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通货膨胀高企的局面,具有复杂的原因,需要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共同来治理。某个国家单独治理通货膨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解学成/文
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目前的通胀水平都纷纷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但是,当前全球通货膨胀高企的局面,具有复杂的原因,需要以美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共同来治理。某个国家单独治理通货膨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亚洲,越南央行今年一口气加息3次,6月更将基准利率升至14%。但这既不能影响其国内粮食价格,也不能影响国际资源价格,越南在6月份的通胀进一步加剧。 对于中国来讲,加息只会进一步影响国内中下游企业利润,恶化经常项目下收支,进一步损害经济增长潜力。目前美国刚刚停止降息步伐,全球主要经济体还没有治理通胀的统一行动。而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政策,这些政策发挥作用会有一定的时滞,需要耐心观察效果。因此,进一步的宏观紧缩政策,将可能无益于中国降低通货膨胀率,反而可能有损于经济增长。 中国通胀水平从8.7%的高位回落,6月份为7.1%,预期以后的几个月还将进一步下降。这是一种好现象,但同时出现的经济减速则令人担忧。 上半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比去年同期低5.7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1.8%。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2008年净出口的贡献将消失并极有可能出现负值。来自消费的贡献由于居民收入增速降低不容乐观,投资即便维持去年的水平,GDP增长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如果上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全年的GDP增长将不足9.5%。 因此,目前首要的任务是防止经济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需要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注意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37%,尽管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但同期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增幅在8%以上。这意味着同样的一笔钱能够购置到的设备、原材料少了,许多企业因此感受到另一种“紧缩”。除此之外,由于出口放缓、银行实行信贷规模控制等原因,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传统的出口加工区,已经出现了许多中小企业集中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的现象。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保证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当前将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置于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之上是不合适的。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较快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只有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更有实力应对未来的困难。未来一段时间,周边部分国家还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经济危机,还将继续对中国经济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在外需放缓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投资、消费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当前,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适当对目前的从紧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是必要和及时的。 (作者为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