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人民币理财产品(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591137470736.jpeg)
系列专题:《成功投资理财系列:银行理财赚钱法》
这两类产品的区别在于,前者除了通过打新股获利外还投资于债券和基金等,以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而后者则单一打新股,快进快出,资金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收益。 解读产品收益率 为获得比较稳健的收益,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一般都喜欢盯着大盘股,目前各大银行“打新股”产品的收益率一般都在10%左右,如工商银行推出的第15期“稳得利”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就在3.8%~10%之间,并且上不封顶。 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的收益则由新股的中签率、当日开盘价和抛售价决定,收益更高。从该产品的历史业绩来看:第一期(中信银行)每5万元5天收益为170元;第二期(交行)每5万元5天收益为302元,年化收益率高达45%左右。 首先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一般银行提供的都是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它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但并非能有百分之百的保证,因为市场风险总是存在的。 其次,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也并不一定等于投资者的实得收益,因为有的产品收益率中还包含了相关的产品费率,因此收益率减去费率才是投资者真正得到的收益。 第三,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标注的收益率一般指的都是年化收益率,但是对于“打新股”的理财产品而言,有的期限只有3个月或者6个月,这就需要将年化收益率除以12并乘以产品期限即能获得产品实际收益率。 最后,在近期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中不少都增加了报酬提取条款,当投资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后,银行将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报酬,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特别注意这些条款。 加息预期下如何选择理财产品 加息的预期不绝于耳,在加息的预期下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需要仔细衡量产品的期限与收益。 在加息预期的背景下,投资者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就需要仔细衡量了。因为期限过长的产品,会导致投资流动性差,如果央行真的加息,投资者就可能面临收益受损的“机会成本”。但是过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那么,投资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增强现金的流动性 加息周期下什么资产配置最重要?答案是现金。时下现金的意义并不只限于解决燃眉之急,更多的是一种机会,即对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 但是,活期存款的收益是非常低的,所以建议投资者可以预留等价于6~12个月家庭日常支出之和的现金作活期储蓄,其余资产进行短期运作以提高投资收益。 保本产品与短期产品搭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