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化需求变化 推动中国博客本土化



文/刘瑞生

   2006年初,就在广大网民还憧憬着新的一年会冒出什么博客景观的时候,强国博客公开测试,人民网昂然迈出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军博客领域的第一步。截至2月14日,在短短的20天中,注册用户已逾2000,共发文章6000余篇,图片2000幅,评论超过2000条。强国博客的成功“亮剑”具有标志性意义。

  人民网接纳博客也定会提高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传播影响力,强国博客的开通是博客在中国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脱胎而出”的强国博客对博客世界发出了有力声音。它表明:博客的身份得到了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认同,强国博客将进一步推动博客在中国的本土化。

  人民网顺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推出博客应用服务,这是2006年初互联网世界亮丽的景观。强国博客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势必推动其他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技术,主动探索新传媒形态。

  和商业门户网站不同,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担负着党、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承担着内外宣传、舆论引导的任务。所以,强国博客对其他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的典范意义不仅仅在于推出博客,更在于它在如何运用博客,如何在成功运用新传媒的同时承担自己的使命。

  专业博客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所推出的博客理念往往是强调自由与个性的,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也有一些博客站点为了满足网民需求,过于追求这种理念,把博客变为一块自由博客的散居地,强国博客没有盲目模仿这些博客网站的模式和风格,它秉承于“强国社区”的“传统风格”,把“强国”的基调融入博客理念中。公测的20天表明,强国博客成功赋予了博客一个主旋律,使得博客们的表达与交流始终以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为中心议题。强国博客成为了一个富有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精神的传播平台。

  强国博客们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和朴素的。比如说,以“不知疲倦转帖”闻名强国社区的“爱你一万年”网友就开辟了强国博客,通过转帖各类美文、美图表达个人对祖国的爱;徐绥之博客的“旧闻今览野史正观斋”则以其独到的视野评述百年来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环球视野博客的简介中直言“为关心祖国和世界发展前途、命运的朋友们,辟出一块舆论园地!”强国博客正是通过多样的形式在不同的层次上表达爱国情感,思考民族命运,延续与发展了强国社区的风格,提升了博客理念。

  此外,政论社会、人文历史、思想随笔等版块,最新注册博客、最热文章排行、热评文章排行、最新博客图片、博客之星等专题的及时更新,构成了有序的博客互动平台,体现了强国博客的组织者的引导能力。

 中国本土化需求变化 推动中国博客本土化
  当前提供博客功能的网站主要有专业博客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社区网站等,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的组织化运作引发了2005年的博客浪潮。尽管一些地方新闻网站2005年也推出了博客服务,但限于自身的影响力,其“博声”还不够响亮。

  博客专业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在博客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风格与特色,拥有较为稳定的博客群体,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如已有四年历史的博客网以精英博客闻名网络世界,中国博客网的特色博客独树一帜,新浪的名人博客吸引了广大追星一族的眼球,这些网站在博客领域已经确立了自己的阵地。

  与之相比,强国博客尽管在起跑上慢了半拍,但是它依托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拥有丰富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比如说,强国博客可以与地方频道展开合作,加强对地方资源的整合,打造真正的“中华第一博”;可以引导和组织数量巨大、素质较高的强国社区网友;也可以利用人民网的各个频道,建立记者、编辑、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高端博客群体。只要充分发挥强大的动员机制,努力挖掘巨大的资源优势,强国博客不仅会很快在博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一定会后来居上。

  此外,强国博客的诞生将会拉开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和更多的地方新闻网站进驻博客领域的序幕,2006年的中国博客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41946.html

更多阅读

木子美与博客文化 木子美的博客

上篇 木子美冲击波木子美冲击波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是“木子美”惊

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点击量最高的帖子 贴吧帖子点击量

目前点击率最高的博客 目前点击率最高的博客新浪娱乐讯 2005年岁末,有人就曾大胆预言“2006年中国博客圈将出现首位点击量突破一千万的博客”。彼时,徐静蕾博客的点击率虽然已经超出第二名上百万之多,但后起之秀风起云涌的势头也甚是

有感于文学博客网关闭 中国博客网

今天离文学博客网关闭时间还有24天,对于喜欢写文学的人而言,确实有些伤感。文学博客网相对新浪、搜狐大网站而言确实是个小小鸟,其功能也非常有限,特别是不能留脚印、发纸条、发大照片或关注,这也是我在2009年在新浪博客开辟后花园的主要

声明:《中国本土化需求变化 推动中国博客本土化》为网友跟未來有個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