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gdp M2/GDP到底是个啥指标?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2年货币金融数据,中国的M2/GDP比率接近190%,不仅远高于美国,而且也比日本、欧元区以及其他金砖国家来得高。据此一些人发表评论认为中国货币超发,会带来严重的通胀。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M2/GDP这个比率基本上就处在增长的过程中(虽然中间有些年份有小幅度下降),而且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我们的M2/GDP比率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高。但是用这个比率来说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事情,这个逻辑链条就有些不靠谱了。如果用这个观点向普通百姓做宣传,更有误导公众的嫌疑了。 要理解这个指标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其基本含义出发。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而M2简单地说就是库存现金和手持现金(M0)加上活期存款(M1)再加上定期存款等准货币。因此从直观上看,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全部经济交易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比重。 美国学者麦金农最早在70年代提出这个指标,并且用它作为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但是经过30多年的研究,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的程度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诺奖得主弗里德曼针对美国从1867-1975年的数据表明,M2/GDP都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个指标在1947年达到了0.8097的峰值,后来缓慢下降,长期稳定在0.6-0.7的水平上。而90年代以后跨国数据表明,中国和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这个比例比较高,而美国、欧盟区、印度和印尼的比值比较低。另一方面,各国自从90年代以来M2/GDP比率都出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这个比率会显著提高,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点也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个事实。 M2/GDP比率难以说明一国金融深化程度,同样它也很难和通货膨胀挂钩。从基本原理上看,影响通货膨胀的是M2的增长率,而不是M2的存量。本来各国之间在M2上的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同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不同,用跨国比较M2/GDP比率来说通货膨胀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是以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进程经验来看,我们在1987-1988年和1992-1993年都经历了高速通货膨胀期,但是显然这些时候的M2/GDP比率明显地要比现在低。 M2/GDP比率既不能说明金融深化程度(其本来所希望表征的),也不能说明通货膨胀(现在被一些人拿来表征的),但是我们也的确需要了解中国这个比率比较高的背后成因。在一些可能的解释中,笔者认为比较靠谱的有两个。第一个是“间接融资”论,也就是说虽然中国资本市场过去20多年有了高速发展,但是中国金融体系本质上还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会派生存款,因此货币总量就比较多。而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比如美国,货币只是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转化,货币总量就比较有限。第二是“储蓄”论,这种理论认为虽然中国的M2很高,但是其中的单位和个人存款占了很大比重,真正在流通中的现金很少,这样为了满足经济活动的基本需要,以M2定义的货币总量就会偏高了。
最近有关M2/GDP和货币超发以及通货膨胀之间的争论,再次说明了很多经济观点需要仔细推敲,特别是需要数据和资料的分析,不能妄下定论,否则混淆视听事小,而影响到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就事大了。
更多阅读
巴基斯坦塔利班是个什么组织?为什么杀中国人? 巴基斯坦塔利班
十多名外国游客在巴基斯坦遭暴力袭击的消息近日震惊国际社会,遇难者中包括两名中国公民。随后,巴基斯坦塔利班宣布对这起事件“负责”,声称这是为了“报复美国无人机5月炸死他们的二号人物”。为报复美军而杀害中国人?这起发生在跟中国
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日本靖国神社
在这几年的中日关系中,靖国神社好像是个特别重要的存在,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上台以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从而严重恶化了中日关系,反正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这个“靖国神社”的。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供了一座座侵华战犯的牌位
“王八蛋”这句骂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来由呢? 按谐音考证推度 韩语骂人中文谐音
“王八蛋”这句骂人的话到底是什么来由呢?按谐音考证推度,这句话的原来面目,应该是古时骂人“忘八端”演变而来。“忘”就是“忘记”,“端”指“方面”,也就是“忘了八个方面”。忘了哪八个方面?这“八端”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
Netlog是个啥 神州数码 netlog
Netlog是个啥昨天打开自己的hotmail邮箱,这个邮箱除了查看信用卡的电子对账单,偶尔向一些纸媒的收件箱发个稿件,平时已经很少用了,可是今天打开却发现有一封要求加我为好友的信件:【srh想和你在Netlog 上交朋友】,srh?她是我的中学同学,
解密:中国蟾衣第一人杨鸣泽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杨鸣泽,属狗,江苏海门农民,海门康平蟾衣研究所创始人,中国蟾衣制剂第一人。2010年起,央视1、2、7、10套节目,先后多次播出了这位神奇的农民,介绍了他“发现”蟾衣,成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发家致富,年收入超千万的过程。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