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货币政策是个多目标函数,抑制通胀和确保经济增长都纳入其中。而当前中国经济既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又经历着通货膨胀的考验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张龙清/文
2007年以来中国乃至全球的通胀开始走高,经过一年多的孕育发展,已成当前热点。时至2008年暑夏,通胀率依然高企。如何看待这期间通胀的变化,以及货币政策的下一步取向,是我们当前比较关注的问题。 结构性通胀与全面性通胀之辨 对于结构性通胀与全面性通胀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中国1988年和1994年发生的通货膨胀是全面的物价上涨,这是因为其中大约80%的因素是所有价格同步上涨导致的,大约20%是由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而2007年以来的物价上涨则恰恰相反,其中80%以上是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因此也被大家称为结构性通胀。 时至今日,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否已发生了变化,是否已经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来看,当前通胀状况与2007年一样,仍然是以食品价格的上涨为主导,在本质上仍然是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相对价格的调整。因此,当前的通胀仍可视为结构性通胀。 此外,从全球角度来看,当前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基本上也是结构性的,即以能源、食品和基本原材料的上涨为主,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更大的幅度。从而,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考虑全球化因素、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应纳入政策当局的宏观调控体系中。 未来货币政策谋求微妙平衡 在中国,货币政策是个多目标函数,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而当前,中国经济既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又经历着通货膨胀的考验。因此,货币政策在操作上遭遇两难抉择。我们预计,首先,未来数量型工具仍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导。 2007年以来通胀之所以仍能维持结构性通胀的特征,而没有演变为全面性通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央行频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地控制了货币供给,从而使得中国并没有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考虑到下一步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以及热钱的大量流入,为稳定国内货币环境,央行仍会使用数量型操作工具,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其次,是否加息需要相机抉择。目前,CPI依然在7%以上。因此,当前部分学者呼吁用加息治理通货膨胀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但是,2007年央行之所以频繁使用加息政策,是因为当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行,加息可谓一石二鸟。而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放缓使得中国外需大幅度下滑;在国内,企业也面临着成本陡增、效益大幅降低的考验。因此,国内外环境迫使央行不得不慎用加息政策。最后,人民币加速升值恐难持续。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6%。但中国的通胀率仍然在高位运行,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治理通胀显然没有走通,反而加速了国际投机性资本进入中国的步伐,进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此外,据了解,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基本上到了沿海出口企业的承受极限。 (作者供职于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