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教学改革 MySpace中国模式初成 罗川或将进行颠覆性改革



    MySpace中国在独立性和核心业务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他们遇到的难题似乎更多

    文/古儒

  曾被业界一致唱衰的MySpace中国正在慢慢走出早期的阴影,步入正常轨道。即便如此,其发展前景依然并不明朗。按互联网老兵谢文的话说,它甚至没有一个让用户来这里的理由。

  9月20日,MySpace中国对外宣布,在经过为期5个月的测试后,MySpace.cn正式上线。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在经历一系列本土化改革后,正式落地中国。此前,该网站被指证为MySpace全球网站的汉化版而饱受诟病。

  “MySpace中国就像一只鸭子,水面上看起来它很平静,其实在水底下它的脚蹼一直在拼命地划水。”在谈到MySpace在中国从测试到正式推出的过程时,公司CEO罗川表示为本地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那么,面对MySpace中国的努力,谢文为何视而不见?这家多次强调本土化的网站是否已经脱胎换骨?它能否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社交网站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呢?

  彻底的独立

  今年4月份,MySpace与IDG、中国宽带产业基金(CBC)以及本土创业团队共同组建了MySpace中国。罗川反复强调他们并不是MySpace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而是一家完全独立管理和运营的中国本土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曾在微软MSN任职多年的他坚持认为,先前进入中国的跨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的发展都并不顺利,这都归因于国外母公司的过多干涉。

  MySpace中国本土化最重大的决策就是把服务器搬到了中国。在罗川看来,很多互联网国际巨头都是提供一个全球性的服务器中心,在中国只提供汉化的服务。虽然面临不少技术难题,但为了使该公司彻底地本土化,把服务器搬到中国来,从长远看,具有重要意义。

  8月底,MySpace在中国的服务器已经基本布署完成,整个中国系统和全球系统在彼此独立的同时保持非常紧的耦合性,可以保持互联互通。不过,随着技术平台切换的完成,MySpace中国与全球系统在服务上出现了部分的分离,比如前者的用户不能对后者的博客、论坛等发表评论,这使该网站津津乐道的国际化交流方式大打折扣。更让用户不满的是,MySpace方面规定,在今年4月27日MySpace.cn测试版上线前,在该网站上进入MySpace.com注册的中国用户属于MySpace.cn,但数据却留在了MySpace.com上,MySpace中国要求这部分用户在规定时间内迁移回MySpace.cn。8月25号,罗川表示,他们这是遵守相关法律办事,这部分用户数量不是太多,大约为六、七千人,并且大部分已经选择迁回至MySpace.cn。

  MySpace中国的这一举措在一些用户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但从全局来看,却是利远大于弊的。罗川表示,两套系统的分离将能够产生一个快速响应市场和快速响应用户的开发平台,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同时,随着系统分离,MySpace中国在本土化上也可以更加自由地施展拳脚。因此,虽然建立还不到半年,MySpace中国的本地化服务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比如站内留言系统、朋友圈子概念等。7月13日上线的由中国团队自行开发的中文论坛服务器就位于中国,不但提供了更快的访问速度,还提供了一些对中国网民来说异常亲切的特殊功能——比如各版块的“斑竹”。

  尽管,MySpace在各种场合都极力扮演着本土化先锋的角色,但质疑依然存在。近日,邓文迪首次以MySpace中国首席策略官的身份露面,同时她还是MySpace中国的董事之一。这位默多克的夫人参与MySpace中国运营给一直强调本土独立运作的高管们泼了一瓢冷水——MySpace中国还有很漫长的本土化道路要走。  文化为中心

  与美国市场上MySpace、Facebook等的火爆相反,社交网站在中国却日渐冷清。对此,罗川认为“原因是缺乏文化”。

  7月16日,MySpace中国隆重宣布结盟Channel[V],推出了供音乐人自由展示、交流作品的网络社区——MySpace[V]音乐公社,推广原创音乐。此外,针对大学生和其他年轻人群体,MySpace中国在成立半年来也多次组织和参与了各种类型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活动。

  在发源地美国,MySpace被认为是一种兴趣社区——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而不是共同的经历才聚集在一起。音乐是一种最常见的兴趣,也是此类社交网站的“官方语言”。据《IT时代周刊》获悉,MySpace全球拥有超过两亿注册用户,其中有超过920万名音乐人。

  此外,摄影、绘画以及其他所有的创意行业也格外受到MySpace的欢迎。罗川说,这种创意文化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把创意、音乐与兴趣放在桌面上以后,那些原本沉默的大多数网民也会活跃起来。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美国在网络环境、应用人群、使用心理与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MySpace中国的音乐之路能否像美国那样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MySpace中国推出原创音乐只是“为了迎合所谓媒体热点而制造的‘噱头’”。

  罗川承认,与美国相比,国内发展原创音乐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多差异。“比如MySpace上有超过920万音乐人,而中国所有音乐人加起来也不过20万,创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且大家都在听流行音乐,美国网民音乐的口味比较多样化,乡村音乐、摇滚可能占到60%左右的比例,然后才是流行音乐。”

  虽然存在差异,罗川还是认为MySpace的做法并不是烧钱,“在音乐推荐方式上,我们在中国可以尝试与时尚、体育、娱乐等元素相结合,寻求更广泛的带头人。”CNNIC刚刚发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有68.5%的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下载或收听过音乐,这个比例要远比美国的34%多,说明中国网民对音乐的需求和消费是庞大并且真实存在的。罗川称,“互联网上从来没有速胜论,”MySpace中国眼下最着急的事情就是建立文化氛围,聚集一批核心用户。

  大家的反思

  作为MySpace中国的掌门人和中国业务的拓荒者,罗川承认,网站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用户活跃度不够高,该网站从4月在华测试以来在推广、内容推送方式以及推荐机制上均存在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定位“互动平台”失误。

  中国用户对交友的接受程度更高,因此他们的宣传定位将改成“交友平台”。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从宣传上去做表面的改变,这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MySpace中国要从实质上去实施这种“交友平台”的计划,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MySpace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与名人保持联系的兴趣并不大,所以将降低对名人的推广力度。而MySpace的精髓之一就是歌手们通过扩大Fans圈来扩大影响力。一旦歌手们的自我推广受到限制,则直接受影响的就将是MySpace的战略重点。

  此外,更有观察人士指出,MySpace中国还要解决核心用户群的问题。该公司的核心用户被定位为大学生和毕业1~3年的白领人士。这些人无疑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高端广告商的青睐。但他们同时又是最不稳定的人群,极容易在网站间转移。而网站良好的用户体验则是他们第一个考虑的因素。与美国的简单文化不同,中、日、韩等东方国家更倾向于多样的功能和华丽的页面等,但他们却不喜欢DIY,而喜欢直接拥有成品。他们还非常注重对人隐私的挖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虚拟形象(Avatar)盈利模式和婚恋网站模式蓬勃发展,而门户网站博客仅仅增加一个“访客记录”功能,每天就能增加数十万的流量。这也都启示着简洁的MySpace如果有意转型就需要在细节功能上狠下功夫。

  MySpace中国的本土团队也发现了中国用户更喜欢接受推送到面前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寻找。他们认为,目前MySpace.cn上的内容已经足够,但是用户往往不容易找到,因此他们需要改变首页聚合的形态,将最精彩的内容呈现到首页。罗川同时也表示,向用户推荐名人的策略有误,MySpace以后会向用户推荐更多的普通用户。而这两条则与罗川长期以来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冲突。MySpace中国以为“沉默的大多数”服务而自居,反对网络机会主义者和话语暴力者,而这种默认为首页炒作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态度,则是对网络机会主义者和话语暴力者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也是对其以前工作的一种否定,所谓的“不在乎流量”的说法也将因此而失去意义。目前,罗川的策略已在承包的MSN中国社区频道上进行推广,效果相当明显。

  事实上,MySpace中国与外界的合作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在文化领域上的合作,其与MSN中国的合作尤其值得称道。目前,MSN中文网社区频道带给MySpace中国的流量已经占到了其总流量的70%以上。不过,这种刚开始就采用“合纵连横”快速见成效的方法却并不一定值得效仿。至少其目前作为业务重点的音乐频道(http://v.myspace.cn)在进行了多轮的合作推广之后目前还毫无建树。而这更多的流露的却是MySpace中国的领导层急功近利的心态。

  谢文在5月份和罗川对话时就曾表示,网站在启动期的时候,如果没有产生爆炸性的效果,你可以在定位上有所选择,还可以做一些引导,来确保它能转化为核心价值、核心生活方式、核心互动方式。而最重要的就是这些措施能不能形成核心力量。从目前音乐频道每况愈下的情况来讲,MySpace的以文化为中心的定位并没有成为其核心力量,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的目标。“MySpace中国网站的骨架已经有了,但是有好的骨架不等于好的灵魂。”

  谢文表示,罗川应该注意的是给大家一个上MySpace的理由,这是他今后一年要解决的问题。此外,MySpace中国最好的或者说根本的选择则是基于自己的平台,真正地实现一场模式上的大革命,使得网站能够领风气之先,在群雄之林有相当坚实的一块阵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1217.html

更多阅读

谈谈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谈谈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内容提要:创新的生本教育理念,给教育一个很高的期望。然而,根据这一理念,如何开展教学实践是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提出坚持“一个理念,二个指标,三种评价”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供同行们

“中国模式”的文化解读 企业文化解读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模式”①的话题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在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之中逆势而上的靓丽表现,更使得相关讨论不断升温。笔者注意到,以往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

汉江奇迹与中国模式 韩国汉江奇迹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里,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大幅提升,在执政党六十余年的执政里程中,最近的三十年成为高速发展年,如此骄人的业绩也引得世人侧目,于是,一批政治评论家与经济学家将这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教研教改课题

杨家庄联校2001—2012第二学期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年度,我们将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与规划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阅读、

支架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

自主学习型的策略中有三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式教学策略。每次提到这三种策略,我都可以很快的理解后两者的教学策略,但是对于支架式教学策略则有点迷茫,所以在此,我上网搜一些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这一篇关于支架式教学

声明:《颠覆式教学改革 MySpace中国模式初成 罗川或将进行颠覆性改革》为网友一首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