨头 环保消费意识苏醒 全球IT巨头争相融入绿色潮流》为网友哥的幸福迷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